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期末考
小林把稿子带去了日本,让岩波书库的社长来看。
“这是余切写的小说。”
社长绿川亨是学者型的出版家,毕业于英美文学系,精通编辑出版业务,眼光很准。
他显然觉得不可思议:“我让你去中国,已经做好了你要呆半年一年的准备了,没想到你一星期就回来了。”
小林说:“余切嫌我在他旁边催稿太烦,写了一篇短篇小说来交差,但是我看了后,却觉得写的更好一些。”
绿川亨粗略掂量了一下稿子,分量并不轻。他手里拿的是经过翻译之后的日文初稿,这种东西他看不上。
“你把余切的原稿拿来给我。”
小林打开一份文件夹,把原稿给他。绿川亨不懂中文,但他也是拿来掂量,这下更吃惊了:
“就算是短篇小说,这也是四五万字的小说——中文是非常凝练、浓缩的语言,同样的内容比英文的字数少得多。你的意思是,余切三四天就写了这么多文字出来?”
在绿川亨的从业经历里,还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人。
等他把日文稿看完之后,彻底震撼了: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尽管写的是中华背景,但其中的隐喻可以应用到整个东亚。
而且,狐狸也是在日本很受欢迎的形象,可能还要胜过于中国。
这真是一本好小说!
绿川亨立刻敲定小说的出版,向余切发去了合同。
在日本,除了那些轻小说之外,正统小说的出版流程比较复杂,需要作者、编辑、设计师、印刷厂、装订厂、书店等多方合作。书籍还需要进行宣传和推广,以便吸引到读者的注意力。
一本书最快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异国的书籍还要再加上一两个月。
《狩猎愉快》是一部短篇小说,该时间被缩短到了两个月,暂定三万册。
绿川亨还吸取了前辈山本实彦的教训:
鲁迅的小说曾在日本出版过几次,头两次都没有引起大的反响,一般人会觉得是鲁迅在日本不受欢迎。而负责出版的日本商人山本实彦却判断为,这是因为装订的还不够精美,商业广告做的还不够多。
结果的确如此,在加大投入之后,鲁迅的小说一炮而红,日本七卷本《大鲁迅全集》比大陆出版的《鲁迅全集》还要早上一年。
余切的小说,就是要模仿鲁迅曾经走过的道路。
社员小林又表示:“余切这个人十分高尚,他既不收礼物,也不要钱,我和他在一起两天,有时候他还反而请我吃饭。”
“真的是这样吗?”
小林重重点头:“真的是这样!他是一个高尚的人,并不为五斗米折腰。”
绿川亨思路异于常人:“这说明你不受他的欢迎,你以后不要去中国了。”
“啊?那以后谁来和余切联系呢?谁又来找他催稿?”
“我们下一次要请一位大美人来找余切催稿,健次郎,人怎么会没有弱点呢?”
————————
余切自从回了燕京之后,整整两周都在考试。
燕大经济系这会儿人才济济,大师云集。许多人之后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了这个国度的经济走向。
燕大也是国内最早引入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大学,这导致余切复习的内容文字不多,而基本上是数学性质的东西。经济系分了快慢班,余切就是在快班,他考的东西还要更难一些。
总之,两周下来,余切奔赴考场。
最容易的是英文,因为考官是留校任教的王锵,他批改的时候管他妈的,把糊名字的封条掀开,看到余切的名字就打满分。
他是boys help boys。
在王锵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俞敏宏常常抄他的作业,然后王锵得了个良,俞敏宏得了个优。
最麻烦是计量经济学,有一个计量大题,余切算得头昏眼,最后整了个答案上去。
系主任胡岱光批改的他的卷子,把余切叫到办公室:“你让我怎么给你分数呢?你有一个题没有答上。”
艹,算错了。
胡岱光问他:“你对你的日本行,有没有什么看法?给我经济上的观点。”
余切说:“我感觉日本和东南亚有相同的地方,我把这种称为‘东亚模式’,最主要是两点,第一点是非常高的投资率,这首先是由高储蓄率或者高外来资本流入支撑的……”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第二点呢?”
“第二点是对外贸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进、出口的比例都很高。”
胡岱光搓手,暂时对余切的答案感到满意。
“那你认为,我们可以学到一些什么?”
“我们的自然禀赋差不多,他们有的我们都可以去学。日本不同的是把大量资本用于产业升级,而东南亚没有,我们该学日本。”
“还有呢?”
“日本也长期进行资本管制,但是在我离开的时候,日本负责制定产业政策的‘大藏省’决定放宽这一管制。”
历史上签订的广场协议,不光是日元升值的事情,也有一系列其他的事项。比如美国人勒令日本人买美国车,少卖日本车,并制订了额度。
胡岱光总结道:“产业投资、资本管制,这就是你看出来的东西,但为什么你离开的时候,日本又放弃了?”
“外因是美国的逼迫,内因是大藏省认为,他们可以通过日元升值,吃到日元升值的汇率红利,而同时继续压低产业成本。”
说白了,就是还能再苦一苦日本老百姓。
胡岱光很满意余切的答案。在他看来,余切作为一个经济人没有再提“民族性”这些东西,而是换了个角度去分析了。
这很好。
他说:“我们燕大的许多人学贯中西,既学马哲,也研究西方经济学,还能作诗吟赋。几年前,有个叫何晓峰的教授撰文,说我们现在的经济只算物质生产,不算服务业,低估了gdp……”
“——许多人反对他,教师内部也不赞成,骂他是资本主义走狗,然后何晓峰学了马哲之后,认为只算物质生产是‘拜物教’,令学马哲的教师哑口无声,不敢作声。”
“我讲这些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多搞一些东西也是很好的——尽管你数学水平并不高,但我们数学水平高的人,既没有去日本,也不会去泰国,空有一身屠龙术啊!”
“所以,我给你的成绩过了,但我仍然希望你,能多用一些心在经济上。你有这样的才华,如果不多发挥你的影响力,将来会后悔的。”
胡岱光可谓是对余切用心良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