?大唐贞观十七年,八月初九,宗正少卿长孙冲府。
风急天高,落叶萧萧,孤雁向南,正是初秋时节。府内一片肃然,来往之人面带焦虑,匆匆忙着手里的活计,只敢在无人之处望向内宅,低声几句轻谈。
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长乐公主李丽质病卧榻上两月有余。夫君长孙冲一筹莫展,真是请遍天下名医,上到太医国手,下到民间郎中,怎奈不见任何缓和,却是病入膏肓似有离世之状。
这天午后,长孙冲探过夫人,正坐在书房里长吁短叹,忽闻府中下人急匆匆来报:“阿郎,门外有人求见,言为公主殿下而来。”他闻言一震,忙问道:“来者可是名医?”
“不知,然来人有异像,不似常人。”下人回道。
“请!慢——,吾亲自门外恭迎。”这两月,长孙冲真是心力交瘁,凡有乡野传闻都要亲自拜访,这有人登门来见,心中希冀之情不以言表。
长孙冲随下人快步到了大门口,只见来者八尺有余,九尺亦不为过,有书中上古贤人之雄伟面貌,他心头一喜:“可是夫人有救了吗?”
长孙冲长揖为礼,道:“宗正少卿长孙冲,敢问先生如何称呼,可是为了吾夫人之病疾而来?”
来人亦长揖还礼,礼毕朗声道:“长孙公,吾乃乡野村夫,无甚姓名,今确为殿下而来。”
“先生请!”长孙冲虽贵为当今圣上驸马,又是吏部尚书、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的儿子,但为了夫人长乐公主的病,“礼贤下士”自是心甘情愿。
“快,快请阿耶来一同叙话!”长孙冲又连忙吩咐下人飞跑着去请长孙无忌。他自己则快步转向内院更衣待客,另有下人引着来者去往花厅落座。
来者坐下不久,几案上的蒸梨、汤茶既已备好,一个小厮垂首立于后方伺候着。长孙冲换了华服,也顾不得对镜正衣冠,赶快来到花厅,再次颔首为礼,匆匆问道:“先生容姿奇伟,必不是常人。公主近两月突发病症,到如今没人医得好,敢问先生可有仙医良策?”
来者微笑道:“大娘子之病不可医,天数必然。”
这一句说完,长孙冲顿时气得满脸通红,差点起身拔剑,好在世家公子还是有胸怀,冷笑道:“先生是来消遣的吗?”
正在这儿愠怒的头上,下人飞跑上来,高喊:“长孙公到!”
话音未落,长孙无忌一身居家便服疾步进来,看看就是太着急,没来得及更衣。长孙冲强压怒火,起身到门口迎接,来者也站起来笑看父子两人。
长孙无忌走到上首位,拱手道:“先生敢问如何称呼?吾视先生必为奇人,可请赐教公主殿下如何医治?”
礼教有序,长孙冲不便多言,只能立于下首处狠狠地盯着来者。
“殿下之病,不可医,此乃天数。”来人气定神闲地重复了一遍。
长孙无忌吃了一惊,但看来人一身仙风道骨,不似乡野村夫;再看看侧立的儿子,又是一脸怒色,似乎有话讲。
迟疑间,来者继续道:“长孙公,吾今拜访府上,是有件紧要之物欲献予殿下。”
听到如此,长孙无忌略一考量,便抬手示意大家都坐下,从容道:“请先生明示。”
来者端起茶杯,饮了口茶、微微一笑,道:“多谢长孙公,好茶!”
长孙无忌心里一紧,脸有些红,却是怠慢了,堂堂吏部尚书待客的礼节都忘了,只好再次致礼,说道:“先生,请饮茶,并请蒸梨佐之。”
“长孙公多礼。吾才言,殿下不可医,乃天数。公博通文史,以谋略文达于世,《连山》、《归藏》必烂熟于心,焉不知不可逆天而行。然而,长乐公主殿下,当今天下奇女子也,天生丽质,容色绝姝,精于书画,一手飞白体与当今圣上无异。贞观十三年,于庙堂死谏天子,不可下诏,令诸侯封建世袭,以一己之力保大唐江山社稷。”
来者顿了顿,接着道:“虽天数不可违,吾有一物可保殿下魂魄不散,机缘下可重游于来世。吾观天象,于今一千五百年后,公主即可重生。”
长孙无忌听完,脸上红一阵儿白一阵儿,呆了半晌。贞观十三年,诸侯封建令的事情正是他无奈中找公主商量。公主明大义,随即进宫死谏。这等机密事情只有众近臣知晓,是关乎当今圣上的决断,没人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出去胡言乱语,可眼前这个人怎么说的如此清楚。
长孙冲也是一脸疑惑,也在猜想这人到底是谁,看父亲一时无语,便抢先问了一句:“先生之言匪夷所思,可当堂佐证否?”
长孙无忌微微点点头,也看向来者,心想封建令之事可先放放,殿下之事要紧。来者显然有备而来,从怀里掏出一幅字,交给身后小厮:“长孙公,请过目。”
长孙无忌接过小厮捧来的字幅,略扫一眼,当即恭敬置于几案上,正坐手扶双腿,以目视之,轻声说道:“这是天子之诗!冲儿,你过来。”长孙冲赶忙小跑两步,坐在父亲身边。两人看了又看,仔细再仔细,忽然脸色都白了,冷汗直流。字幅上写的是: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
智者必怀仁
丽质于千年后
一切安好
勿须挂念
诸位保重
拜首
李丽质
竟然是公主的落款!
这笔法分明是飞白体行书,天下能写出这气魄的唯有当今圣上,而能与圣上相提并论的也只有长乐公主李丽质了。她自小便由圣上和皇后亲自教习,常年临摹之上,与圣上墨迹无异。长孙冲惊得目瞪口呆,他时常陪夫人练字,案上这幅绝不会错,必是公主手书!
长孙无忌长吸了口气,稳住心神,但话语却还发着颤:“这,这——千年之后公主托先生带回之物——先生莫非是神仙?”
来者又向长孙父子施了一礼,正色道:“长孙公,吾非神仙,亦非常人。公主殿下薨逝于明日,即贞观十七年八月初十。吾有一物,必请今日起,令殿下握于手中。此外,吾有秘言进献公主。”
长孙无忌沉思片刻,看了看长孙冲,随即向来者道:“先生,公主殿下是聪明极致的女子,识大体,辩是非。吾以为,吾父子两人应立即入内告知公主详情,请公主定夺。先生意下如何?”
“长孙公请!”
父子两人拿了字幅,转身奔向内宅。来者倒也不客气,气定神闲的品茶水,吃蒸梨,等候消息。
约莫半个时辰后,父子俩又急匆匆回来,一进花厅顾不上施礼,高声喊道:“先生,公主有请!”
小厮倒是机灵,听了立即前面领路,带着来者往内宅赶,父子俩紧随其后。到了内宅,公主的侍女引三人继续往里,直到公主住的映月阁。长孙父子等在门外,侍女带着来者进大门,过二门,到了公主屋前,喘了几口气,才慢慢挑开门帘。
来者立于门口,长揖过胸,顿了顿才道:“参见公主殿下。”
长乐公主李丽质侧卧在床上,显然是病入膏肓了,但即使如此也掩不住她的容颜,说是倾国倾城、闭月羞花都只能是浅薄的形容。尤其她那双与常人不同的蓝色眼睛,其中流露出的神情里温柔透着霸气,让人亲近却又不敢正视,也许只能是皇家的女儿才有此等气质。
“先生,免礼。”公主声音很弱,听起来很娇柔,不像已到了二十三岁的年纪。
来者起身,仍旧站在门口,回道:“吾言之事,公主意下如何?”
公主缓缓地开了口:“先生,贵言匪夷所思,可——”她顿了顿,似在思量,续道:“吾识得自己的字,那确是吾手书,想是先生真的于千年后见过丽质,吾不得不信。既然如此,先生之意,必是吾命中注定,是天数,丽质焉敢不从。可千百年后的重生,岂不和婴孩一样——”公主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侍女连忙跑进去侍奉。半响,公主才止住咳,眼里一下流出两行热泪,幽怨地道:
“先生,丽质乃天子嫡女,四岁学书,六岁父皇授于政事,令儿心怀天下。十二岁嫁于长孙郎君,美美满满,至今吾二十有三。明日此时,想是吾已不在人世。就算千年之后得一躯壳,又有何用?也许丽质连圣上和母后都记不起了,还有吾大唐的天下——”公主话语未尽,脸上虽波澜不惊,但止不住的泪水已湿透了罗衾。
“公主,非也。公主明日将穿梭千年,重生于一户人家的女儿身上。该女子与公主同名,相貌一致,是年一十八岁。然公主可记起十八岁前的往事,非婴孩重生。吾也将前往千年后,尽吾之力辅佐公主。这其中的因果是非,待千年后,时机到时,吾将向公主详述。”来者随之掏出个小物件,一寸见方。侍女接过递于公主,握在掌心,接着公主又痛苦地咳嗽起来。
“公主,于来世请见机行事。告辞,千年后再见。”来者再次长揖过胸,转身便走。到了内宅门口,见长孙父子正在候着,只道了一声:“事已成,告辞。长孙公留步。”说完,也不等回礼,大踏步地走了。
一日后,公主薨逝,阖府痛丧,天威震怒!长孙冲悲愤交加,欲亲自带人捉拿“来者”,却被父亲长孙无忌拦住。两人进了密室,长孙无忌拿出那“来者”带来的千年后的字幅,当面烧掉,火光中沉声道:“公主殿下乃气疾而死,汝于天子之前不可多言!”言毕,甩袖既走。
此事,再无人敢提。后来,华夏大地沧桑变化,君王臣子轮番登场,硝烟散尽,又见乾坤,周而复始,栖栖遑遑。千年轮回里,人们得到了很多,却也忘却了很多。灯红酒绿、盛世繁华里,似有那些亦幻亦影的健儿凝视着我们,赞许的脸上带着些忧虑,无声的念着那些嘱托。
那些嘱托是什么?也许即将醒来的大唐公主李丽质会亲口告诉我们!
注:李丽质:大唐长乐公主,生于武德四年,薨于贞观十七年,年方二十三岁。
阿郎:唐代称呼年轻男子,多用于相熟的朋友或者家里。
娘子:称呼女子,通用。
阿耶:称呼父亲,口语,用于家中。
诸侯封建令:李世民欲给开国功臣分封领地,此举将大大削弱中央集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