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对其他嫔妃的贺礼最多简单地夸一句,轮到陆薇时就大夸特夸。
纯贵妃没过来,嘉妃找不到人说话,只能凑到娴贵妃耳边,轻声说:“这扇子再好,那也不是她庆嫔亲手制作的呀,那是人家苏州人会造扇子,太后娘娘可真会夸人。”
娴贵妃费劲心思准备了礼物,但风头全被盖过去,这会儿心里正不自在呢,听嘉妃蛐蛐,不咸不淡道:“太后娘娘喜欢就行,你忒多话了。”
嘉妃眼珠子都瞪大了!
以前她与娴贵妃俱是妃位,地位相同,她还有儿子傍身,平日里在娴贵妃面前趾高气昂,自觉高她一头,这次被她奚落,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表。
果然,当了贵妃的人就不同了呀,架子都摆起来了,但嘉妃素来言语伶俐,在嘴炮上就从来没输过。
她脑子转得飞快,灵机一动,很快就想到了关键之处。
同样是在太后面前应承的人,太后恨不得把庆嫔送的扇子夸到天上去,对于
娴贵妃送的画,可没见这多夸,娴贵妃这会儿只怕心里更难受不行呢。
想通了这一节,嘉妃心里顿时舒服多了,她笑眯眯地对娴贵妃说:“贵妃娘娘想开些,谁让庆嫔确实会讨人喜欢呢!”
娴贵妃冷冷道:“我不懂你在说什么。”
嘉妃笑道:“姐姐嘴上不懂没关系,心里懂就行了。”
这一刻娴贵妃恨不得掐死嘉妃。
陆薇已经看到她俩在蛐蛐了,但她没觉得不好意思,心里实在是高兴的。
就是那种不管你好不好,但有人是在偏爱你,这种被偏爱的感觉非常好!
等皇帝展开折扇,太后看到上面的字了,就更有理由夸她了。
“瞧这一笔颜体字写得多端正啊,而且写的还是皇上的《盛京赋》,实在太有心了!”
太后该夸得都夸完了,皇帝都没词说了,不过陆薇送的这把泥金折扇还算得他心。
她是苏州人,因地取材,特意送自己家乡最好的扇子给他,还亲手抄了他的诗赋,她的字虽然欠缺些,但这份心意他收到了。
因此,这把折扇他没让人收起来,而是放在了自己身边使用,待遇同皇后的荷包差不多,这无疑向众人表明了他的态度。
弘历还决定等回宫后,送几本他的御制诗给陆薇,她必定会喜欢。
只说能幸好陆薇此刻不知道他的想法,谁愿意看他天天发无聊的朋友圈啊。
陆薇之后就轮到令嫔,她给皇帝做了一身常服,精工细活儿反映在衣服上,很明显能看出衣服非常的精致华美。
皇帝看过之后点点头,赞一声:“令嫔女红很不错。”
后面的则是几位贵人答应之流,大多以针线活为主。
陆薇算了一下,皇帝总共收了两双靴子,四只荷包。
看来靴子与荷包才是常送之物,以后皇帝再过生日,她就是送这两样算了,无功亦无过。
……
贺礼环节结束后,就是开大宴喝大酒了,兼看蒙古诸部为皇帝献上的各种表演。
悠扬的蒙古传统乐器演奏,激烈的摔跤比赛,还有堪比杂技的马术表演。
陆薇看得很尽兴,小餐几上的牛羊肉又嫩又香,依旧非常好吃,唯一不习惯的是今日大家喝的马奶酒。
她记得那年在木兰围场,她与宁答应两人陪皇帝用晚膳,他可是当众吐槽过马奶酒难喝,不如他最最喜欢的玉泉酒。
可能是在蒙古大草原上,人家蒙古十几个部的人来给他贺寿,少不得要入乡随个俗。
各种热闹的表演结束后,在一阵悠扬的马头琴的乐声中,一个穿红色蒙古袍的蒙古少女翩然出现为皇帝献舞。
一旁的令嫔突然笑了,对陆薇道:“你好好看,这就是今日的重头戏了。”
陆薇秒懂:“这是蒙古诸部献给皇上的姑娘?”
令嫔点点头,“是啊,今日过后,我们又要多一个嫔妃姐妹了。”
陆薇没啥感觉,新同事入职呗,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同事入职的,淡定啊。
这献舞的蒙古姑娘麦黄色的肌肤,银盆脸,俏丽的五官,跳舞头时上挂着的玛瑙珊瑚串儿随着她的动作晃动。
她的舞蹈大开大合,显得奔放、自由、热烈,她跳舞时就是草原上最美的精灵!
后宫的嫔妃们长年累月关在屋子里生活,皮肤更白皙,姿态更娇柔,打扮更精致,但比起这位姑娘来说,欠缺了生气勃勃的活力。
反正陆薇觉得这姑娘是非常漂亮的,可惜了,她身上最漂亮的东西注定是在深宫里留不住的。
这姑娘热情又大胆,跳到中途,她还专门跳到皇帝面前,给他戴了一条白色哈达,然后又亲手为他斟了一杯马奶酒。
弘历微笑着接受了她的好意。
这一场热闹的万寿宴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才结束。
陆薇已经非常疲惫,回到自己的帐篷,简单地擦洗了下身体,赶紧躺着就睡了,明天又是赶路的一天。
……
皇帝夫妻这会儿还没歇息,而是在秉烛夜谈。
富察皇后直截了当问道:“皇上,您觉得今日在寿宴上献舞的巴林氏还成吗?”
草原上的女子,健硕美丽,确实是一朵最美丽的格桑花,弘历承认她是漂亮的,但人的审美喜好是主观的,他就是更喜欢江南水乡蕴育出来的女子。
对于这个巴林氏,可以有,也可以无。
他很无所谓说道:“还成吧”
富察皇后又道:“敖汉旗郡王妃与巴林氏的母亲见过我,她们的意思是昭乌达盟愿将巴林氏送入宫中服侍皇上。如果皇上同意,明日我就将那巴林氏带在身边教她一些宫中的规矩吧。”
昏黄的灯光下,富察皇后的脸色有些发青,弘历这时候才注意到,他摸摸她的额头,“你脸色不好,身子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皇后摇头,“我没事,今日累了一天,睡一晚上就好了。您觉得我刚才那么安排巴林氏怎么样?”
弘历道:“你这么累,还要管她一个人,把她交给娴贵妃带着。”
皇后想想也行,“可以交给娴贵妃,但您给这巴林氏什么位份呢,总不能让她无名无分的跟着吧?”
弘历漫不经心道:“就常在吧。”
“常在?”皇后有几分惊讶。
巴林氏的父亲爵位虽然不显,但她毕竟是昭乌达盟与卓索图盟等蒙古十几部共同送出的女子,代表着他们对皇帝忠心,这位份给得有点低了吧。
弘历问道:“皇后是觉得不妥?”
富察皇后道:“皇上您这样安排肯定是有道理的,只是我愚钝,有些不明白。”
弘历道:“按理说,这巴林氏给她一个嫔位确实不过分,但朕很不喜欢蒙古部这种进献女子的方式,朕东巡乃是正事,在路上收了一个嫔妃又是怎么回事?外八旗自有选秀,真想进献女子,让她去参加外八旗的选秀就行了,何必来这一出?给个常在就行了,不起眼。”
对弘历来说,他肯定收下这个女子就是对蒙古各部的恩赐,他们该谢恩皇恩浩荡,而不是去计较巴林氏的位份问题。
行,既然明白了皇帝的态度,富察皇后就知道后面该怎么应付巴林部王妃了。
……
不管是巴林氏的母亲,还是巴林部王妃,都信誓旦旦的告诉巴林氏,她若是去伺候皇上,最低的位份就是嫔位娘娘。
等富察皇后那边派人递过来消息后,大家都懵了。
巴林氏的母亲不敢置信,问道:“不会是弄错了吧,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常在?”
那替皇后传懿旨的太监笑道:“夫人,奴才当差惯了,哪里敢出错?您替巴林常在收拾收拾行装吧,等天明了,自有人来接她。”
传旨太监离开后,巴林氏的母亲欲哭无泪,“女儿,这可怎么办?
巴林氏此刻倒比她母亲冷静得多,“额吉你现在速速去求见郡王妃,看她有没有办法。”
她母亲恍然大悟,“对啊,得去找郡王妃!”
说完她就匆匆离开了。
巴林氏叹了一口气,起身收拾她的衣服行李。
她的侍女很为她不值,“您真是太受委屈了,这个常在是不是就相当于郡王府那种没名分的侍妾,连侧妃都比不上!”
“闭嘴!”巴林氏道,“好好做事,少说话。”
她原来还打算带上这个侍女,现在改变了主意。
常在,位份再低,那也不是郡王府侧妃可以比拟的。
尊贵的大清天子,睥睨天下,所有人在他面前不过是蝼蚁而已。见过皇帝后,巴林氏的想
法完全不同了,皇帝的年轻、英俊、权势,已经深深刻进了她心里,嫁人就该嫁皇帝这样的天可汗!
过了好久,她的母亲回来,神情落寞,显见是郡王妃也无可奈何。
这是巴林氏早就想到的结果。
天可汗的旨意,怎么可能会轻易改变?
常在就常在吧,但她绝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常在。
因此她对她母亲这么说:“女儿只是蒲柳之姿,远远比不上宫里的那些贵人主子们,皇上肯收下我,我们已经要心存感恩了,切不可因位份之事而生怨怼。额吉,你明日让父亲去给皇上请安谢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