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水晶虾饺的海选日。
海选并不严格要求厨师本人到场制作, 只需要在制作菜品的时候拍摄视频作为素材上交,再把菜品交给平台的送餐机器人即可。
进入决赛后才需要在评委的见证中亲手制作食物,并由评委现场品尝和点评。
许多报名的厨师在海选日之前来到银河星的莫尔顿港中心大厦附近, 带上自己的刀具和锅具, 甚至厨房机器人, 找个不受干扰的地方静静制作菜品。
如果担心菜品在路途中味道变差或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落脚点, 赛事方也提供厨房和一应工具。
南荼参赛比较方便,本身系统为她选择的地址就在莫尔顿港。南荼把赛事方要求数量的水晶虾饺做好后, 交给早已经在门口等待的专用机器人。
机器人会以最快速度抵达海选现场,赛事方提供当前技术最先进的保鲜保温设备。确保菜品与刚制作完成时的风味没有太大的差别。
唐琛又出现在海选现场了,这次他提前确认过, 南来饭馆就在他现在所在的这组里。
他可不想再吃十几个虾饺,在茫茫虾饺中寻找到底哪个是南来饭馆做的了。
这一场海选, 唐琛遇到了另一个专业评委,岑锦文。
岑锦文今年四十多岁,是洛宁星餐饮业的巨头之一,经营着多家高端餐厅, 对餐饮市场的变动触觉敏锐, 立刻发现沉浸式全息剧集的出现会给餐饮业带来震动, 爽快答应了寰星传媒的邀请, 作为银河星美食记忆大赛的评委出席。
出于比赛公平性的考虑,岑锦文旗下的产业并不涉及银河星, 也和报名参赛的餐厅没有任何直接利益关系。
岑
锦文和唐琛简单寒暄了几句, 海选的正式流程就开始了。
一笼笼虾饺冒着热气送到了评委们面前。
乍一看上去, 所有的虾饺都赏心悦目,圆润小巧,表皮晶莹剔透, 虾肉的颜色透出饺皮,有种雪地红梅的美感。
不过仔细一看,有些就稍显逊色了。
比如这一号选手,包的虾饺也太大了吧,比其他人足足大上一圈,为了裹住这么多的馅料,皮都透不出虾肉的颜色了,只看到白白胖胖一个大饺子。
评委尝过以后,纷纷打分,最终计算出的分数是47分。评价是扎实有余,鲜爽不足。
第二份虾饺送上。
岑锦文把虾饺送到嘴边,细细品味,眉心微蹙。
把这一口虾饺咽下肚,又喝了口水清口,她才点评道:“我吃到了一丝丝姜味,但并没有在虾饺里找到姜末,我猜这位选手可能用了葱姜水去腥。这是对馅料常用的处理方法。”
恰好这位选手就在现场,很快得到反馈,确实如此。
岑锦文又说:“葱姜水有去腥的效果,可是品质好的新鲜虾肉只有鲜甜,是不会腥的,虾饺里放了葱姜,过于浓烈的味道反而会喧宾夺主,掩盖虾肉的味道,好在你只放了葱姜水,效果还没有那么灾难。”
果然是行业大拿,点评的头头是道。唐琛就没那么多可说的了,只是觉得这份虾饺平平无奇,就给个无功无过的55分好了。
分数最平均的是六号选手,得分32分,最高分也没超过50。
唐琛刚用筷子夹起虾饺时,那虾饺就在他的注视下……漏了。
他有点想笑,又忍住了。
他怀疑这个厨师根本不会做水晶虾饺,就是为了参赛赶鸭子上架现学的。
选手水平参差不齐,报名数量破记录,什么样的选手都有,这都是他放低参赛标准的报应,是唐琛应得的,唐琛咬了一口瘪瘪的虾饺,给了一个30分。
怎么还没到南来饭馆。因为评委看不到参赛选手以及参赛选手出身的餐厅名,唐琛也不知道南来饭馆排在几号。不过他倒是很确定,至少不在他已经评分过的这六份里。
这六份中,唐琛给出的最高分才78分。怎么看也不是南来饭馆幕后的那位神秘主厨的水准。
虽然只吃过一次一鱼两吃,唐琛却很笃定南荼的厨艺一定不输大厨,别的不说,闻溥真都吃过不下三道南来饭馆的菜品了,没有一次失望的。
南来饭馆每天上两种菜品,到今天已经轮换了不下十道菜,而且这些菜品完全不是一个体系,说明这位厨师是个全才,掌握的菜谱多得很。唐琛没吃过南来饭馆的虾饺,却也寄予厚望。
到了第七个选手,评委们脸上都露出些微疲倦饱足的脸色。
谁都不想排在后面,评委吃饱了,当然对菜品更加挑剔。尤其是前面还有一号这样的参赛选手,技巧不足分量来补,主打一个哪怕不能征服评委的胃,至少也能填饱评委的胃,给后面的人添点儿堵。
但总要有人排在后面,顺序已经由抽签定好了,只能自认倒霉。
下一份虾饺一端上来,唐琛就坐直了。
别的不说,光是赏心悦目这一点就做到了极致。十个虾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连褶皱似乎都一模一样。
虾饺是标准的弯月形,一口大小,皮白如雪,薄如纸,薄而透亮,洇出点点虾仁的嫣红,褶子细密整齐,唐琛看了以后只觉得,这就是一颗教科书一样的虾饺!
一旁的岑锦文也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这虾饺倒是够标致。”
卖相好固然可以加分,最后还是要落到味道上。岑锦文夹起放到面前的虾饺,用筷子夹起,薄薄的虾饺皮稳妥地兜住了一团馅料,看似岌岌可危,随时都能被筷子戳破露出馅料,实则通过手感就能判断出,这虾饺皮软中带韧,与筷子间也毫无粘连的迹象,澄面和生粉的比例恰到好处,绝不会出现第六个选手那样“露馅”的尴尬一幕。
岑锦文心生好感,赶忙咬了一口,随即露出享受的神情来。虾饺皮虽薄却不失韧劲,虾肉饱满鲜甜,保留了爽口的大颗粒,加上脆嫩的笋丁,咀嚼时咯吱咯吱的,像在嘴巴里奏起交响乐。
调味也那么恰到好处,没有出现一点突兀的元素,满口都是纯粹的虾仁鲜甜,正是岑锦文给好几个选手点评时让他们追求的“本味”。
就算是大众评委,也是接受过培训的,前几个选手的虾饺送给评委品鉴时,大家还会吃的七七八八,等之后几个虾饺,就算觉得味道不错,评委们也只是咬上那么小小一口,生怕一旦把肚子填饱了,对食物的挑剔程度也会成倍增加,这就对后面的选手不公平了。
可是遇上七号选手的虾饺,评委们实在难以抵挡诱惑。看着被咬出一个小缺口,从缺口处流淌出热气和点点鲜美的汁水的虾饺,只觉得把它就这样丢在盘子里,眼睁睁的看着它渐渐变冷变凉,简直是有罪。
虾饺这么小小的一个,全吃掉也不会怎么样的,对吧?于是一众评委默契地把七号虾饺吃光了。
细嚼慢咽,岑锦文把整只虾饺仔仔细细的吃掉,给了个99分。
不是说这份虾饺还有哪里不足,是岑锦文这次做评委就没打算给出100分这样的分数。
从事这一行这么多年,她看到美食行业就算遭遇连番冲击,规模不断缩减,依然坚韧地寻找生存的土壤,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等到了现在的发展机遇,不仅是技术的发展,也是所有行业人一同坚持和守候的成果。
保留的这一分,是她对参赛选手甚至整个行业的期待。希望这位选手能突破自我,也希望行业能突破桎梏。
99分就是她的满分。
唐琛就没这么多想法了,直接打出100分。
评委们打完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当场就展示出选手得分。
100!
岑锦文看了笑道:“是我扫兴了哈。”她语气里并没有什么不满,反而还很欣慰。
等这一组评选完,评委们散场,岑锦文才转头对唐琛说:“云顶食府做的虾饺果然名不虚传。”
唐琛一愣:“哪个是来自云顶食府的厨师做的?”
岑锦文也愣了:“当然是七号。除了七号,这一组也没有别的出色的了。”
七号一定是南来饭馆,唐琛虽然笃定,却没直接道破,作为平台方的人,与参赛选手关系过于密切不太好。
虽然连南荼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和他关系密切了。
唐琛说:“您没看小组名单吧,云顶食府不在我们这组。”
岑锦文讶异道:“是我想当然了,只听说云顶食府的虾饺在银河星赫赫有名,还以为我们今天吃到的虾饺就是出自云顶食府之手。等决赛时,我一定要看看这位七号选手到底是何方神圣。”
能在小组拿到一百分的满分,进决赛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岑锦文现在对这个七号选手好奇极了,很期待她在决赛的表现。
岑锦文走远了,唐琛看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
岑锦文很专业,评分也很公正,但是也难以避免的对更知名的餐厅带上一层滤镜。
唐琛摸了摸下巴,回公司以后把这次决赛的所有评委的背景资料都翻了一遍。
因为是寰星传媒和银河城市服务合作的比赛,决赛十位专业评委,两边各推荐五人。
银河城市服务这边的唐琛和闻溥真就不用多说了,剩下的两位是有名的美食评论家,能做这一行,家学渊源在此,身边的亲戚朋友七拐八拐,总是能和这次比赛的选手搭上关系,不是主厨本人,也在报名厨师的餐厅有股份。
五人中的最后一位是知名厨师曲新荣,现在已经退休了。年轻时他获得过多项重量级的荣誉,带出来的徒弟不少,可谓桃李满天下,为了不让师父难做,这次的比赛徒弟们或是有意回避,或是已经功成名就,看不上这种传媒公司办的赛事,压根没打算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