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悄然间已过数年。因谢敏主持后宫,行正大光明,赏罚分明,后宫少了很多算计,短短几年,皇帝已添了三位皇子和五位公主。
皇帝喜极,健爽不少,时常骑马打猎,常说再等数年,一定要御驾亲征,一统天下。
最近几日,霜寒露重,但皇帝的兴致依旧一路飙升。
皇帝一时无忌,在猎场策马狂奔。羽林郎们如往常一样,隔了几十米,不紧不慢地跟着。
突然,皇帝不再灵动,在马背上宛如一截木头,直直地栽了下去。
御马往前又跑了几米,便停住了。
羽林郎们惊呼着,飞奔过去。
皇帝已不省人事。
谢敏闻讯赶到时,太医们已诊断完毕。
礼毕,徐太医说道:“禀皇后娘娘,陛下这些年全凭着好心情,耗虚了身体,加上最近天气寒凉,陛下难以支持,便陡生急病。”
“几时能好转?”谢敏拉着永安的手,凑到皇帝身边问太医们道。
十几位太医你瞧我,我瞧你,最后才像是终于下定决心了。
徐太医率太医们跪下,说道:“臣等无能。重病缓治,恐怕要一两个月,或者更长。请皇后娘娘降罪。”
“你们尽管安心诊病,无须多虑。”谢敏平和地说道。
“谢皇后娘娘。”太医们齐声说道。
这时,皇帝艰难地睁开眼,轻唤了声:“皇后。”
谢敏忙坐在榻沿,蓦地泪双行,握住皇帝的手。
“传范安和赵烈。”皇帝的声音嘶哑。
“宣范安和赵烈即刻入宫。”谢敏对孙琪说道。
孙琪应了一声,出去了。
皇帝面如金纸,手缓缓地伸出去,招呼永安道:“离朕近些。”
永安乖巧地走了过去。
皇帝慈爱地抚摸着永安的头,说道:“朕今日发觉皇儿更加喜人。”
永安忍不住泪水,哭腔道:“父皇。”
“皇儿无须哭泣,父皇要活一万岁的。现在不过是暂时卧病在床。让皇儿忧心了,是父皇的错。等父皇的病好了,一定给皇儿赔个不是。”皇帝努力展现笑容,却因脸色极差而显得凄惨。
永安收住泪水,脸与皇帝的紧贴,安静而又失神地看着地面。
“怕扰了陛下,也怕乱了人心,臣妾就没知会其他嫔妃。”谢敏跪在地上说道。
“皇后做得对,快快请起。”皇帝伸出手,做出要搀起的动作。
谢敏又坐回榻沿。
“朕向来任性而为,这些年难为皇后了。”皇帝轻拍谢敏的手,歉意道。
“男儿应当纵横无忌,何况陛下贵为天子。”谢敏劝慰道。
这时,孙琪走进来复命:“禀陛下、皇后娘娘,范大人和赵大人已到,正在院中候着。”
“宣。”
孙琪走到门外,高喊一声。
跪在地上的范安和赵烈忙起身,往里走去。
见皇帝以那副尊容躺在床上,范安大惊失色道:“早朝时陛下还生龙活虎,怎么……”
赵烈则跪下说道:“但听陛下吩咐。”
范安慌忙跪下。
“范卿和赵卿即刻入住宫中,直至朕病愈。范卿陪在朕侧,代朕批阅奏折;赵卿卫护京城,总理兵事,自今夜起,实行宵禁。两位爱卿需齐心协力,务必使政事如常。”皇帝说完,猛咳了几声。
“臣必不辱皇命!”范安和赵烈叩头齐声说道。
“孙琪,两位爱卿在宫中的起居,就由你安排。另外,两位爱卿府上,也需你照应。”皇帝说道。
孙琪应了一声。
当夜,京城宵禁,十人一队巡逻;宫里巡逻的次数和人数翻了一倍,别说是内朝官,即使太监宫女出入也要详细盘问。
范安守在龙榻旁,念大小官员的奏折,和皇帝商量后,再以皇帝的意思批复。对收缴上来经过朱笔批复的奏折,再进行复查。
自皇帝卧病后,一切照常运行。
皇帝的病一直反复,不见好转。在卧床的第四个月,病情急转直下。皇帝的咳声接连不断,经常气若游丝。
这次,谢敏真得急了,吼太医们道:“这是怎么回事?”
太医们久不见谢敏发怒,忙战战兢兢地跪下,说道:“回禀娘娘,皇帝已经老迈,最近几年房事频繁,又经常游猎,所以精力耗损极大。”
皇帝坦然道:“皇后不必怪他们。朕已五十有余,却如年轻人那般折腾,能有今日,并不奇怪。”
谢敏不禁垂泪,说道:“陛下龙体若有万一,偌大一个国家怎么办?”
皇帝沉吟不语,许久才对范安说道:“通知在京官员,朕明日亲临早朝。”
“陛下。”范安颇为焦虑,欲言又止。
皇帝沉声答道:“国事为重。自朕登基以来,凡事任性而为,损毁国力。在最后时刻,再倦怠不前。史官铁笔无情,让后人如何看待朕。”
范安不再反驳,躬身应了一声。
次日早朝,百官到齐不久,皇帝就在孙琪的搀扶下,缓缓升座。
待皇帝坐稳,百官跪下,齐声恭贺皇帝龙体无恙。
皇帝意味深长地笑了,说道:“朕今日召开朝会,专为交代身后事。”
下面立即传来一阵劝皇帝不可消极的安慰话。
皇帝示意百官静下来。百官仿佛一群听话的绵羊,顿时鸦雀无声。
“为了省去爱卿们猜测揣摩朕病情的时间,朕今日就毫不避讳了。待朕归天后,太子永安登基;范安为左相,主管政事;赵烈为右相,主管军事;左右相平等;皇后临朝听政,辅助新皇。待皇帝十五岁,左右相废除,皇后不可再干政。若有人妄谈废幼帝,是为国贼,天下人可共击之!此旨务必昭告天下。”
“若有人妄谈废幼帝,是为国贼,天下人可共击之!”群臣齐声喊道。
皇帝满意地笑了。
皇帝和大臣们又随意说了几句,示意孙琪。
“退朝!”孙琪一声高喊。
范安在旁扶着颤颤巍巍的皇帝走了下去。
“恭送陛下!”
身后一片整齐划一的喊声。
皇帝重回龙榻时,仿佛又被扒了一层皮,躺着许久没动静。只有艰难却持续的呼吸声告诉众人:皇帝还没归天。
皇帝缓缓睁眼,环视周围急切的脸,歇了一会儿,才有力气说话:“除了孙琪和皇后,你们都退下吧。”
其他人如被狼驱赶的群羊,立即退了出去。
“孙琪拟旨,皇后跪下听旨。”
谢敏立即跪下,孙琪备好纸笔。
“待皇帝十五岁,左右相务必废除,皇帝重掌政事军事。若有人妄谈废帝,是为国贼,天下可共击之……平身吧。”
谢敏起身,坐在榻沿,问道:“听范大人说,陛下已在朝会言明。此旨何用?”
“权臣当道时,百官自会依附。到那时,谁还能记得朕的旨意?范安老谋深算,赵烈功大,又性骄横。此二人都会是新皇的障碍。皇后不得不防。”皇帝说时,紧握着谢敏的手。
谢敏两只手紧紧地覆在皇帝的手上。
“让他们进来吧。”皇帝躺好后说道。
待谢敏收好了圣旨,孙琪才高喊一声,请众人进来。
交代完后事,皇帝安心了,经常静静地躺着回忆过往,在天气暖和时,也会在外面晒太阳。
他的身体奇异地转好。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会是虚惊一场。
然而,在几天后的夜里,皇帝突然不省人事。太医们早料到这种情况,有了万全准备,因此,应付时不疾不徐,有条不紊。
皇帝看着围在身边焦急的众人,倒是笑了,说道:“朕毕竟是人,人都会有生老病死,你们又何必惴惴不安呢?朕只是早你们一步而已。”
永安扑到皇帝怀里开始大哭。
皇帝慈爱地抚着永安的丝发说道:“皇儿不久后也会是皇帝了。作为皇帝,就要有威严。”
如此一说,永安哭得更大声了。
黎明星升起时,宫中传来几声高喊:“皇上驾崩了!”
“皇上驾崩了!”
……
赶制了多天的孝布终于派上用场了。
全国举丧,皇宫成了白的,仿佛已到了大雪掩埋世间的时节。
此时,边关传来急报:西戎申律王子大军压境,庆城危急。
永安代理皇帝,谢敏在旁辅政。
谢敏高声问:“何人可用?”
范安跪答:“赵烈将军可用。赵烈将军往昔常与西戎交战,屡立战功。朝野上下,对付西戎,没有比赵烈将军更合适的了。”
谢敏看向赵烈。
赵烈跪答:“臣愿领命出征。”
众臣纷纭:“臣附议。”
范安高声道:“就近选一吉日,新皇亲拜赵将军出征。”
十天后,范安随着永安先入太庙正殿,立于东侧。赵烈随后跟入,北面而立,面向先王灵位。
典礼开始,永安年幼,无法操起钺首。赵烈跪趋向前,轻易地拿起。
永安拿着范安写在纸上的稿子,不脱稚气地念道:“由此上至于天,皆有将军管制之。”
赵烈又操起斧柄。
永安念道:“由此下至于渊,皆有将军管制之。”
授受已毕,永安再致训词:“将军用兵,应乘虚而入,遇坚则止,切勿以为我军众多而轻敌;勿以为受命深重而期必死;勿以为自己位高而蔑视他人;勿以为一己之独见而违背众心;勿以辩论之言为合理而偏听。士众未坐,不可先坐;士众未食,不可先食;严寒酷暑,必与士众同甘共苦。如此,则士众必能尽其死力以听命。”
如何应付,赵烈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因此不疾不徐道:“臣闻一国之事,经纬万端,处断在于君上,不能受外面的干预,即所谓‘国不可从外治’;军中之事,戎机万变,处断在于主将,不可受朝廷的遥制,即所谓‘军不可从中御’。臣若怀有贪生背叛的二心,不可以事君上;君若怀有犹豫猜忌的疑虑,则不可以应敌。今臣既受国君之命,得专斧钺之权,臣不敢望生还于国,但也愿君上授全权之命于臣,使臣得以专断而从事。君上若不许臣,臣不敢受命而主将。”
永安按照范安的指示,又吩咐了几句。
赵烈一一领命后,不耐烦地说道:“军情紧急,臣无暇啰嗦,即刻出征。”
永安不知所措地看向范安。
“允。”范安擅自做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