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随信送至的不是什么有着举世知名品牌的物品,比如象征海洋与天空的克什米爾蓝宝石,或是撩人的灰琥珀香水,而只是一本薄薄的笔记本,封面是用铅笔素描而成的一枝白梅,细幼的树干上生出数点白花,其上点缀着皑皑白雪。左下角写着"致生生",字体大气飘扬。
先生终于又要出诗集了吗?季渝生立刻拿出盒子里的另一封信。
信件的开头首先是对事务繁忙导致延迟寄信的道歉,接着还是一如既往地礼貌问候,对于自己回信里长篇大论的解释也只礼貌地说明白了,还得体地道歉,说希望以后还能以书友的身份往来。
对于随信而至的礼物,先生在信里只略略提了几句: 是一本刚开始着手准备的诗集,却因着天气突如其来的变化失去了灵感,若一直放在眼前瞧着,想来灵感也不会主动敲门,倒不如寄予生生。还请替我好好保管吧。
原来并不是致送予生生,只是让他代为保管,季渝生心里莫名升起的期待感一下被字词间的事实压下。想起几分钟前因为致生生三字躁动不已的心脏,此刻一层桃粉色瞬间沿着脸颊爬上眼尾,仿佛半熟欲裂的水蜜桃。先前下定决心送出的信,果然一如自己所想,偶尔想起就会后悔。
先生最后还加了一句翻译过来意义不明的法语 :
窗外的常春藤在等春天,但是春天不知道,于是常春藤只能以朝圣者的心情等待一年春天与常春藤拥抱的春日。
读完整封信,除了最后那句意义不明的法语让人疑惑以外,最令人在意的还是先生失去灵感一事。想来以前每次信中提到灵感渐消都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先生这次虽然信里说是因为气候生变,但季渝生断然不会相信,先生这次,又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只有到这种时侯,他才会后悔当初结交笔友的时候不该提出必须接受互相隐瞒身份这一项,若不是因为如此,也不会导致像现在这样,连先生的姓都不知道。先生对于季渝生而言就像是被盖上乳白色薄纱的被框在金丝雕刻里的画像,对于他的容貌似乎隐约可见,但对于他的身份却一概不知。
先生在信件中给予自己许多支持,就像厅内的常青藤一般,总在他被世界的味道熏得作呕时,慢慢为他的房间染上清新的自然腥味。但自己却尽十分努力也仿佛无法帮助到先生丝毫,就像被拔去双翼的飞鸟,想要尽力在天空飞翔为蓝天添色但却无能为力。每次先生信中感谢他的安慰,说觉得他是自己生命里青葱的chloris(绿色)的时侯都觉得像是先生良好的教养与绝不会缺少的礼数而已。
在翻开了诗集,他的手指不知为何烧得炽热,翻开诗集的第一页时,拇指触碰过的位置在移开后仿佛还冒着热气。这本诗集的第一首诗也只写了一半,虽然不太看得懂法文的诗词,但每次努力查字典尝试去明白後都会感叹一句,像先生这种人,实在不该被埋没在小镇里,而应该去打破世俗既定的规则,成为别人生命的信仰。
总觉得,如果是先生的话,太让人可惜了。
总觉得,如果是先生的话,一定会做到的。
——————————
先生在星期三的这封来信只让季渝生在港湾里歇息了细读一封信的时间,即便他把信中的每一个字都拆开来细读,忽然响起的电话铃声还是毫无风度地把他从温暖平静的港湾里拽出来,凶横地拿银刀在平静的帷幕上划出一道伤口,强逼着他去面对现实。
“ 喂?渝生?” 这道刺耳的声音一传入耳中,季渝生的手便不自觉地开始冒汗。因为这道声音仿佛就是血淋淋的现实与过去四年痛苦的起源。
“ 嗯,母亲。” 季渝生清了清嗓子,试图掩盖过去几个星期的疲倦。
“我看你们系的网站上说明天有教授强力推荐的经济学讲座,记得去听。” 伴着说话声还有断断续续地”咔咔咔“的嗑瓜子声。
没有收到对面的回音,电话的那边又继续开口道:
“我听说这讲座可邀请了x大的经济教授,我上网了解过的,那个教授可了不得,现在年薪都快超过富豪榜的...... ”
“知道了,我...会去的。” 言语间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犹如走在钢丝上的微颤,妄论电话将之完全抹去,话筒对面的人对此也毫不关心。对于他的冒然打断,对面的人显然有些不悦。
“行吧,多了解一下,找准机会上去搭话,有贵人相助,你毕业也好找到高薪工作。可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片苦心。”
挂掉电话后,季渝生无力地伏在透明玻璃茶几上,就像秋天掉落在大理石地板上的花瓣,犹如再也没有风情万种的机会。想起几年前选择本科的时候稍微向母亲透露了想研习艺术鉴赏的心情母亲脸色忽然黯下去的神奇,如果让母亲知道自己拒绝了教授强烈推荐他们去的年度经济学讲座,反而打算去参加诗词鉴赏会,后果是他所不敢想象的。
尽管诗会的嘉宾是当今诗坛中浪漫现实派与颓废派里最璀璨的新星,而且其中一位更是他欣赏已久的诗人。但艺术界的大家对于母亲而言,都只不过是艺术娱乐新闻的头条,或是茶余饭后的话题,都只不过是渺小的沙粒,不值一提。
伏在桌上细想了许久,手臂仿佛被粗鲁地扎了针一般慢慢开始发麻,季渝生便微微朝左移了移手臂,却不小心碰掉了诗集,诗集仰面躺在地板上,轻轻地发出”嘭“的一声。一抬头”致生生“三个字便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