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是什么罪行?(加更)
这还并非是姜云钱做的广告,而是这件事,本就足够吸睛,毕竟能够开设新的道观,说明大周朝廷是同意的。
况且,更令人骇人听闻的是这座道观竟然并不是供奉道尊,而是供奉所谓的三清。
京报不知是不嫌事大,还是暗中有人指示,报道中写着:“新立一道观,名曰三清观,奉三清诸神。”
“其创者乃姜云也。于论道之会,姜云力胜清风、白云二观之道士,一时风头无二。”
“观址于中央南大街……”
白云观内的会客厅中,白辰真人,玄道子,以及清风观主管事务的阳明子三人,围坐在一起。
三人手中,皆拿着一份京报,白辰真人目光在玄道子和阳明子身上流转,缓缓说道:“不知道你们二位作何看法?”
随后,又带着几分针对意味,冲着玄道子阴阳怪气道:“玄道子,这姜云可是你们天青观的记名弟子,如今出去自立门户,你就不管管?”
“就当时姜云在论道大会所说的言论,可是颇不将道尊放在眼里,如此大逆不道之人,真开了这间道观,以后岂不是要在咱们头上撒野?”
玄道子看着京报上的内容,面色平淡,缓缓答道:“白辰真人,姜云只是不将你放在眼里,针对你罢了,别把我们天青观以及清风观牵扯进去。”
二人自然是白辰真人请来的,目的,显然也是讨论这所谓三清观开设的事情。
阳明子缓缓说道:“道尊并未说过,不能供奉其他神明,当初道门鼎盛时,除了供奉道尊的道观外,也有许多供奉其他诸神的观宇。”
白辰真人捏紧拳头,沉声说道:“那能是一回事吗?当初道门昌盛,三千道观,有几家供奉别的神仙,对道尊也没有其他影响。”
“可如今,供奉道尊的只有咱们三家,这三清观如今是只有一家。”
“可十年,二十年后呢?”
“出现第四家,第五家呢?”
“到时,谁才是道门正统?这所谓的三清吗?”
玄道子和阳明子都沉默了下来,玄道子平静说道:“白辰,无论如何,新建道观,也是喜事,最起码也是我们道家之人。”
“怎么,你还准备去祝贺一番?”白辰真人冷声问道。
玄道子淡淡说道:“白辰,你天资不在我之下,可惜心境不稳,对于仇恨太过执着,你对姜云有偏见,看什么都会有偏见。”
“可在我看来,这是朝廷四十年来,首度破除对咱们道门的封锁,未来,咱们说不定也能兴建道观。”
阳明子微微点头,也赞同玄道子的话。
至于白辰真人的性格,玄道子年轻时,便与白辰真人认识,知晓她一直以来,就是如此,劝说也是无用之功。
“总之,我不会让姜云顺利开设三清观!”
……
有人忧愁有人喜。
内城的中央南大街,三清观的牌匾,已经挂了上去,上面盖着红布,就等揭开。
这块牌匾是宫里的冯玉公共亲自送来,乃是陛下萧宇政亲自所赐。
里面的正殿,也经过加高,足以放下五米高的神像。
许多工匠正在搬运,安装三清神像。
“慢点慢点。”许素问正在屋子里,看着工匠们安装:“不要碰坏了。”
她最近对此事也颇为上心,还和姜巧巧刺了不少阴阳图案的刺绣,用来点缀装饰道观。
许小刚则陪在姜云身旁,二人正清理观中的杂草,青苔。
当然,可不只是他们两人,镇国公府不少下人,都在吴驰的率领下,前来帮忙。
甚至连陶月兰,都来四处忙着,指挥下人认真一些,清扫干净。
姜巧巧则在道观中,满院子追着小黑,小黑嘴里咕咕的叫着,四处乱跑。
只不过那间供奉着三清祖师的大殿,它却不敢轻易靠近。
观中各个屋子,都有不少道观元素。
墙壁上有许多姜云亲自画的阴阳图,或是八卦。
院内,也已立起黄幡。
“三清神像也到了,挑选个良辰吉日,便可以开观了。”
姜云看着眼前的院子,倒是心满意足,跟随在旁的许小刚,则笑着问道:“姐夫,咱们到时候招几个样貌俊俏的弟子?”
姜云摇头起来,看着院子,说道:“小刚,我建三清观,可不是为了敛财。”
“信仰之地,怎么能成为敛财工具呢?这是对信仰的侮辱。”
许小刚愣了愣,敛财工具?对信仰的侮辱?
这话从姜云口中说出来,总感觉味道怪怪的,他忍不住说道:“那长心寺……”
“那是和尚的信仰,和我没关系。”
许小刚倒是很少看到姜云有如此认真的表情,不过也在旁边提醒说:“对了,我娘亲说了,你开设道观没问题,住还是得在咱们镇国公府……”
许小刚清楚,自己娘是担心,姜云万一搬出来了,不能经常与许素问见面。
“可惜我爹远在边疆,否则你开观时,他老人家能带不少京中权贵来给你捧场。”许小刚笑呵呵的说道:“不过咱们锦衣卫衙门里,不少人都准备了贺礼呢。”
“听说杨千户特意给你定做了一尊佛像……”
姜云皱眉起来,说:“我这是道观,杨千户送佛像不太合适吧?”
“玉佛……”
姜云闻言,双眼微微一亮:“那让佛祖来参观参观,也挺好……”
“索百户那几位在周奕千户手下当差的,也都说要来热闹热闹呢,也会带上不少贺礼。”
大街之外,时不时路过的内城居民,看到后也会络绎不绝的讨论一番,好奇这所谓的三清神仙,究竟是什么样,有什么能耐。
当然,大多数还是质疑的声音。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信奉道尊,对道门也是无感。
但毕竟从小到大,从周围人的耳濡目染中也知道,道门是道尊所创建。
至于其他神仙,都在道尊之下,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固有印象。
三清观便准备就绪,只需要姜云挑选一个良辰吉日,便可以开观。姜云大概看了一眼时间,便决定三日后开观。
京城之中,如此热闹且多人讨论的事,自然也很快便传到了萧宇政的耳中。
皇宫御书房内,萧宇政正喝着茶休息,冯玉在身后轻轻的给他捶肩。
萧宇政闭着双眼,缓缓说道:“听说姜云那小子的道观已经准备好了?”
“听说是。”冯玉笑呵呵的点头起来。
“白云观,天青观,清风观都有什么反应?”萧宇政问道。
冯玉笑呵呵的说:“天青观的玄道子和清风观的阳明子,都去了一趟白云观,兴许是商讨此事。”
“不过姜云能开设这间道观,是陛下点头恩准的,他们三家即便心中不满,又能如何。”
萧宇政面带几分笑容,缓缓说道:“朕亲自所写的牌匾,送去了?”
冯玉连连点头,沉声说道:“恩,奴才已经亲自送去,挂在门楣之上,就等揭开。”
“不错。”
萧宇政统治大周王朝足足二十八年,深谙平衡之道,他不喜道门教义,如今能有一个三清观出来,和道门对峙,是他乐意看到的事情。
……
此时,天色已晚,镇国公府内,姜云居住的院子内挂着一盏灯笼。
他正坐在灯笼下,认真的写着表书,这是开观仪式上,用来给三尊神像开光请神所用。
许素问则坐在她旁边帮忙整理符纸:“开设道观,需要用这么多符纸吗?”
“那当然。”姜云点了点头。
“可现在道观只有你一个道士吧。”许素问疑惑的问道:“不应该先招一些道士?”
“人不贵多。”
这个问题姜云也想过,得招一些颇具天资的少年培养。
可天青观等道观的问题,也摆在了姜云面前。
一流人才,绝大多数都加入了儒家。
剩下,次一些的也都更愿意加入佛门。
即便是最后剩下的一些人,还得和另外三间道观竞争。
其他三间道观,最起码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三清观的竞争力并不算强。
就在姜云带着几分苦恼时,忽然,吴驰神色慌张的跑了进来:“姜公子,出事了!”
“怎么了?”
院子内的二人,目光朝吴驰看去。
吴驰急切的说道:“三清观,起火了!”
“什么?”
姜云脸色大变,和许素问一起迅速朝着三清观所在的方向赶去。
中央南大街,在这个时间,较为繁华,人群围在三清观外。
三清观已经烧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将整条大街,都照得通红。
此时,巡逻的京兆府衙役,已经调来水车,用水扑火,可火势太大,根本就浇灭不了。
姜云,许素问和吴驰赶到时,火势冲天。
姜云深吸一口气,急切的脚踏七星岗步,开口念道:
“五帝五龙,降光行风,广布润泽,辅佐雷公。五湖四海,水最朝宗。”
“神符命汝,常川听从。敢有违者,雷斧不容。”
“急急如律令。”
很快,中央南大街上空,渐渐汇聚起一阵磅礴雨云,磅礴大雨朝着烈火焚烧的三清观,倾盆而下。
一瞬间,白色蒸汽弥漫。
雨水降了许久,火势彻底消失……
可原本已经装潢得当的三清观,已经毁了。
里面的房屋,已经被烧得倒塌,地上弥漫着一股热气。
姜云沉着脸,和许素问来到门口,往里面看去地上全是黑色的木炭,瓦砾,目光所过,一片狼藉。
许素问看着姜云的表情。
虽然他压抑着,可眼神中的愤怒,已经快压抑不住。
姜云红着双眼,眼睛中带着几丝血丝,其中有施法后的疲劳。
更多的则是不甘,这三清观虽然准备的时日不多,可却也是自己的心血,更何况,是以三清祖师之名所建的道观,就这样毁了。
“姜云,放心,咱们锦衣卫一定能查出来是谁做的。”许素问沉声说道。
姜云捏紧拳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除了白云观,谁还会做这种事?”
砰。
门楣之上悬挂的牌匾,此时也已被烧成黑炭,掉落在地。
看着地上的牌匾,姜云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白辰真人这把火烧得倒是开心。”
“或许在她眼里看来,就算烧了我的三清观,我也不能将她怎样。”
“可惜她不知道这块牌匾是谁送来的。”
“许姑娘,烧了陛下送的牌匾,在大周,是什么罪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