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玄幻小说 >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 第117章 在所不辞

第117章 在所不辞

    朝上一片死寂,蒋谭明仓惶抬头,捡起了施元夕扔在他脚边的东西,越看越是心惊。
    方才还算镇静的面容,此刻惨白非常。
    他握着奏折的手都在隐隐发抖。
    齐家扶持他上位后,给出的条件便是让他提拔齐易,这些年来,他给齐易收拾了不少烂摊子。
    经由他手里的事情,绝大部分都处理得很干净,他笃定施元夕找不到证据,才敢在朝上大呼冤枉。
    哪知那齐家人擅做主张,强行为齐易遮掩,还牵涉到了坑杀良民。
    蒋谭明行事谨慎,这等事落在他的手里,要么不处理,要做就要将事情堵死,不给对方任何反扑的机会。
    可齐家人不是,齐家上下包括他那个妹夫都是些端着世家架子的草包!
    他们以为,他丢了官,朝上就能放过齐家吗?
    蒋谭明绝望之下,闭上双目,良久都说不出话来。
    顾安仲见状,心头发沉。
    这般局面,蒋谭明只怕是要保不住了……
    他深吸了口气,想要上前去继续为蒋谭明辩驳。
    这些事到底不是蒋谭明亲手所为,他们咬死不认,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他还没开口,就被谢郁维制止。
    隔着几位官员,顾安仲看到谢郁维对他轻摇头。
    大势已去。
    吏部中存有的证据,皆能证明齐易是蒋谭明一手提拔,即便证明蒋谭明全然不知情,那他也有失察渎职之罪。
    齐易在澧县为官,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
    在这中间他多次升任,尚不知犯下多少错事。
    光这些事情,就已经不是失察渎职几个字能说得清楚的了。
    蒋谭明到得此时还要抵死不认,那便是罪加一等。
    朝上的周瑛真被惹怒,今日所有为蒋谭明求情的官员,都会被打成他的党羽。
    这便给了周瑛彻查谢家官员的理由,那才是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们赌不起这个结果。
    原本那些为自己说话的谢家官员,在这份证据后,俱是沉默了下来。
    蒋谭明深吸了口气,他当下也明白了谢郁维心中所想。
    他伏在地上,声音发颤地道:“臣,犯下大错。
    “请皇上责罚。”
    证据没扔到他的面前时,他还振振有词,抵死不认。
    如今这个模样,也不是知错了,而是知道自己再不认,就要跟着齐易一起死了。
    周瑛冷眼看着他,道:“将涉及齐易一案的所有相关人等,打入天牢,吏部尚书蒋谭明卸除官职,交由刑部侍郎徐京何亲自审问。”
    “务必要将其利用职权犯下的所有罪状查清。”
    谢郁维神色瞬间绷紧,他骤然回头,看向徐京何。
    审理蒋谭明的事情,为什么会交给徐京何?
    这话说得莫名,主管刑罚的两个衙门,除了刑部就是大理寺。
    两个衙门职权相当,案子落在哪边,全看周瑛的想法。
    可在场的朝臣都清楚,徐京何在此之前,并没有偏向谢、周任何一方。
    如今周瑛费了些力气,将谢家这边最主要的官员拿下,却没有让施元夕审理此案,而是把人交给了徐京何!
    官员队列中,徐京何缓步走出,沉声道:“臣遵旨。”
    那瞬间,谢郁维这些年刻意练出来的养气功夫,险些维持不住,神色惊变,直接失了他权臣的仪态。
    这不是审理个案子那么简单的事,观两方一唱一和的态度,极有可能在私下达成一致。
    谢郁维几乎立即想到那天,他亲眼看到徐京何和施元夕并肩前行离开。
    可这前后尚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徐京何竟然已经彻底倒戈?
    他心头又惊又怒,面色罕见地阴沉下来。
    就在此时,施元夕再次上前一步,她神色从容平静,开口便道:“皇上,吏部作为六部之首,对于朝中及各地方,都尤为重要。”
    “此前吏部中就已空缺了一位侍郎,加上今日之事,吏部所有事务,都将会落在李侍郎一人身上。”
    原吏部侍郎姜帆死亡后,空缺的侍郎之位,几方皆虎视眈眈。
    争夺不休的情况下,这位置便一直空悬了下来。
    这会再把蒋谭明拿下,人是真的不够用了。
    顾安仲沉下面孔,绕了一大圈,施元夕的根本目的,是想要将那李侍郎推到尚书的位置上去!
    侍郎只是正四品,尚书之位却是正二品大员。
    那李侍郎若没有立下大功,哪怕是同属吏部,也绝不可能一步登天坐到尚书的位置上边去。
    他当下便道:“吏部尚书之位关系重大,草率定夺,恐会引起朝堂震动,臣以为,此事当谨慎思虑后再行定论。”
    说是谨慎思虑,其实也是谢家这边一时间没什么人可用。
    吏部尚书之位非同一般,虽说同属正二品,但认真说起来,其实算是另外五部尚书的上峰。
    历朝以来,能升任吏部尚书之人,都需得要在其他几部磨砺轮转一圈,方才能有这个资格。
    蒋谭明因罪入狱,六部内他们手里握着的,便只有兵部和工部。
    兵部轻易不能将位置让出去,工部作为六部中地位最低的衙门,那工部尚书又没什么政绩在身上……若那惠州的水利工程是他解决的,尚且还有可能。
    可因为魏家一事,整个大梁都清楚,那份功绩属于裘朗。
    这等情况下,就算是他们想要推他上去,只怕都难以服众。
    施元夕却道:“顾大人所言有理,为了避免再次出现齐易这样危害一方的官员,吏部尚书之位确实得要慎重考量。”
    她肯定了顾安仲的话以后,巧妙地停顿片刻,随后道:“只是朝中事忙,是要谨慎,却也不能耽搁太久。”
    “刚好,如今朝上便有一位大人,尤其适合这个位置。”
    顾安仲眉头紧皱,等着施元夕说出李侍郎的名字后张嘴反驳。
    却没想到,她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选。
    无数目光注视下,施元夕目光清澈透亮,轻声道:“臣以为,礼部尚书王瑞平王大人,便是清除贪官污吏,坐镇吏部的不二人选!”
    王瑞平!?
    满场皆惊。
    那个行事油滑,六部内唯一保持中立的老滑头?
    不,还不只是如此。
    王瑞平他自己保持中立,还让整个礼部都游移在朝堂争斗之外。
    要知道,礼部在朝中还是占据着重要位置的。
    可这些年来,在他的治理下,几乎没出现过什么大的岔子。
    礼部的两位侍郎,包括施致远在内,也没有被强迫着站位。
    从这些事情上来说,王瑞平确实是有着两把刷子。
    且他资历足够,这位王大人,不仅现在是礼部尚书,先帝在位时他也是礼部尚书,淮康帝在位期间……他是一步步从底下升任上来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竟也能称得上三朝元老了。
    更别说他经手科举次数众多,这朝上大半的中立官员都算是他的门生,颇得他的真传。
    真要把吏部尚书的位置给他,他也是能接得住的。
    只是从周瑛垂帘听政后,王瑞平在朝上的表现一切如常,还跟魏家掌权时期一样。
    除了礼部以外的事情,他就装傻,偶尔看不下去,会站出来说上几句。
    绝大部分保持沉默。
    那礼部上下也秉承着他的作风,几乎不怎么冒头。
    王瑞平本人对这种状态也很是满意,他甚至都已经规划好了,要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做到致仕。
    谁知道半路杀出来个施元夕,三两句话就把他推到所有人的面前去!
    王瑞平收在身侧的手绷得很紧。
    难怪呢,他说施元夕前些时日好端端的,突然主动上门是为什么。
    这事才过去几天,她那天来的时候,王恒之人甚至都不在府中。
    也没主动递上帖子,让人装了些礼物,就这么登门了。
    那她人都来了,王瑞平也不可能把天子近臣给轰出去啊。
    他陪在一边,发觉施元夕什么意图都没有,就好像是真的临时起意,上门来看望他的。
    她在府中跟他东拉西扯一番,放下礼物就走了。
    前后加起来,也就在府上待了一个时辰左右吧。
    ……这还是她打开一匣子点心,挨个给他介绍做法的原因。
    否则的话,他们拢共说了也就没几句话。
    她更是没有提及这吏部尚书一事。
    王瑞平不知道蒋谭明的把柄是昨日才得知的,还以为施元夕老早就给他下套。
    可不就是下套吗?
    其实周瑛登位后,如王瑞平这样的中立官员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们是支持周瑛一派的。
    可王瑞平这人性格使然,他跟谢郁维是两个极端,他就不愿意冒头,只想做好自己的礼部尚书就行。
    朝上的纷争他也不想参与。
    施元夕来这么一出,还给他送了些礼物。
    那些礼物多是些吃的点心,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施元夕要送,他总不可能不要。
    但此刻落在旁人眼中,那就是他早就已经跟施元夕联手,那蒋谭明被拉下马,说不准还有他的手笔在其中。
    王瑞平:……
    这可真是浑身张嘴都说不清。
    他的猜测也没错。
    虽说去王家那天,还不知道蒋谭明这些事,但施元夕确实有这个想法。
    她和周瑛议事时,都提及过王瑞平。
    朝中局势几经变化,只有礼部岿然不动,王瑞平这个人必然是有能耐的。
    偏他不喜争斗,甘愿藏拙,要在朝上做个隐士。
新书推荐: 再凶我就哭给你看 秦炎 真相 金手指是一见钟情 此情深入骨 成长之路[慢穿] 玉露凝棠 新神权时代 我在八零搞运输 她死后的第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