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历史小说 > 宋耻 > 瓜分世界(14)

瓜分世界(14)

    经济危机打击下,欧洲战火不断,大食国坏账爆仓,导致全世界经济一塌糊涂,民生多艰,三国朝廷都先后出台了鼓励海贸的政策,虽然大燕帝国暂时还无法打破从宋燕长江对峙开始的政治僵局,可却已经单方面出台政策,许可列国商船进入大燕港口,再不开放,大燕帝国自己的商船队连本国内部的贸易都维持不下去了。
    大燕帝国的开放,带给了许多国家巨大的机会,欧洲人暂时抓不住这个机会,倒是让东亚两个小国得到了机遇。倭国和高丽两国的航运公司,立刻接下了大笔订单。持续扩建本国船队规模,开始活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一座座大燕帝国港口上。这两国其实也没什么海洋文化传统,主要就是穷。工业革命时期,财富快速聚集,其实底层民众的生活甚至比工业革命前更差。历史上荷兰人人均身高在工业革命高峰阶段,反而是最矮的,平均连一米六都达不到,欧洲最矮,完成工业革命之后,荷兰人身高接近两米,世界最高。
    大燕帝国工业革命完成之前,也曾长期贫富分化严重,比南方宋朝的人均差别更大,被南宋士大夫诟病了一个世纪。
    如今大哥不笑二哥,谁都走过了那段岁月,但依然各自傲娇着。
    南洲宋国依然嘴硬,在全世界宣扬他们的士大夫文化,贬低大燕帝国的风气粗鄙。真正粗鄙的东洲汉国,宋国士大夫则认为那是淳朴,双标的厉害。大燕帝国则嘲讽宋人柔弱,有女儿风情。东洲汉国,始终在文化上出于弱势,同时受大燕帝国和南洲宋国影响,没什么话语权。
    大燕帝国主动开放之后,宋国商船开始驶入大燕帝国港口,当然他们以前也经常进出,不过是用伪造的身份,如今则正大光明的进出,少了大量麻烦。各国之间的人员流动,也比以前更容易了。
    事实上三国之间的人口流动,从未中断过。否则南宋灭亡之后,大量士大夫也不可能移居南洲。如今中州依然向宋汉两国持续输出人口,商人、学者各种阶层都有。宋汉两国,也有回流的人口,越是背景深厚的豪族,越是顾念国内的祖坟和宗祠。
    一些大豪族的子孙,在三国都有分布,而且能量巨大。比如綦氏家族,在宋燕两国,都是豪族。两宋四百年延续,士大夫家族之所以能发展到顶峰,跟长期稳定分不开,而且跟互相之间抱团更分不开。这是一个并不大的精英圈子,互相之间都能联系上姻亲关系。比如綦氏家族,是山东豪族,跟李清照家族有姻亲关系,李清照家族跟赵明诚家族有姻亲关系。李清照的父亲是苏轼的学生,外公是宋神宗时期的宰相王珪,王珪的一个孙女嫁给了秦桧,所以李清照跟秦桧的老婆是表姐妹。
    甚至一些生活已经落魄的士大夫家族,往外翻三代都能跟皇帝攀上亲。宋钦宗的皇后朱琏是宋朝大儒朱熹的姑祖母,朱皇后跟随宋钦宗被俘之后,不愿受辱自杀身亡。
    所以虽然大燕帝国开府学取士,一些名门子弟依然占尽了优势,因为他们家族的教育水平更高,即便没有系统的府学,也能培养出朱熹这样的人物。就算有府学系统,名门子弟的学习水平平均下来还是更高一些。因此在大燕帝国政坛,活跃的同样是一群名门望族官僚。
    一些官僚家族能同时对三大国的朝廷产生影响,比如晏氏家族,在大燕帝国、东洲汉国和南洲宋国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在这些豪族的影响下,通过私人之间的联系,渐渐开始出现友好的呼声。都希望能建立澶渊之盟那样的同盟制度,恢复国家之间的往来。
    于是在欧洲战争进行到第三年,三国终于打破僵局。格外长寿的燕王三子,吴国公主世系的赵建,熬死了所有兄弟,还熬死了两个侄子后,终于寿终正寝。赵建虽然没有公开燕王子嗣的身份,但却是公认的。同时又姓赵,是赵构亲封的吴王,掌控上海这样的自由城市,富甲天下。
    赵建死后,家族分别向三国报丧。三国都不能置之不理,对大燕帝国来说,李炎的儿子是皇帝,赵建是他的三伯父,对南洲宋国来说,渊圣太子的孙子继位,赵建入的是赵氏的宗谱,是他的族叔,东洲宋国是李靖的儿子继位,赵建是他的三叔。于是三国都派出了吊唁的使者,这场葬礼变成了外交盛典。
    在葬礼上,三国王族代表达成了一些协议,三国君主互相之间按照年龄辈分排序。互相通贡,谁也不向谁称臣。
    大燕帝国将赵氏祖坟保护的很好,此时正式交由东洲宋国管辖,将开封宋皇陵和保州祖陵交给宋国,由宋国朝廷派遣官员常年祭扫。邀请东洲汉国王室,派人祭祀燕王宗庙。
    但三国关系还只是在礼的规范内出现突破,在法的规范内,依然在谈判。
    三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都很难达成一致。经济上,三国其实已经相当紧密。因为三国商人集团,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群体。因此经贸往来始终很紧密,大燕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也是最大的进口国。
    大燕帝国境内的铁矿质量普遍不好,价格上无法跟东洲汉国的钢材竞争,因此大量进口东洲粗钢,同时也进口大量宋国铁矿才能拥有竞争力,用本国铁矿炼钢,成本太高,很难盈利。
    通商问题最先取得突破,因为这是互利的事情。而收益最大的,并不是航运大国南洲宋国,反而是海运业恨不发达的东洲汉国,因为几乎是一纸文件,就将汉国和燕国贸易提升一个层级。
    之前东洲汉国最大的贸易对象主要是宋国和欧洲,通商条法出台之后,不到一个月,东洲汉国的第一贸易国就变成了大燕帝国,因为十二都跟汉国之间的贸易需求太大。
    这两个经济体,都是世界级的富裕经济体。十二都地区,位于东洲西岸,有铁路、港口串联,互相之间内贸十分频繁。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高达八千万,城市化率高达八成以上,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一地区却只能隔着太平洋跟大燕本土进行贸易,跟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距离都很远,不是要跨越太平洋就是要绕过东洲大陆。
    因为政治隔阂,别说难以翻越的哭山山脉了,就连早就打通的汉海大道,也中断了数十年之久。无数商人想要开通这条大道,都没有成功。
    东洲汉国同样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富国,人口也在八千万以上,工业革命驱动之下,广袤的资源被开发出来。人均收入水平,跟十二都地区数一数二,并列世界第一二位。
    两大富裕地区之间,产业互补性还很强。十二都地区,工业、商业发达,向国内出口大量黄金、铜锭和金属制成品,进口大量日用品。十二都地区许多工业门类做的很好,比如电力工业,因为生产优质铜料,这里的电缆、电机制造水平世界一流。但是大量日用品,尤其是连粮食都无法自给自足,农业也很发达,但经济化程度太高,北方的大湾地区不是产棉,就是种桑,南方印加高原(秘鲁)地区,也主要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
    但东洲汉国则是世界级的产粮大国,畜牧产业也极其发达。但许多门类的工业制成品根本没有,连纸张都无法自给自足,十二都却是世界级的木浆纸产地。
    于是汉海大道用了一个月时间紧张维修之后,荒芜的野草被焚烧,老旧的铁路被装上新的钢轨,新式机车轰隆隆开过,从此再也没有停下车轮。
    粗放的东洲汉国将铁路早就修进了哭山山脉之中,十二都地区的铁路也在山脉另一侧密集分布,双方只差跨越分水岭的最后一公里被政治阻隔。如今双方都开始了贯通计划,各种新消息不断出现,多条铁路不断贯通。
    修建玛雅运河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双方都有自己成熟的方案,无数民间组织做过各种详细的研究,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经过两国协商,给一家私营公司颁发了许可,这家公司的股票立刻飞上了天,在股市上的融资债券一上市就被争抢一空。这时候危机中的市场才明白,任何时候都不缺少钱,只是缺少投资机会而已。
    商品往来的同时,技术也快速传播。东洲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这里的石油生产和冶炼工业发达。基于石油工业,东洲地区的火车早就用燃油机车取代了蒸汽动力,大马力的柴油机比烧煤更节约。但大燕帝国缺乏石油,主要发展电力,用电力机车取代了蒸汽动力。十二都地区,作为电力工业的发达地区,铁路上几乎都是电力机车。
    十二都地区的电力工业向东洲扩散,东洲的燃油技术则向十二都和大燕扩散。
    短短两年间,让世界石油市场格局突变。之前低廉的石油价格还没有上涨,但关于石油的相关债券却开始红火起来,所有人都看好石油产业的未来。因为在军事领域,三国也终于签订了一些协议。
新书推荐: [清穿同人] 清宫重生宠妃路 被迫成为姐夫的宠妾后 扑通扑通 [清穿+红楼] 林家有双姝 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清穿) 殿下的短命美人 表姑娘有身孕了 问清如许 表妹妄求 快穿之娘娘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