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小型内廷家宴,但太后的生日宴再小也有限。
等陆薇与颖妃结伴赶到九州清晏奉三无私殿赴宴时,大殿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陆薇很快就看到了常居紫禁城的愉妃和婉妃,她与愉妃不熟,但与婉妃却是相熟的,走过去打招呼。
婉妃微笑冲她行礼,陆薇忙道:“不用多礼。”
当她还是陆答应的时候,就是同住咸福宫的陈贵人在照拂她,婉妃年纪比她大几岁,陆薇仍以姐姐称呼她。
这些年来两人见面机会有限,婉妃还当她做了贵妃不好再亲近了,见她还是原来的样子,心里很喜欢。
紫禁城太寂寞了,难得见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婉妃与陆薇多说了些话,直到看了令妃,她才辞了陆薇过去给令妃打招呼。
颖妃在一边假装酸溜溜地说:“贵妃姐姐没把我忘了吧。”
陆薇笑她:“你去找你的朋友说说话啊。”
颖妃摊手:“这后宫哪有什么朋友!”
两人正说着话,新晋的豫嫔走过来,用蒙古话同颖妃说了几句,颖妃叽里咕噜回了她几句,豫嫔屈膝,然后离开。
陆薇随口问问:“她同你说什么?”
颖妃道:“她问我明日可不可以去杏花春馆找我,我看她怪可怜的,就答应她了。”
蒙古是一个极大的范畴,往北可以到喀尔喀蒙古,往东可以到科尔沁蒙古,往西可以到青海、伊犁等地。
地方太大,部落众多,如果对同一部落的人,颖妃可能还点老乡的感觉,但豫嫔与她部落不同,颖妃对她没啥感觉。
豫嫔出自准噶尔蒙古,在平准战役中,其父率部属投诚大清,她是在这种情况下入宫的,完全没有提前经过语言培训,语言不通,既不会满语,也不会汉语。
她在宫里苦学了两年的汉语、满语,到目前为止,只能非常有限的交流。
今天的这场内廷宴,因后宫三巨头还没过来,别人都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话,豫嫔独自坐在一个角落。
颖妃继续道:“我让她只学汉话就行了,她心气高,不肯落下满语,以至于学习进度缓慢。哎,其实皇上也会蒙古语,她能跟皇上交流就行了。”
陆薇早就听闻皇帝是语言天才,会汉、满、蒙、藏四种语言,还懂梵文,等过两年搞定了天山南路的回部,他还得多学一门语言——维吾尔语!
她特别好奇,“皇上的蒙古语说得怎么样?”
颖妃笑道:“就这么说吧,皇帝的蒙语水平与我现在的汉语水平差不多。”
她从小在京城待过几年,汉语说得很溜,也就是说皇帝的蒙语水平很高。
可以啊,大清有一大块地盘是蒙古,可不得把他们的语言搞得明明白白的。
这时候太监们一声接一声通传起来,帝后二人侍奉着皇太后进来,众人连忙行礼入座。
……
宫里这样那样的宴会其实都很无聊的,以形式为主,没那么温馨,这么多人凑在一起,礼仪与规矩是最重要的。
所以每当参加这种宴会,陆薇的主要任务就是埋头吃吃喝喝。
但今年她连埋头吃喝也不行了,因为她当了贵妃,座位大大靠前,她与纯贵妃的位置设在帝后身边。
所以得时刻保持得体地微笑,非常有仪态地吃饭。
离皇帝近了,吃瓜看戏更方便了。
今日除了皇帝的自家人,钮祜禄氏、富察氏、那拉氏三家外戚都过来了,他们在给太后请过安后,被安排在偏殿入席。
这三家人来给太后拜寿时,对比那时相当的惨烈啊。
太后的两个侄子,再加上皇后的一个侄子,在以傅恒带领的一众富察家的子弟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傅恒在朝中当官多年,早已沉稳下来,他的长子福灵安、福隆安,侄子明瑞、明仁,这四个年轻人站在一起器宇轩昂,意气风发,卖相非常不错。
陆薇打量了好几眼,再看其他嫔妃也都盯着他们在看,不止嫔妃们喜欢看,就连太后也喜欢看。
她还记
得明瑞,特意跟他说了好些话。
明瑞在平准战役中已经上过战场了,他与和敬的额驸同样是第一次上战场,明瑞表现优异,回京论功行赏,现在已经升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
太后看着当初的小少年一步步长成今日能为国征战沙场的巴图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她对皇帝道:“明瑞还是我看着长大的呢!”
皇帝笑着接了一句,“也是朕看着长大的。”
再就是福隆安,这位是皇帝的准女婿,皇帝看他也觉得很喜欢。
另外的福灵安、明仁这两人看着都不错。
皇帝满脸带笑,看富察家的下一代子侄们,比看自己的儿子们那是亲切一百倍。
最后他还问到了福康安:“怎么不把他带进来?”
傅恒回道:“福康安年纪太小,臣担心他不懂宫中规矩,冒犯了贵人们。”
皇帝笑道:“福康安最是聪明,他不会的,你下次只管带他进宫,朕要看看他。”
陆薇听到了什么?
传说中乾隆的私生子福康安已经出生了啊。
有机会她倒很想见见这位著名的福康安。
外戚三家人,富察家把风头全占了,光彩照人,太后的两个侄子闷不吭声;皇后的侄子讷苏肯更加没有存在感,灰扑扑的。
陆薇偷偷去看皇后的神色,只见她嘴角挂着标准的微笑,一双眼睛却冷然得很。
外戚们给太后拜过寿,就回了偏殿入席。
正殿继续开宴,宴席过半,皇帝喝了几杯酒,心情大概是真得很不错。
他暂时离席更衣。
接下来陆薇看到了她参加了这么多次宫廷宴都没有看到过的劲爆画面——一大群花孔雀袭来了!
好吧,其实是皇帝穿着五彩斑斓的羽衣,带着他的儿子、孙子,已经富察家的五个人,在大殿里公然跳舞。
所有跳舞的人都披着彩色羽衣,咋一看,真就是一群花孔雀。
一群花孔雀们卖力地手舞足蹈,舞蹈是没什么章法的,但满满的诚意是非常到位的。
废话,皇帝的面子谁敢拂面?大家面带微笑,跳得无比认真虔诚。
陆薇也就错愕了一秒钟,赶紧调整面部表情。
错愕的不止她一个人,太后也是如此,面对儿子的彩衣娱亲,太后笑得合不拢嘴。
陆薇觉得老佛爷这么高兴,除了感动于皇帝儿子的孝顺,肯定还有别的。
因为大殿里这群魔乱舞的场面实在太搞笑。
舞蹈结束,皇帝祝福母亲长命百岁,他们母子俩永远相伴相依。
太后的眼睛真得红了。
从今以后,她真的可以放下钱氏的事情了。
……
晚宴结束后,时辰尚早。
皇帝带着富察家的六个人去了书房;皇后与陆薇送太后回长春仙馆,其他人都散了。
等到了长春仙馆,太后便道:“皇后先回去吧。”
皇后恭敬地笑道:“皇额娘赏媳妇一杯茶喝吧。”
太后本来想拒绝她,但是想到今晚上给她背诵祝寿赋的十二阿哥心软了一下。
无论如何,十二阿哥总是个乖巧的孩子。
这宫里能言善道的人太多了,不善言语,比较沉默的十二阿哥却更招太后心疼。
同样是嫡子,想想富察皇后生的那两个嫡子的待遇,再看看现在的十二阿哥,他本身并没有显现出特别出类拔尖的样子,再加上这么一个母亲,前途只怕坎坷。
他如果不是嫡子倒也罢了,现在嫡子的身份反而对他是一种束缚。
进了长春仙馆西暖阁,陆薇先看了太后一眼,太后对她点点头,陆薇就干脆地离开了。
彩霞送了两杯茶进去,然后出来道:“那位必定是有事情要求我们老佛爷,无事她是不会过来的。”
彩葭恨恨道:“她就是仗着我们老佛爷心善,您说对吧,庆贵妃娘娘?”
陆薇笑道:“她有没有事求老佛爷我不知道,但老佛爷确实是心善的。”
当年避暑山庄真假太后案,皇后的行事令人心寒,太后对皇后从此就冷淡了,再无情分可言。
可她老人家是很喜欢孙儿孙女们的,皇后派十二阿哥开路,小小的十二阿哥全无心机,真诚地喜欢祖母,太后就是看这个孩子的份上,对皇后都不至于太冷漠。
但太后与皇后这对婆媳之间也仅剩表面的一层关系了。
皇后扯东扯西,就是不直接说明来意。
太后不耐烦道:“有话就快说,我没那么多功夫给你耽搁。”
皇后道:“皇额娘,我是为十二阿哥来的。”
听说是十二阿哥的事,太后才稍稍放缓了神色,问道:“什么事?”
皇后没有回答,而是起身走到太后身边,然后慢慢地跪在她膝下。
太后简直气笑了,“这不是十年前了,不必跟我来这一出。”
皇后摇摇头,“皇额娘,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都是为了十二阿哥啊,希望您能怜惜他。”
太后:“说吧。”
皇后的眼泪掉下来,“您知道的,十二阿哥处境艰难,我听说傅恒有个女儿与十二阿哥同岁,她若是能当十二阿哥的福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