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了!

    历来国子监招收新学子,都是件备受瞩目的大事。
    今年这般特殊,是以到入学考试开始前,京中已经格外热闹。
    因参考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还没开考,便已经有几个学子受到了各方关注。
    萧氏有吩咐过底下的人,注意施元夕的动向,可到了入学考试前,都没见到施元夕踏出院子一步。
    在她院里洒扫的小丫鬟来报,说是她每日都在温书。
    “这三小姐,难不成是真打算考入国子监中?”汪管事惊奇道。
    萧氏平静道:“国子监考的,是经史、策论和算学等,且参与考试的,还有不少举人。”
    她不否认施元夕聪慧,可这些东西,若要自己钻研,尚不知道要花多少年月。
    那些举子一直学的就是此科,施元夕要通过考试,其难度不亚于她再找一门极好的婚事。
    “她既是还算安分,便不必多管了。”
    到入学考试这日,天空放晴,碧蓝天际下,国子监门口挤满了参考的学子,还有自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的人。
    “听闻这次考试,许多东西都参照了科考,加上糊名阅卷,叫很多从前不得志的举人都远赴而来参加考试。”
    “是啊,从未见过国子监门口这么多人,参考的人都要比国子监学子要多了吧?”
    “这是自然。”
    正门口立了一个大锣。
    时间一到,大锣当即被敲响:“学子入院——”
    声音响彻天际,人群中沸腾不已。
    国子监的大门大开,所有参考的学子,皆排队接受检查,方才能入院。
    入院前检查很是漫长,所以给了学子们三个时辰入场。
    只是在第二时辰时,便已经有大批学子入了场,留在了门外的人不多。
    女学子那一列人是最少的,偶尔出现一位,便会引得全场关注。
    一直等到了闭院前两刻钟,才消停了些许。
    此时几乎大部分学子已经入了院,门外只余下了零星的几个学子。
    来送人的,看热闹的,也都散了大半。
    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还持续关注着这边。
    旁边一条僻静的小巷子里,施元夕被乐书拉着,慢慢下了马车。
    她们其实到得很早,可到地方后,施元夕还在不紧不慢地看着书。
    她这几日书不离手,张妈妈和乐书都不敢打扰她。
    等到国子监门外催促的锣声响起,施元夕才收了书。
    她到大门口时,整个国子监门外只剩下了三个学子。
    可当她出现后,场中还是有不少目光,骤然落在了她的身上。
    施元夕拿着浮票,不疾不徐地往前走。
    她心中知道,若是她在刚才人最多的时候现身,一定会惹来极大的关注。
    但她还是选择暂避风头。
    倒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在成绩落定前,一切均是未知数。
    她名声在外,此刻出现,只会让许多人关注她这份还没出成绩的试卷。
    如此,反倒坏事。
    所以施元夕挑了这么个时间,靠后,却不是最后。
    最后赶来的学子受到的关注,不比最前边的少。
    而这会,恰是人群最松散的时候。
    和她所想的一样,在场的人虽多看了她几眼,但并没有几个认识她的人。
    等到入院后,她的座位被分在了角落处,除了巡查的监考官外,也就身边一两个人注意到她。
    施元夕就在这种状态下,默默坐在角落里,考完了所有内容。
    六天后,入院时的那口大锣再次被敲响。
    所有学子被督促着停了笔,面前摆着的东西被悉数清走。
    施元夕在暮色四合中,缓步走出了国子监大门。
    她出来的时间较晚,仍旧去了来时那条小巷子,从那边安静地离开了。
    等次日一早,才听到了乐书打听来的消息。
    “……来往的学子都说,本次考试的内容难度太高,怕是有许多人都要落榜。在您回来前,奴婢还看到有些举子已经心灰意冷,打算收拾包袱回乡了。”
    施元夕正在喝茶,闻言微顿。
    乐书从她的表情上看不出好坏来,也不敢多问,只道:“七日后放榜,除此外,还有一事需得要您来拿主意。”
    她将一封帖子递给了施元夕,道:“是大夫人差人送来的,说是王尚书府上的放榜宴,邀请了许多此番参考的学子和国子监监生。”
    施元夕揉了揉发酸的脖颈,接过帖子看了眼。
    礼部的王尚书,是她大伯父的直属上司,帖子上写的是施雨烟的名字,显然对方并不知晓她参考的事。
    “姑娘要去吗?”张妈妈走到施元夕身侧,给她揉捏脖颈。
    “去。”施元夕扫了帖子两眼,神色平静。
    七日后午时,施元夕和施雨烟一起出了门。
    施雨烟看着她当真上了马车,神色间还颇为意外:“你还真要去?”
    施元夕径直在她身旁坐下:“不然呢?”
    施雨烟来了兴趣:“放榜宴为何而设,你应当清楚的吧?这若是考不上,你不怕丢人吗?”
    施雨烟今年十七岁,是施家最小的女孩,生得明眸皓齿的好模样。
    “怎么,你怕?”施元夕反问她。
    “王尚书的幼子今岁也要入国子监,他和我一样,是荫监生。”施雨烟冷眼看她:“这等场合下,你最好还是注意些。”
    临出门前,萧氏也叮嘱过她,让她千万看好施元夕。
    施雨烟也不明白,王尚书府给了两张帖子,母亲为什么不让兄长和她一起去,非得要叫上施元夕。
    她不知道的是,她兄长前几日惹出了些事,如今在府中休养,见不得人。
    萧氏本想回了王尚书府上的人,让施雨烟一个人去,可她刚从越州得知了一件事,仔细思虑后,这才将帖子给了施元夕。
    马车一路缓行,抵达王尚书府时,施元夕从窗边看见,府外停了许多的马车。
    她和施雨烟下了马车,被尚书府的下人领着往院子中走。
    尚书府是先帝赐下的宅院,院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格外精致。
    施元夕是第一次来,她跟在施雨烟的身后,穿过了翡翠长廊,抵达了尚书府建造在了水上的花厅。
    周围湖水波光粼粼,闪烁着微光。
    施元夕一只脚还没跨进院门,就听到了里面的人在说:
    “镇北侯世子怎么也来了?”
    前边的施雨烟连忙停住脚步,一张脸上花容失色,急切地看向了她。
    镇北侯世子。
    施元夕挑眉,可真巧。
    这位不是别人,正是她曾与之定过亲的第二位前未婚夫。
    她入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倒是把一号、二号、三号都见整齐了。
    施元夕不像是施雨烟那么失态,反而满脸的心平气和。
    那来都来了,在又如何?
    她只扫了施雨烟一眼,抬脚进了花厅的门。
    施雨烟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想拉住她,却又觉得不合适,只能整理好神色,跟在了她身后。
    哪知,她们二人一进屋,整个花厅的气氛都变了。
    今日是王尚书府公子设宴,坐在了主座上的,却是裴济西。
    也对,以裴济西的身份,他手中还掌着镇北军,到了这般宴席上,坐主座倒也稀松平常。
    只是裴济西也没想到,会在今日看到施元夕。
    施元夕进门时,他正低头与身侧的人说话,看到旁边的人惊愕的目光,转过了头来。
    猝不及防的,施元夕那张面容就撞入了眼帘。
    裴济西眼眸幽沉,隔着一花厅的人,目光直直地落在了她的身上。
    “啪!”有人手里的茶盏应声而碎。
    “世子,是江小姐。”身侧的人提醒道。
    裴济西终于收回了目光,落在了失态的江静婉身上。
    “你去。”裴济西面上看不出来情绪,只冷声吩咐:“给她重新斟茶。”
    裴济西身侧的人,并不是什么小厮之流,而是他在军中的副将。
    世子的副将亲自给江静婉倒茶,叫这花厅里的许多人都反应了过来。
    也是,裴济西跟施元夕定亲都哪一年的事了,如今和裴济西有婚约的人,可是江静婉。
    也只有她,能成为侯府未来的主母。
    “施二小姐、三小姐,这边请。”
    施元夕出现得实在是太快,也没给任何人准备的机会,突兀地就跳了出来,打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导致反应过来的人,目光都在她和裴济西、江静婉三人身上来回打转。
    有跟施府走得近的人,倒是知道施元夕回京的事,但谁都没想到,她今天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王尚书府上跟江静婉沾亲带故,所以裴济西今 日才会出现,施元夕又是为何?
    施雨烟如坐针毡,恨不得立即逃离这边。
    幸得她在国子监有几个同窗,此刻坐在了另一边,对她招了招手。
    她如蒙大赦,飞快地撇下了施元夕,往同窗那边去了。
    才刚坐下,就听同窗问:“雨烟,你三姐怎么……”
    这话不知如何问起,毕竟施元夕被三次退婚,名声尽失,叫施家送到了偏远的越州去这等事,京里许多人都知道。
    不止如此,这些人还知道她到了越州就失了神智的事。
    她这会突然蹦出来,如何能不惊?
    施雨烟满脸尴尬:“她今日也是为放榜宴来的。”
    周遭的人对视了眼,为放榜宴来的?
    瞧这模样,怕不是为了裴济西来的吧!
    看看江静婉,在她出现后,这位素来温婉大方的江小姐,竟是直接失态到摔了茶盏。
新书推荐: 再凶我就哭给你看 秦炎 真相 金手指是一见钟情 此情深入骨 成长之路[慢穿] 玉露凝棠 新神权时代 我在八零搞运输 她死后的第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