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侯玉山与其他北派棋手马宽、庞蔼庭、马国梁等也先后赴沪,侯玉山战绩最佳。
1954年2月,杨官璘、陈松顺的第二次争霸战在岭南文物宫开锣。首局双方战和后,第2局陈松顺再次抓住战机,以凌厉攻势先拔头筹,随后双方竟一连下了六局和棋。第九局,陈松顺只要弈和便可立于不败之地,不料背水一战的杨官璘磨足200回合,终于斗垮精力不济的对手。紧接着,扳平比分的杨官璘又在最后一局连出妙招,鏖战160回合成功破城,最终后来居上,再以一局胜出,上演了大逆转的好戏。
1955年,屠景明与何顺安访弈北京,与北京名家张德魁、侯玉山对弈多局。
1956年,第一届全国象棋锦标赛在北京举行,83岁高龄的彭述圣应邀任大会副裁判长,是大会的最高龄者。
1956年,陈毅、贺龙在北京饭店宴请各界名棋手时,张德魁被邀出席,还应邀与贺龙元帅对局留念。
1956年,全国象棋锦标赛前夕,窦国柱应邀去天津,和参赛选手王嘉良共同研究棋艺,为王嘉良在比赛中夺得亚军出力。
1956年,刘忆慈击败卫森坤、陈选源、金虎城,夺得杭州地区全国象棋锦标赛唯一一个参赛名额。
1956年12月,首届全国象棋锦标赛于上京举行。在之前的上京公开赛上,侯玉山沉着迎战,最终夺得了惟一一张代表上京参赛的人场券,最终侯玉山取得第五名。
1956年12月,刘忆慈夺得全国象棋锦标赛的季军。
1956年,首届全国象棋锦标赛上,杨官璘代表粤省参赛,力压王嘉良等名将,成为首个全国冠军,从此也开创了中国象棋的一个“杨官璘时代”。
1956年后,陈松顺多次担任全国棋赛的裁判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国象棋竞赛规则》的完善、修订,贡献良多。注意培养棋坛新进,吕钦、刘星、黄子君、黄玉莹等名手均曾得其点拨。
1956年,陈松顺任《象棋》月刊副主编。
1957年12月,第二届全国象棋锦标赛在沪市举行。
1957年12月,刘忆慈再次夺得全国象棋锦标赛季军。
1957年12粤,杨官璘夺得第二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57年,窦国柱参加上海七区的象棋选拔赛,虽已近60高龄,但仍勇夺冠军。
1957年春,侯玉山与全国亚军王嘉良组成北方队访问沪、粤,与沪市的徐天利、朱剑秋,广州的杨官璘、陈松顺对阵,为繁荣华东、华南棋坛作出了贡献。
1958年,罗天扬担任全国棋类锦标赛中国象棋副裁判长,并当选为中国象棋协会委员。
1958年,第三届全国象棋锦标赛上,何顺安夺得亚军。
1958年,第三届全国象棋锦标赛上,杨官璘夺得季军。
1959年,杨官璘获得第一届全运会象棋赛(暨第四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60年1月,彭述圣逝世,享年87岁。
1960年,曾展鸿逝世,享年73岁。
1960年,第五届全国象棋锦标赛上,何顺安获得亚军。
1962年,杨官璘获第六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64年,第七届全国象棋锦标赛上,何顺安获得季军。
1969年,林奕仙逝世,享年91岁。
1969年,邵次明逝世,享年89岁。
1969年,张德魁因患脑溢血逝世,享年72岁。
1977年2月,杨官璘参加“中、菲、马、港象棋名手邀请赛”,获冠军。
1978年,窦柱国逝世,享年78岁。
1980年,杨官璘代表粤省队获得全国团体冠军。
1981年,杨官璘代表粤省队获得全国团体冠军。
1981年,羊城晚报与新体育杂志携手创办“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赛。
1982年,杨官璘代表粤省队获全国团体冠军。
1982年,刘忆慈因胃癌去世,享年66岁。
1982年,杨官璘获得全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与胡荣华共同成为中国第一代“特大”。
1983年,谢侠逊集90年从事象棋的心得,编写了《象棋指要》出版,97岁的谢侠逊成为我国最高龄的棋书作者。
1983年,陈松顺任《象棋报》主编。
1985年,谢侠逊百岁寿诞时,任沪市高官的前主席题词“百龄高手、永葆青春”,以示祝贺。
1985年,谢小然逝世,享年72岁。
1987年12月22日,谢侠逊逝世,享年100岁。
1987年,陈松顺获象棋特级国际裁判员称号。
1987年,杨官璘获得六运会象棋赛金牌,同期获得“健力士杯”冠军。
1993年,侯玉山逝世,享年82岁。
1994年,卢辉逝世,享年91岁。
1996年,董文渊逝世,享年77岁。
1999年,杨官璘获得“元老杯”象棋赛冠军。
2008年,屠景明逝世,享年86岁。
2008年,杨官璘因结肠癌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
从古代到民国到1960年,杨官璘杨老是典型代表,他是旧时代成就的集大成者,而杨老之后,中国象棋发展进入了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