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薇早上去见过太后,老太太身子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但精神不错,这一天都没过去,怎么就突然不好了。
一旁的皇帝立刻起身就往外走,要去长春仙馆看太后。
陆薇瞅了一眼皇帝,这位连鞋都忘了穿,她忙问李昌盛:“你把话说清楚些,老佛爷到底怎么了,我早上见她还好好的。”
李昌盛道:“老佛爷今日午憩醒来后,心情突然就变得很不好,说一些让人听不太懂的话,而且她还命彩霞与彩葭收拾整理她的私储,说是要趁她身子还好的时候散出去……”
好吧,看来是心情原因而不是身体原因。
陆薇拉住皇帝,“您先穿上鞋吧。”
皇帝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忘记了穿鞋,苦笑道:“关心则乱,朕现在是生怕皇额娘有个好歹。”
在他最年轻最意气风发的时候通常是不那么在乎母亲的,只有随着年纪增长,才会越来越发现母亲的好。
弘历现在对太后就是这么一种态度,这些年里他的嫔妃子女们去世的不少,他能淡然看之,但太后却不同,太后一直永远都在那里,这让他很安心。
于是乎,李公公倒霉了,因为他禀告的不清不楚,吃了皇帝的一顿训斥。
陆薇及时解围道:“您惩罚他也容易,但还是先看过老佛爷再说吧。”
李公公确实大惊小怪了,但也确实不能完全怪他,太后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能活过七十的人可不多,再加上太后开年就病了一场,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听陆薇如此说,弘历便揭过这件事,与她一同去长春仙馆。
……
太后好好的,身体无碍。
只是长春仙馆里乱成一团,不是慌乱,而是忙乱。
彩霞、彩葭几个大宫女忙得团团转,她们在替太后收拾整理历年的积蓄。
太后有三处住所:寿康宫、长春仙馆、畅春园,这三个地方都有她的库房,她这几十年的积蓄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整理清楚的。
弘历道:“皇额娘,朕会派内务府的人帮您清点,只是您怎么突然想起来查这些东西?”
陆薇也很好奇,太后可不是贾母,不会有贾赦贾琏这样不孝的子孙惦记她的财产,她更加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清点这些财产其实也没啥用。
但太后就是要清点,而且要快,“我年纪大了,指不定哪天突然就去了,把我的私产清一清,都散出去倒好。”
七十岁的老人,再怎么注意养身,最终都不能跟时间作对,太后是真的老了,头发已经至少白了一半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一年不如一年了。
弘历无语,继而安抚太后道:“朕让御医给您看过了,您的身子健康得很,再活十年二十年不是问题,你说对不对,薇薇?”
陆薇紧接着说:“当然对啦,老佛爷的父母都是长寿老人,一个活了八十一岁,一个活了九十岁,我听说父母长寿的人,子女通常会继承父母的长寿,您这才七十岁,怎么着也还有十年好活吧。”
往常他们一唱一和通常能劝住太后,但今日太后却道:“我知道一个人的福气是有限的,我的福气已经好别人太多太多了,所以不敢再向老天爷奢求什么,我自己也想通了,我这一辈子算过得值,即使老天爷让我明日就离开,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陆薇听得不禁点头,在生死之事上意念通达,这对太后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她对皇帝道:“您就听老佛爷的吧。”
弘历无奈道:“好。”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他俩,陆薇问她:“老佛爷,您笑什么?”
太后笑道:“我看以后有什么事也不用去找皇上了,直接让你去说岂不是省事。”
陆薇在心里呜呼一声,她自己可不省事了!
最难过的人是皇帝,到目前为止,他肯定不能豁达看待生死。
从太后的长春仙馆出来,他反而成了那个郁郁寡欢的人。
他回九州清晏,陆薇回映水兰香,两人本应该分道扬镳了,皇帝非要像拉着她一起走。
皇帝难得心情很低落,“老佛爷自己想通了,朕却想不通,朕一直以为时间过很慢很慢,因为老佛爷从来都陪伴在朕身边,好像只要额娘尚在,朕就会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陆薇稍稍后退一些,打量皇帝,初见时英气勃勃的年轻皇帝仿如紫禁城头牌;年轻有年轻的好,人到中年的皇帝却也不差,掌天下大权,还能克制自己,养身现加健身,现在魅力值依然很高。
虽然他因为太后的事情绪有些不好,但陆薇觉得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他太闲了。
今年计划的南巡没成,朝堂上相安无事,没事做就容易想东想西。
陆薇就拿他的圣祖爷爷激励他,“圣祖皇帝在位六十年,您这才二十多年,还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做呢。您得注意俄罗斯,俄罗斯最坏了,他们的女皇时时刻刻想从大清占好处;再就是缅甸,一直都不安分;还有小大金川,您以前说过日后一定会再有一场硬仗;还有藏地,屡屡生事……”
弘历这会儿没工夫悲春伤秋了,“听你这么一说,朕可真是天生的劳碌命啊。”
陆薇冲他拱拱手,“辛苦您了。”
弘历很有皇帝的自觉,“朕身为大清皇帝,自然有护佑大清子民的义务。”
仔细想想,他真的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南巡不成,西巡也可,五台山有几年没有去了;再就是新疆,目前仍不安稳,他很有多的治理策略要写密诏给阿桂;再就是治河之事……
皇帝得回去加班了,同时他也给陆薇安排了一个好玩的地方。
他让人带陆薇去造办处参观。
造办处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可以满足皇帝的各种业余手工爱好,玻璃厂、如意馆、玉作、木作、绣作等等工坊六十余座,实乃解闷的最好去处。
……
三日后,太后的私产已经盘点清楚。
陆薇在看到那厚厚一摞账簿子时很是震惊,整个清廷最有钱的女人非太后莫属。
太后只是随意翻了翻账簿子,然后道:“我年纪大了,要这些个身外之物也无用,早点散出去好。”
说得好淡然的,不知道皇帝同意不?
太后才不管皇帝儿子同不同意,她说分就分。
头一个被分到的人肯定是皇帝,皇帝最不差钱,因此他得到了太后最带在身边的三件喜爱之物,一串迦南佛珠,两个鼻烟壶。
再就是从皇后往下的嫔妃们,人人有份,都是些玉器、如意、宫扇、佛香之
类的。
除此之外,还有她的孙儿孙女们,其中以已故大阿哥永璜的两个儿子以及和敬公主所得最为丰厚,实打实给银子了。其他的皇子公主们只分得几件器物作为纪念罢了。
最后就是服侍太后的宫女太监们,赏赐给他们银钱布匹。
太后的私产太过丰厚,以至于散出去这么些,只堪堪花去她私产的三成。
她再命人挑出不合适赏赐的物件,以及一小部分自己留存的,剩下的五成私产都留给庆贵妃。
陆薇完全没想到会天降横财!
然而不等她推拒,太后就道:“你十几岁到我身边来,咱们相伴二十年,什么都不必说,我的东西你收下就是。”
她不是私下里对陆薇说这话,而是当着帝后与嫔妃们的面说的。
她看向皇帝,说:“皇上是否同意?”
这只是客套性的问一下,皇帝当然是没意见的,“皇额娘自己的东西,愿意给谁就给谁。”
他对陆薇道:“不要辜负老佛爷的心意,收下吧。”
她都不敢想象在场的嫔妃们,尤其是皇后的脸色了,但既然太后给她了,那么也说明她有资格得到,不必扭捏,更别觉得自己不配。
陆薇高高兴兴道:“谢老佛爷疼爱我!”
前几天她还在感叹老佛爷是整个清廷的女首富,想不到今日她就成了女首富。
有钱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唯有皇帝稍稍有点挫败,现在陆薇什么都不缺了,他想要让她开心时,都不知道赏赐她什么东西了。
太后则是真心为陆薇好的,花无百日红,当嫔妃总有失宠的时候,日后就是她失宠,有钱在手,在这宫里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普通的嫔妃们对陆薇少不了羡慕,但羡慕之外也没有了,毕竟太后对庆贵妃的疼爱这些年大家有目共瞩。
在这件事里最受伤的就是皇后了。
太后并没有对她另眼相待,赏赐她的东西没比别的嫔妃好多少。人情淡薄,在庆贵妃出现之前的许多年里,也是她在陪伴太后,太后竟然完全不念旧情。
还有就是十二阿哥,这个嫡孙同样没被太后特殊对待,只怕他在太后眼里的分量还不如大阿哥留下的两个皇孙吧。
皇后只觉得这日子越过越不顺心,似乎人人都在看她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