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玄幻小说 >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 第99章 遮蔽天日

第99章 遮蔽天日

    朝上的官员都是人精,魏家在全京城戒严是为了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施元夕突然出现,直接打了所有人一个猝不及防。
    此刻震撼的又何止王瑞平一人,在场官员皆是惊得合不拢嘴。
    魏家设下这样的天罗地网,她都能毫发无伤地回到京城。
    近些时日城门口的守卫越发严格,她难道真是飞进来的?
    施元夕就在各类惊骇非常的目光中,缓步前行,当着所有人的面,走到不远处的徐京何身旁站立。
    阔别两个多月,她似乎瘦了些许,只那双眼睛仍旧带着夺目的光辉,刚一出现,便让人难以将目光从她的身上移开。
    徐京何面色不动如山,目光却随着她的脚步轻轻晃动,那双常年没有太多情绪的眸,漾起了圈圈涟漪,久久难以平复。
    面前的人却只对他轻笑,道:“徐大人,请。”
    徐京何微顿,打量着她眼底的情绪,微不可觉地勾起唇角,轻哼了声。
    她这因势利导的能耐是越发出神入化了。
    当着这么多朝臣的面,往他的身边靠拢,生怕旁人不知道是他帮着她回宫的。
    明面上直接将他捆死在了她的船上。
    非但是让自己占据有利地位,且还在无形中告诉魏家她的同盟关系,让魏家轻易不敢对她下手。
    此处虽是宫门外,可仍旧属于京城地盘,若魏昌宏真的狗急跳墙,京畿营的动作肯定会比镇北军来得更快。
    他将她的心思都看在眼里,开口却压低声音道:“师妹可最好别让我失望。”
    施元夕闻言只低笑:“冤枉啊师兄,我这么努力帮你扳倒魏家,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徐京何冷眼瞥她,她与魏家都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了,到得她的嘴里却变成是为了他。
    油嘴滑舌。
    话虽如此,他却没有半点回避施元夕的意思,直接将施元夕想要传达的意思给落到实处。
    魏家的官员看在眼中,心头直发沉。
    今日这个早朝,只怕是要不好过了。
    他们是最后一批入宫的官员,魏昌宏则是在今晨一早便入了宫,进入议事殿后听到底下人传来的消息,直接变了脸色。
    可此刻早朝将要开始,想要再做些什么安排,也已经来不及。
    他只能用一双阴戾至极的眼,看着那施元夕和徐京何二人,一前一后地进入议事殿中。
    殿上的小皇帝已经在龙椅上落座,魏太后迟了半步,本想以身体不适为由直接罢朝。
    可见得这般场面,她心下清楚,周瑛这是已经知道施元夕入京的事,今日这个早朝,她若不上,那小皇帝便真的要跳出她的掌控,独自上朝了。
    迫不得已,魏太后只能在帘后落座。
    隔了两个月,她从那道帘子上往外看,触及到施元夕那张熟悉的面庞,放在膝上的手,瞬间攥紧。
    早朝开始。
    不等施元夕开口,那知道自己犯下大错的陈海,第一时间跨步走出,高声道:“惠州灾患尚且还没解决,施大人就独身一人回到朝堂。”
    “连一道请命的折子都没上,便这般自作主张,你是打量着这朝上无人,还是从不曾将圣上和这满朝的官员放在眼中!”
    “惠州百姓还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皇上亲自任命的官员却如此不负责任,施元夕,你枉顾朝中对你的信任,该当何罪!?”由陈海起头,魏家一派的官员都跟疯了似的,上来就对施元夕口诛笔伐。
    就好像亲眼看到她将惠州的事情给办砸了,所以才会这么迫不及待地攻击她一般。
    “皇上,施元夕无令私自入京,实在放肆,此事关系到惠州灾情及朝堂威严,还请皇上下令,严惩施元夕!”
    “臣附议。”
    谢郁维站在官员队列中,目光冷冽,回身看了眼魏家那群官员,目光发沉。
    如今朝中许多人都知晓,魏昌宏的亲侄子死在施元夕手里。
    魏家却丝毫没提及这件事,而是抢在施元夕开口前,要以渎职之罪将她论处。
    这般行径,像极了在封施元夕的嘴。
    也不知道施元夕从那魏天昊的身上,究竟是得到了些什么,才会让魏家这般疯魔。
    如今朝上最大的两股势力互相撕扯,对谢家来说反倒是件好事。
    以谢郁维为首的谢家官员,此刻皆是保持缄默,作壁上观。
    局面发展却不如魏家所想的那般。
    他们连番炮轰,接连问罪,上头的魏太后都没来得及开口给施元夕定罪,殿上的小皇帝便开了口。
    小皇帝声音仍旧稚嫩,可比起两个月前的稚嫩胆小的模样好了许多。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底下的人,道:“惠州灾情事宜,施元夕早在大半个月前,就已经呈上折子向朕禀报过了。”
    朝上的魏家官员瞬间变了神色。
    施元夕离开的那两个月里,小皇帝几乎不怎么开口,仿佛跟从前没什么两样。
    在户部一事上的撕扯中,也都没发表什么意见,似乎将大权还到了魏太后手里。
    如今看来,竟是在身边人的有意教导下,学会了蛰伏。
    轻易不开口,一开口便直接护住自己人。
    魏太后讥笑不已,宫里那个贱人,当真是好手段。
    施元夕离开后,魏太后便曾想过将那周瑛直接发落了,她本来身子就不好,真若死也是病死,又与魏太后有什么关系?
    可那贱人能耐了得,不仅让身边的天子亲卫把持大半宫闱,且还主动往魏太后跟前递话。
    说她身子不适,许多事情都只能交给施元夕处置。
    施元夕担心她的安危,在宫外留下一批武器,以护卫她和小皇帝的安全。
    她说:“……我同元夕说,何必做这些无用之事,太后娘娘是皇上的嫡母,自是会妥善照顾皇帝安全的。”
    话说得好听,实际意思便是,魏太后若想动她和她儿子一根毫毛,那大不了就拼个鱼死网破,大家都别活。
    这番话,是在施元夕离京遇袭后没几日递到魏太后跟前的。
    彼时,魏太后已经知晓施元夕手里有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同为女人,她太清楚小皇帝对周瑛意味着什么,这女人瞧着柔弱无害,实则一身倒刺。
    魏太后清楚,她是真能做出这样事来的人。
    所以几次交锋,都只能作罢。
    倒是让她在背地里,一步步将小皇帝教成眼下的模样。
    “启禀皇上。”底下的施元夕缓步走出来,轻声道:“惠州灾情已基本得到解决,洪涝严重的地方已泄洪重建堤坝,而被惠州官员打压致使流离失所的百姓,也已得到妥善安置。”
    “裘大人仍旧留在惠州,是因兴建水利工程极大,还有需要调配及应对的地方。”
    “此事,有惠州百姓及平江官员为证,臣绝不敢妄言。”
    朝上的官员闻言,皆是议论纷纷。
    别的不说,那惠州当地的情况可谓是混乱非常,可她却能在两月之内做完了这么多事。
    确实是能耐非常。
    工部尚书隶属于谢家一派,原也该在此时保持缄默才是,没成想施元夕直接掏出一份图纸,当着无数朝臣的面,递交到了殿上。
    工部尚书眼神闪烁,这图纸他自然也是见过的,裘朗虽在惠州任职,可递交上来的东西仍是要经过他的手。
    他在工部为官多年,也清楚裘朗所做之事的价值,这般大的功劳落在裘朗头上,只会削减他在工部的声望。
    是以,那袁尚书犹豫片刻,到底是出声道:
    “启禀皇上,施大人所言非虚,惠州所行工程,乃是利民之举,工程完善后,日后将极大缓解平江境内的河流灌溉情况。”
    “且惠州灾后,许多百姓失了耕地,无家可归,兴建水利一事雇佣的都是惠州百姓,亦是缓解了惠州灾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他没提及施元夕和裘朗二人的功劳,可殿上的其他官员不傻。
    以王瑞平、李侍郎等人为首的官员,在那份图纸呈递上去后,皆上前为施元夕请功。
    “启禀皇上,惠州之事,施大人不光没错,且还立下大功,臣以为,当得重赏。”
    “惠州官场混乱,将天灾酿成人祸,能改善至此,皆是施大人及裘大人之功,朝堂不能只问其罪,不论其功,此事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要伤了惠州百姓的心?”
    “听闻施大人离开安城当日,惠州百姓一路相送,赈灾使有没有尽责,没有人比当地百姓更加清楚……”
    大批官员为其请命,直接断掉了魏家想要兴师问罪的可能。
    施元夕抬眸就能对上魏家那些官员晦涩的目光。
    从离京开始,这些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她死。
    她提前做出安排,才能先一步从惠州离开。
    可回京的这一路上都不太平,为了保护她离开,身边的影十四受伤,另有两名影卫殉职。
    魏家所行之事,都踩在了累累白骨上。
    到得今日,却还想要堵住她的嘴。
    施元夕面色发沉,抬步上前,在这哄闹的朝堂上,用极其冷硬的嗓音道:
    “启禀皇上,臣之所以先一步从惠州折返回京,是因为臣在惠州当地,发现了一件大事!”
    此言一出,满朝俱静。
    先前说她渎职的人住了嘴,给她请功的人也停下了话头。
    包括殿上的魏太后在内,所有人都抬头看向了她。
    施元夕立在殿上,余光能清楚明白地看到身侧的魏昌宏满是阴翳的眼,他就这么看着她,似乎迫切地想要将她挫骨扬灰。
新书推荐: 再凶我就哭给你看 秦炎 真相 金手指是一见钟情 此情深入骨 成长之路[慢穿] 玉露凝棠 新神权时代 我在八零搞运输 她死后的第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