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玄幻小说 >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 第168章 补昨天二更

第168章 补昨天二更

    说起清朝皇帝们的陵墓,总共有三处地方。满人入关前的盛京,清东陵,清西陵。
    对后世的人来说,最为人知晓的必定是清东陵。
    因为这里葬了巨会花钱的乾隆与慈禧。
    所以连盗墓贼都知道他们的陵里肯定贼有好东西。
    言归正传,满人入关后,顺治、康熙两代帝王的陵墓孝陵、景陵都建在京城东边的遵化州,就是清东陵啦;到了雍正,情况有了转变,他嫌清东陵的风水与地质不行,于是把自己的陵墓地址定在了京城西边的易州太平峪,这个陵地的选址还是他最心爱的十三弟为他选的,此为清西陵。
    两座陵墓相隔数百里,一个字“远”。
    据说雍正帝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毕竟是违背了帝陵建制度,他直接把选陵的事情放在朝堂上让王公大臣商议做决定。
    臣子们都是人精,谁还不知道他的意思?
    大家强行替他找理由,什么从舆图上看易州与遵化州“同居畿辅,并列神州”,两点连线,其实并不远……
    行了,既然大臣们都这么说了,雍正帝顺势选定易州太平峪,皆大欢喜。
    所以在乾小四为自己建陵时,就面临两种选择,是跟着他爹,还是跟着他祖父?
    他当然是毫不犹豫地跟了他祖父。
    他祖父对他多好啊,等他百年后就想跟着祖父在一起,再说他又没有做亏心事,不怕面对祖父。
    最后一句出自陆薇的脑补。
    清宫生活十几年,她多少对宫中的秘闻有所了解,虽然知道的东西大多半真半假。
    但这些皇帝们都信佛,相信死后有另一个世界,康熙后期养娃跟养蛊似得,没把他的儿子们搞疯,那是他儿子们的整体素质过硬;像乾隆的娃普遍质量就比他爹那一代差了不止一个台阶。在亲爹那里受的苦太多了,再加上影影绰绰的弑父夺位传闻,残杀亲兄弟的事实……雍正不想跟康熙埋在一起简直太正常了。
    乾隆有样学样,也不跟爹埋在一起。
    现在他的胜水峪地宫裕陵修建完毕,可以住人了,第一时间就是给他已经过世的后妃们行奉安礼。
    正式的奉安典礼在京城举办,典礼完成后,先皇后以及两位贵妃的金棺被送到裕陵地宫,除此之外,早已过世的普通嫔妃,例如仪嫔等人的棺木也一同送往裕陵妃园寝。
    从京城到皇陵需要一天的时间,因此御驾提前一日就到达易州做准备。
    这次出巡声势极为浩大,皇帝一方面要检阅自己百年后的长眠之所;另一方面送已故的妻妾们入土为安。
    陆薇也有幸跟随在出巡队伍中。
    她觉得这次出巡人员的安排有点奇怪。
    皇帝带上了以皇后为首的部分后妃,再就是他的两个女儿,亲生女儿和敬公主,养女和婉公主,另外就是已故大阿哥永璜的福晋和三阿哥永璋的福晋。
    然而,没了,一个儿子都没带。
    可能是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吧。
    皇帝带着老婆、女儿,以及儿媳妇们庄严肃穆参观裕陵,虽然没有进入地宫,但单单看地宫之上的建筑,就知道皇帝是个舍得花钱的,整个建筑物显得很豪气。
    ……
    参观完毕后,一行人去隆恩殿为先皇后祭酒,然后女眷们在偏殿稍作休息,等候皇帝接下来的安排。
    纯贵妃与舒妃因病没有过来,此刻的偏殿的后妃有:皇后、嘉贵妃、庆妃、令妃、颖嫔、林贵人、鄂贵人等人。
    皇后的肚子还没有显怀,她分外小心翼翼,去了内室的床上躺着歇息,林贵人陪在她身,其他嫔妃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
    颖嫔拉着陆薇占了靠窗的位置说悄悄话,她道:“日后大家都要埋这里吧。”
    陆薇点了一下头,心情有点沉痛,“是啊。”
    她真的一点都不想埋在这里啊,乾隆爷的墓,那可是盗墓贼们重点关怀的对象。
    而且这里土质确实不好,渗水严重,大概率以后土葬变水葬。
    陆薇虽然信奉人死如灯灭,死了就一了百了了,但是,也不等于她想尸体在水里泡几百年呀,而且还有被盗墓贼开棺材的风险……
    这样想想,还是雍正帝有先见之明,别管他真正是因为什么原因选址清西陵,至少人家的墓好好的,一点事情也没有。
    等太后百年后,应该会随夫葬到清西陵去的,她不会葬进雍正的地宫,大概会仿照孝庄太后的例子另外建一座皇后陵。
    陆薇觉得她再好好努力,争取以后死了也能跟太后一起住,清净又安全!
    因此,在颖嫔对她说不喜欢这里时,她也说不喜欢。
    她俩人在窃窃私语咬耳朵。
    离她们有些远的一张罗汉床上半躺着嘉贵妃,嘉贵妃旁边的交椅上则端坐着令妃。
    嘉贵妃瞅了她一眼,说:“呀,孤家寡人,她们说话都不带上你。”
    令妃平心静气笑道:“贵妃娘娘不也是一个人吗?”
    嘉贵妃哈
    哈笑道:“对,我也是一个人,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的。”
    令妃微笑,不作回答。
    嘉贵妃似乎突然对她起了兴趣,对她道:“自先帝将怡亲王之母的金棺移入圣祖皇帝的地宫,从此之后便有了嫔妃随葬帝陵的惯例,先帝的敦肃皇贵妃年氏就是葬在先帝的地宫。咱们皇上徇照先人的例子,在裕陵地宫也建了六个棺椁位。”
    令妃淡淡道:“是吗?”
    嘉贵妃笑道:“是的呀。能随葬地宫是天大的福气,你难道不想吗?”
    令妃深知嘉贵妃这人脾气怪异,不肯向她多透露自己的心事,只是随口奉承道:“想必贵妃娘娘您必定是有这份福气的。”
    嘉贵妃真真假假道:“如果说我不想要这份福气呢?”
    令妃道:“哦。”
    不做多余的评价。
    “你真无趣,”嘉贵妃看着她摇头,“难怪有先皇后的余荫在,竟然还比不过另一位。”
    她目光转到庆妃身上,意味深长的如此说道。
    令妃顺着她的目光看了一眼陆薇,随即收回了眼神。
    别人得宠没什么好嫉妒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假使她像陆薇一样漂亮,一样有趣,皇帝也未必会喜欢她。
    因此,令妃对于嘉贵妃的话只当是一阵耳旁风,吹吹就过去了。
    对于这样的人,嘉贵妃觉得无力,就像是一拳打到棉花上,没劲极了。
    皇帝的后宫太平静了,庆妃、令妃一个比一个像是要去修仙一样,什么时候再进几个像原来的怡嫔那样性子的嫔妃,这后宫才好玩。
    她索性不再说话了,闭目养神。
    ……
    和敬、和婉,还有大福晋与三福晋作为晚辈们则被安排在后殿歇息。
    大福晋死了老公没几年,她年纪轻轻就守寡,丈夫大阿哥间接因为富察皇后而亡,她虽不至于怨恨,但心情异常低落沮丧,很符合今日在皇陵的心情。
    至于三福晋,表情也很沉重,三阿哥时不时挨皇帝的骂,他的日子过得不顺心,他的女眷们也开心不到哪里去。
    总之,皇帝的这两个儿媳妇是丧气二人组,对比之下,皇帝的女儿们和敬与和婉,这两人的表情舒朗多了。
    这对姐妹在少年时关系是很友好的。那时候的和敬自诩是皇帝亲女,身份更加矜贵,不大将和婉放在眼里。
    和婉呢,也不是吃素的,谈笑之间就把纯贵妃所生的四公主许配给傅恒之子福隆安的消息说给和敬听了,由此引发了一场大风波。
    因这件事,这对堂姐妹后来几乎成了仇人,再后来,两人都嫁人,和敬经历了丧母之痛,渐渐想通了,少年之事皆因她任性导致,旁人即使有所推动,但都不是主因。
    这一两年,和敬主动给和婉递了橄榄枝,姐妹俩虽然没做到亲密无间,但总算能坐到一起说话了。
    和婉这次回京,一直要待到明年开年后再返回巴林部,和敬也差不多,到时候两人可以一起结伴回蒙古。
    和敬问堂妹回京后都在忙什么?
    和婉懒洋洋道:“忙着给重新修缮公主府的花园,我已经托我父王帮忙从江南运太湖石进京。”
    和敬咋舌,“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当家才知道柴米油盐贵,和敬成亲这几年总算知道了银子的可贵,她有点好奇,“你与额驸的俸禄够用吗?”
    和婉似笑非笑看着她,道:“姐姐何必明知故问。”
    和敬道:“那你从哪里弄银子修花园?”
    和婉轻笑了一声,“姐姐有皇阿玛,我亦有父王,我们外嫁的女儿,无钱使了也只好回娘家求助父亲了。”
    感情是和亲王一直在为自己的女儿买单啊。
    难怪和敬去堂妹府中游玩时,发现她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精,府邸布置得非常精致,有些江南的好东西,连和敬都没有见过。
    她忍不住感叹:“我与妹妹都是幸运的人,能得父亲如此的宠爱。”
    和婉呵呵一声。
    她的父王此刻应该在为女儿的大笔开销犯愁吧。
新书推荐: 再凶我就哭给你看 秦炎 真相 金手指是一见钟情 此情深入骨 成长之路[慢穿] 玉露凝棠 新神权时代 我在八零搞运输 她死后的第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