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发动得很突然,谁都没想到会提前两个月,毕竟她的预产期应该是在六月份,幸好接生婆、御医都在圆明园提前待命,立刻赶往天地一家春。
陆薇陪太后到达天地一家春时,就见到皇帝早就在了,一起的还有纯贵妃、娴贵妃、嘉妃、令嫔、舒嫔等人。
皇帝的焦虑忧心溢于言表,皇后在屋里生孩子,他在屋外不停地踱步,时不时问太后:“皇后提前了两个月,会不会有事?”
早产就是不祥之兆,在现代的话,孩子生下来第一时间就要进新生儿科,古代哪有这个医疗条件啊,皇后现在简直就是渡生死劫。
陆薇为古代的孕妇揪着一把心,太可怜了!
太后活了五十多岁,经历得只会更多,但此刻只能安慰儿子:“这毕竟不是皇后的第一胎了,应该是无事的。”
对啊,听说初次生产的孕妇会危险一点,生顺了就好了,皇后一定会没事的。
弘历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
产房里正在生产的皇后即使嘴里咬着软木,但仍然有痛苦的声音溢出来。
门外等候的人听在耳中,压抑又难受。
即使是嫉妒皇后的纯贵妃与嘉妃,面上也非常不忍,皇后的每一声惨叫都叫进了她们心里。
她们是过来人,更加知道生孩子是多么痛苦多么难熬的事情。
抛弃她们与皇后的恩恩怨怨,此时更多的是身为女人的感同身受。
女人生孩子,真的是在走鬼门关,人生莫作妇人身,百般苦乐由他人啊。
另一边是没有生过的娃的组合:娴贵妃、舒嫔、陆薇、令嫔四人,除了一个令嫔尚且能保持镇定,剩下的三个人脸上或多或少流露出惶恐害怕之色。
陆薇紧紧挨着太后坐着,动都不敢动;娴贵妃双手合十,闭目默念心经;舒嫔每听到皇后惨叫一声,肩膀就不由地颤动。
皇后生得格外不顺,御医进进出出把脉,连稳婆也出来了好几次,一盆一盆地血水被端出来这种夸张的情景,陆薇没见到,但她见到了稳婆身上的血迹,连忙转开眼睛不敢再看。
没有彩超,没有胎心监护,更没有血压血氧的监测,不能剖腹产,真有问题也不能输血,全靠孕妇命大,硬熬着,熬不过就是命不好。
这一刻,陆薇觉得坐在产房外等候一个孕妇生产,对她来说,同样不异于是一种酷刑。
太后看陆薇脸色发白,摸摸她的手,“怎么这么凉啊?”
她再看看舒嫔等人,心里有了数,这一个个都吓成小鹌鹑了,于是对皇帝道:“这里不必留这么多人,让她们都回去等着吧。”
弘历现在的心思都在产房内,闻言摆摆手,“都听皇额娘的。”
令嫔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道:“皇上,太后娘娘,妾想留在这里陪伴皇后娘娘。”
在弘历眼里,她一向是伺候皇后惯了的,遂点点头,“你留下来吧。”
其他的人则告退。
纯贵妃与嘉妃结伴回屋,两人都默然不语,嘉妃摸着自己凸出来的肚子,好半天才说:“只盼着我的孩子能够顺利出生。”
纯贵妃宽慰她,“肯定会的,你的情况与皇后不同。”
皇后从怀孕到生产期间,一直都不顺利,她原就比别人艰难些,嘉妃身子不错,应该不至于早产。
远离了产房那个压抑的环境,现在两人倒有了心情说些别的。
嘉妃小声道:“你觉得皇后会顺利产子吗?”
纯贵妃摇摇头,“我不知。”
嘉妃的声音更低了,“其实我倒是希望她顺顺利利的,但是——”
后面的话,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但纯贵妃明白她的意思。
一个无子的皇后对她们来说是最好的;其次则是皇后母子均安,这她们也没什么好说的,比不过皇后她俩认命了;最差的情况就是皇后母子都不在了,这才真不好,极有可能娴贵妃就要上位了。
天啊,娴贵妃!
嘉妃从来都看不上娴贵妃,以后却要被她死死地压着,光想想心里就郁闷得慌。
宫女端来茶,两人闭了口,不再多言,静静等待那个最终的结果。
……
天地一家春。
富察皇后是中午的时候发动的,现在已经是旁晚了,孩子还没有快生出来的迹象。
皇帝与太后进屋看过皇后一回,她额头被汗濡湿,憔悴虚弱,反而劝她们先回去歇着。
弘历握着她的手,道:“你现在生产,朕也睡不着,朕在这里陪着你。”
富察皇后摇摇头,“女人生孩子都是要经过这遭的,等生下来就好了,您还要处理前朝的事,先回九州清晏休息吧。”
弘历自是不肯。
太后便说:“都熬着也不是个事儿,皇上今夜就在歇在天地一家春,皇后你躺着好好养精蓄锐,别再说话了。”
说完她便起身出去,同时叫上皇帝,“皇上也出来吧,不要打扰孕妇休息了。”
她是看出来了,皇帝在这里,他虽然关心皇后,但更影响皇后生产。
太后是老人家,熬不住夜的,弘历打算先送她回去歇着,太后拒绝:“现在不是讲礼的时候,一切都皇后生产完再说吧。”
弘历点点头,扶着她上了轿子,送出天地一家春院子外。
太后撩开帘子,对他说:“皇上回去吧。”
弘历突然道:“皇额娘当年生朕的时候很辛苦吧”
他早已经当了父亲,膝下有好几个孩子,以前从来没什么感觉,每次嫔妃们生产,包括皇后在内,都是生产完了,再由内监报给他知晓,轻轻松松就当了父亲。
但这次不同,从皇后怀孕前,他就在期待这个孩子,皇后怀孕时,他会念诗给这尚未出世的孩子听,他亲眼见过它在母亲的肚子动,直到它现在毫无预兆地要出来……
他全程都参与了,愈发怜惜心疼皇后,所以才会问出太后这句话来。
太后没有立刻回答,似乎在回想往事,很有几分怅然道:“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倒记不清当时的感受了,唯一还记得的就是很害怕,你皇阿玛当时也不在。算了,不提这些了,你回去吧。”
弘历怔怔地目送太后的轿子远去,直至看不见。
回到天地一家春,路过皇后产房时,见令嫔仍在外面守着,于是招她去了暖阁说话。
令嫔道:“皇后娘娘生产前,妾在佛前求了签,是大吉大利的上上签,皇后娘娘一定能顺利生下小阿哥,母子均安!”
深宫妇人,只会一味的求神拜佛,却也没有其他办法,不过总是令嫔一片好意。
弘历颔首:“你对皇后的用心,朕看得到,朕也相信皇后会平安无事。”
令嫔咬咬唇,忽然跪下,道:“皇上,妾还有一个请求,希望您能把和敬公主接到圆明园。皇后娘娘看到了公主,心里肯定会感到安慰的。”
和敬公主现在雍和宫礼佛修行,弘历全副心神都在皇后生产上,是真没想到这个女儿,现在听令嫔提及,立刻反应过来,连连道:“对,对,得赶紧派人去接和敬过来。”
万一,万一皇后真有不测,说不得她们母女最后一面也难见。
弘历命李玉就传令和亲王,让他亲自去接雍和宫接和敬公主。
安排好这一切后,他才松了口气,“令嫔,幸亏你提醒朕和敬的事情,你做得很好,起来吧。”
令嫔起身谢恩。
两人之间除了富察皇后,似乎没别的话题可说。
令嫔虽然担心皇后,但也知道此时就是自己的机会,她就语调柔和地说一些自己与皇后的旧事。
她与皇后一起做女红,皇后教她做满
洲传统的鹿尾巴毛火镰荷包……
往常弘历对这些无聊的事情并不感兴趣,但现在却听得津津有味,整个人也慢慢放松下来,半倚着床榻阖上了眼睛。
令嫔替他盖上了毛毯,然后脚步轻轻地退出了屋子,她还得去皇后那里守着。
等门关上时,弘历睁开了眼睛。
皇后会看人,这个令嫔很不错。
……
次日就是农历四月初八,如来佛祖的诞辰,称之为佛诞日。
弘历令人前往京城各大寺庙布施,为皇后祈福。
和敬公主是昨日半夜到达圆明园的,见到了皇帝,那眼泪就掉下来,颤巍巍地声音道:“皇阿玛,额娘一定会没事的,对吧?”
弘历安抚女儿:“对,不用担心。”
修行三个多的和敬公主现在看着沉稳了许多,她安静地等待皇后生产,再不见原来的咋咋呼呼。
太后见了暗自点头,能长进就很好了。
这一日,陆薇等嫔妃都没有去天地一家春报到,虽然人没去,但大家的心思都放在天地一家春,只等着皇后什么时候生产。
今天又是难熬的一天,弘历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若是今日皇后再不见生产,那就要御医想一些别的办法,必要的时候一定要保住皇后。
直到子时初(23点后),皇后终于艰难地生了一个小阿哥。
据宫里报喜人的说法:母子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