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历史小说 > 宋耻 > 第二十七节 世界大战(3)

第二十七节 世界大战(3)

    此时也有一些权贵展现了勇气和魄力,建炎太子主动申请北上,坐镇建康府抵挡燕军过江。有一大帮子建炎太子派系的官员一同北上,组建了都督府,负责沿江防御。
    建炎集团是燕王的死敌,这些年来历来如此,因此燕王夺了江山,谁都有富贵,唯独建炎势力没有。他们的矛盾,看着好像是因为燕王支持渊圣太子。但身在公主府,曹破辽知道许多内情,他知道建炎皇帝没即位前,在开封做郓王的时候,竟然派人刺杀过燕王。因为这样的旧怨,建炎太子一党始终站在燕王的对立面。
    李闻过也侦查过一些情报,跟曹破辽了解的情况相似,他也颇看不起宋朝高层。
    笑道:“他们最好不要打过来,不然就是给我惹麻烦。”
    曹破辽拍了拍李闻过的肩膀:“耐心一点,可能不需要等多久。”
    李闻过点点头,他知道的更多。
    这次南下,虽然他是跑的最快的,南下最远的。但还有其他各路大军。有一路五万人直扑开封,这些年燕王一直站在渊圣太子身后,对渊圣集团的渗透很深,渊圣太子甚至被朝廷中的大臣看做是燕王的傀儡,渊圣集团被看做燕党。渊圣势力跟东藩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形势,双方辖区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
    事实上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所以谁也不敢保证,渊圣太子会不会反抗。所以东藩还是派出了五万大军。
    主力则是沿着大运河南下的,二十万大军,次第开发,前锋如今已经到了扬州。但扬州城防坚固,守军不少。子城更是直接打开城门,因为子城决斗场里的守卫,都曾是东藩府的士兵。子城依然像是一座燕王的私产。可南边的大城,驻扎着两万东洲战士。这些东部生番战士,跟大平原生番不同,他们还不会骑马,但却是极好的步兵。他们守城,即便有十万大军,也很难攻下。
    李闻过收到消息,说坐镇开放的渊圣太子开城投降了。这是一个大好消息,渊圣太子留守开封多年,在东藩府的支持下,渊圣太子在江北的影响力巨大。江北许多地方官员,都是渊圣太子派官员。渊圣太子投降后,一旦劝降,恐怕江北没有多少城池会坚守。
    乐观估计,一个月内,他的任务就能结束了。二十万主力,很快就能打到长江,东藩府的水师并没有选择跟大宋水师决战,而是第一时间集中控制了上海,控制了上海,就控制了长江的咽喉,从运河南下的大军随时能过江。
    李闻过太乐观了,忽视了南宋士大夫的韧性。这些人确实没几个胆大的,但总是有那么一两个。这一两个,未必多有能力,就像宗泽,但关键时候他们的胆魄,可以成为凝聚人心的旗帜。
    晏湲长期的政治对手,被排挤到四川的张浚,在四川迅速稳定了局势,并从川西带出了十万川兵,沿江而下,在建康跟建炎集团会师。晏湲坐镇朝堂,破格提拔韩世忠和梁红玉的儿子韩彦直挂帅。裁撤了大批意志不坚定的文武官员,稳定了临安的形势。
    韩彦直统军进驻秀州,前锋开进了上海附近的华亭县,跟李闻过大军对峙起来,阻挡这一路燕军南下。
    另一边,綦业亲自都师的主力,却始终无法攻克半壁扬州城。死守这里的主力是东洲招募的生番步兵,统军将领是南下的折家将折彦质。因为折家将投金,折彦质大多数时间都不受重用。赵鼎维护了他,当年张浚被贬谪广西,赵鼎秘密派遣折彦质去广西,跟张浚悄悄训练了十万俍兵。
    只是折彦质仕途始终不顺,一方面是有污点,另一方面是折家投敌之后,他等于是孤军奋战,朝里没有任何资源可用。曲端死后,他接替了曲端的位置,负责镇守扬州。
    綦业动用了许多新式武器,都奈何不了扬州城。要怪只怪当年李慢侯守卫这里的时候,把这里加固的太好了。甚至用上了青铜火炮,都奈何不了这座坚城。而且城上同样有火炮,棱堡的交叉炮火,让攻城变得几乎不可能。
    劝降、许以厚利、强攻,用计、挖掘地道,招数都用遍了,却始终无可奈何这座坚城。在扬州浪费了两个月时间,綦业不敢僵持。留下五万大军围困扬州,十余万主力绕过扬州。
    长江中下游的航道,确实被东藩水师控制了,朝廷的水师集结在明州,并没有北上,似乎放弃了跟东藩水师争夺长江入海口。这让綦业的大军可以南下上海,但健康和镇江都在张浚手里控制着,让綦业不敢贸然摔主力南下。只向上海方向派遣了五万大军,十万大军吞并长江沿岸。
    上海的十万大军,根本无法奈何韩彦直统领的宋军主力,此时光是在秀州,韩彦直就屯兵二十万。临安府还从其他地方调来了十余万部队,大量新兵还在不断被组建。如今的大宋是一个人口一亿三千万的庞大国家,能够武装起来的兵力,远超兀术南下的时候。
    战争似乎陷入了僵局。
    綦业不敢不吸取金兀术的前车之鉴,他也不像兀术那样,以抢掠为目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派兵孤军深入没有什么意义,反而容易被断了后路。在不肃清后方抵抗的情况下,綦业不打算帅主力过江。
    肃清后方是很难的,不少地方都进行着激烈的抵抗。大多数地方的抵抗,自然不可能跟当年抵抗金兵相比,比如北方三镇,当年都长期抵抗金军,这次兵不血刃,派几个使者去就招降了,黄河以北曾经经历过东藩府长期治理,这里的土豪跟东藩土豪一样,而且经济联系紧密,河北土豪的出产,都是通过东藩控制的港口出口的。
    由于成功招降了开封的渊圣太子,京西地区也都很快投降。这一带的人口,早就不是当年的结构,兀术曾经长期驻扎这里,当地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后来的移民,正是渊圣太子坐镇开封期间恢复的。
    但是两淮地区却有不弱的抵抗,尤其是徐明家族控制的滁濠真州地区。滁濠地区山地众多,这里民风比较彪悍,百姓比较穷,因此培育出了当兵的传统。徐明家族将大量山民武装起来,不断派到真州地区驻防,防止东藩军从扬州过江。綦业只要冒险从瓜州派兵过江,真州的徐明集团就能切断他的后路。
    双方多次交战,滁濠军始终死守城池,导致綦业很难受,打又打不下来,绕又绕不过去,加上扬州还在抵抗,这让他不得不将大量兵力部署在扬州到瓜州一线,威胁着交通线畅通。
    拖了三个月,速战速决的计划就算彻底失败了,綦业也知道短期内不可能取得战果。
    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招降上。渊圣太子赵谌是一张王牌,作为大宋皇位继承的最有力争夺者,有大批宋朝文武支持他。虽然因为他的投降,导致大量官员对他失望。可也有不少人选择继续跟随他,毕竟面对积威甚深的燕王势力,许多官员早就觉得天下该归燕王了。
    于是三个月中,江北大半州县都选择了投降。剩下的一半中,除了滁濠藩镇这样的死硬派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墙头草。他们既不投降,也不抵抗。摆明了一副谁胜归谁的态度,他们不接受招降,关闭城门,但又不招募士兵,进行反击。
    綦业陷入两难,他本以为能成功取胜呢,为了这一次偷袭,不惜将自己至于不利的道义境地,就连粘罕当年南下,都有借口,而东藩却完全没有任何理由,为了保密,对任何势力都没有任何透露。
    直到此时,当看到南宋朝堂已经恢复秩序,綦业直到突袭失败了。取得的战果不算小,甚至比綦业估计的还要大很多,因为所过之地,至少一半州县投降,这是他之前没想到的。但有那么多州县顽强死守,同样是他没想到的。綦业最初的计划中,并没有逐步蚕食的任何打算,他以集中兵力迫使赵构让位为战略目标。
    滁濠地区的坚守,让綦业无法通过大运河持续运兵运粮,荆襄地区的死守,让他控制长江上游的计划也泡汤了。
    綦业此时不得不调转思路,开始跟南宋朝堂接触,提出和谈要求。要求的内容很简单,说的也很直白,天下有德者居之,痛斥赵宋失德,导致天下沦丧,如果不是燕王起于江北,赵氏早已失国。最后要求赵氏禅让,由燕王登基。并提出给予赵氏优厚待遇,可以将富饶的浙江东路册封给赵氏子弟做封地。
    如果赵构做的了主,他当然会同意,可惜的是他做不了主。南宋的问题就这么麻烦,缺乏一个高度统一的核心。不管是主战还是主和,另一方始终都在拖后腿。
    可是最让綦业鼓不起决战之心的,还是东藩内部的问题,燕王始终不太配合。留在上海诱敌,算是燕王做的最后一件事。之后就拒绝了跟东藩府的任何联系。
    綦业打算,如果突袭不成,他就要请燕王登基,展开堂堂的灭国之战,一统江山。但燕王连见他的人都不见,怎么让燕王登基?
新书推荐: 阴阳提灯人 苟在明末当宗室 在东京找老婆的偶像 为没好的世界献上抽象 汉人可汗 崇祯太子 无限:从火影开始的主神空间 我在请回答1988的时候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