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好不容易下一次江南,肯定的充分规划好行程,回程时的路线与来时完全不同。
御驾从绍兴离开后,直奔江宁府,也就是南京啦!
因栖霞行宫还没有修建好,所以暂时住在江宁织造府。
此时的江宁织造与曹家已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康熙朝时,在江宁织造的位置上盘踞数十年的曹家早已烟消云散。
曹家被议罪抄家后,其后人都搬到京城居住,曹雪芹就是在京城写的《红楼梦》。
《红楼梦》正式的刊刻印行好像是在乾隆晚年才开始发行,现在如果已经写完了的话,应该是手抄本在亲戚朋友中流传吧。
京城平郡王府的老福晋曹佳氏就是曹寅的女儿,陆薇决定等回京城她想办法看能不能见见这位曹佳氏,她真的好想看《红楼梦》后四十回啊。
还有江南才女陈端生的《再生缘》,哎,遗憾啊,这个真得等到三十年后了。
陆薇对书中的主角孟丽君牵肠挂肚,她讨厌孟丽君给皇帝当妃子,也不喜欢孟丽君辞官嫁给皇甫少华,她更希望孟丽君能永远当她的郦丞相。
然而在纠结也没用,只能等时间给她答案了。
陆薇觉得就是为了等这两本书的大结局,她也得“长长寿寿”呀,总不能叮嘱后人“家祭无忘告乃翁”吧。
言归正题,六朝古都的南京同样很美,乾小四对它的喜爱程度不亚于苏杭两地。
从正在建造的栖霞行宫,可以看出,他以后还是要再来重游的。
南京曾是明朝首都,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定都应天府(南京),后来朱棣迁都北京。
但明太祖的孝陵墓留
在了南京,皇帝来南京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祀明孝陵。
据说康熙帝南巡时,每次经过南京,都会特意给朱元璋扫墓,行之以叩拜大礼,态度非常恭敬。
清承明制,满清的皇帝的这一举动确实是在南边汉人们心里博得了好感。
乾小四更加自负一些,他没像他爷爷那样行大礼叩拜,但一系列的祭祀礼仪也很隆重。
祭祀过明孝陵后,皇帝就开始搞阅兵,就像在杭州时一样,检阅驻防南京的八旗军队。
这两件正事结束,又到了皇帝的私人休闲时间。
栖霞山、燕子矶、大报恩寺、灵谷寺这些著名的景点怎么可能不去呢?
皇帝照例带着老妈老婆们打卡旅游,没到一处必定会留下一首诗。
这些都是些非常板正的地方,就跟小学生组织研学一样。
颖嫔是巴林部人,江南的景色看多了,未免在她眼里都一个样,天天游园赏湖,那些个亭台楼阁圆明园也有啊,她不太能理解皇帝的诗意江南梦。
她对陆薇道:“没有更好玩的地方吗?”
陆薇想了想,更好玩的地方当然有啊,例如活色生香的秦淮河啊。
弄一条船在秦淮河游荡一天,还是挺有意思的。
但她说了也没用,于是道:“可以去雨花台看落日呀。”
颖嫔道:“落日到处都可以看,为什么一定要去雨花台看?”
行吧,在这个时代,她是蒙古巴林部的姑娘,哪能真正理解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之美呢。
陆薇道:“那就去捡石头吧,南京的雨花石最漂亮了。”
说到石头,颖嫔很喜欢,“阿拉善蒙古部的戈壁滩上就有很多漂亮的石头,我觉得这才是世上最漂亮的石头。”
那陆薇作为汉人,当然是拥护南京的雨花石啦,她坚持认为雨花石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玛瑙石。
两人紧紧挨着,叽叽咕咕地说话,各自掏出了自己的收藏。
此时正是晚膳时,帝后二人一桌,纯贵妃、嘉贵妃一桌,陆薇、颖嫔、林贵人三人一桌。
饭吃得差不多了,已经上了茶,众人喝茶闲聊。
弘历与皇后说了几句话,就见陆薇与颖嫔两人在比划什么,于是就让李玉过去问问,她们在说什么?
李玉问过两位娘娘后,拿回来一条玛瑙手串和一块草绿色的小石头,笑道:“皇上,这手串是颖嫔娘娘的,绿色的小石头是庆妃娘娘的,两位娘娘在比较是阿拉善的戈壁石最漂亮,还是这江宁府的雨花石最漂亮的。”
这件事瞬间就吸引了弘历的目光,比刚才他与皇后聊那些乏而无味的话题有意思多了。
阿拉善蒙古的戈壁石很美,这毋庸置疑,但是吧,弘历把草花石放在手心细细观摩,这块小石头上有很小一块殷红,其他则布满了绿色的卷草纹,他越看越爱,最后吟诗一句“烟红露绿晓风香”。
在他念出这句诗时,陆薇知道她赢了。
她与颖嫔在皇帝那里斗石,斗的不是谁石头质地更好,更澄透,而是比谁的石头看起来更有文化和诗意。
哈哈,承让啦。
果然,皇帝当即评价道:“庆妃的这块石头最美。”
皇后却拿起了颖嫔的手串在灯下看,笑道:“您看,这手串上的玛瑙石质地透明,有朝霞之色,而且还有和田玉的温润,这也是上品呀。”
弘历瞟了一眼手串,道:“戈壁石再好也比不上真正的玉,品石不是这么品的,最重要的是形、色、韵,颖嫔的玛瑙手串很好,但也只限于做一件普通的首饰了。”
皇后笑了笑,然后朝颖嫔投去了无奈的一眼。
但颖嫔可能是没接收到她的眼神,她是非常信服乾隆这个大皇帝,当即就起身笑盈盈地说:“皇上说我的玛瑙比不上庆妃姐姐的雨花石,那我就认输啦。最好的玉石在准噶尔,我祝皇上您早日平定准噶尔部,只希望到时候您能送我一条和田玉的手串。”
大清与准噶尔部的恩怨纠葛了三代帝王,颖嫔的蒙古部落勇士们没少跟着清廷一起攻打准噶尔部,她非常了解这段渊源,所以才有此一说。
弘历听了心里很高兴,当即答应了她,“朕记在心里了。”
他让李玉把玛瑙手串还给了颖嫔,但是,陆薇没有收到她的草花啊。
这块草花是她问行宫的一个宫女买的,这宫女收藏了好久,也指望着卖个价钱,这玩意儿纯是靠眼缘,喜欢的人多贵都愿意买,不喜欢的人,两个铜板也不会花,陆薇直接花了三十两银子买下。
说实话,真的挺贵。
但她喜欢,乾小四可能是忘记还给她了吧,他千万别弄丢就行了。
……
皇帝与庆妃、颖嫔摆弄石头的这一幕落到两位后宫前辈宠妃眼里,纯贵妃依旧是喜怒不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嘉贵妃翘起嘴角笑了笑。
一代新人换旧人,从她进潜邸开始得宠,到如今已有二十年了,现在对于皇上的宠爱她已经不太看重了,现在是新人的时代,只要皇帝有啥好事别忘了她们就行。
像这次的南巡,皇帝带上了她与纯贵妃,足以证明她们圣眷长存,没有谁敢小瞧她们。
她比纯贵妃看得开,纯贵妃为三阿哥苦,而嘉贵妃已经渐渐开始抛下作为母亲对儿子前途的挂念。
谁都斗不过皇帝,她这个做母亲的是帮不了自己的儿子们的,她保证自己不拖累自己就行了,其他的随缘。
不管怎么样,她与纯贵妃是不用争宠了,现在只用坐在高台看戏就行。
庆妃、颖嫔,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更聪明,更会讨皇帝好,宫里还有一个会作诗且家世很好的舒妃,嘉贵妃就眼看着皇后在那里勉力支应,真难啊。
这个皇后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得到了无上的荣耀,相应地就要承受背后的苦楚。
这后宫的好戏不断,比戏台子上表演得精彩多了。
嘉贵妃万分庆幸一件事:至少以后她不会再是这戏台子上的演员了。
……
等到大家散去,皇帝最终没有把草花还给陆薇。
陆薇那个怨念啊,只好以后找机会再问他要了。
帝后二人同回寝屋,两人沐浴过后,免不了行敦伦之礼。
在床笫之间,总会有几分柔情蜜意在,皇后躺在皇帝身边,心里懒洋洋的,她问道:“皇上准备在江宁府再待几日?”
弘历道:“再有个两三日就离开。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皇后笑道:“这几日把南京有名的地方都去了,我实在想不到还能去哪里?”
就像是苏州的十里山塘街,那南京也有最市井繁华的秦淮河,弘历笑了一下,“明日去秦淮河游船?”
皇后心里咯噔一下,她想起了杜牧非常有名的那首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见这秦淮河不是什么正经地方,必定秦楼楚馆林立。
她勉强笑问道:“皇上想去吗?”
不用问啊,皇帝当然想去。
弘历点点头,再次问道:“皇后去吗?”
皇后咬咬唇,最终道:“我陪皇上一起去吧。”
弘历看她紧张的样子,笑道:“秦淮河是江宁最热闹的地方,朕不过是去考察民生而已,皇后若是不愿意就算了。”
皇后连忙道:“我愿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