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李斯需要一个目标
儒家当代掌门人宣布辩论之比开始后,要出师的弟子们,开始展现自己的风采。
一天的辩论有了赢家与输家,胜者明天还有新的对手。
“感觉如何?”
荀子问了一句同行的赢子非,赢子非道:“儒家是法家最好的外衣,儒皮法骨,可治天下。”
闻言,荀子眼中光芒闪烁,问道:“大秦学宫,就是为此准备的?”
赢子非摇了摇头,道:“夫子,您其实很清楚,儒家一旦得势,诸子百家,难有立足朝堂之地。”
“儒家的人,厚古薄今,如此下去,思想上必然被遏制。”
“孔夫子一生都在致力周礼复现,然人变时变,时代不一样了。”
“有此一言,老夫再赠你三卷书。”,荀子笑得莫名,赢子非有些惊讶道:“夫子,这又是何故?”
荀子边走边道:“老夫虽批圣批儒,然老夫也明白,儒家之学,也当为用。”
“你言儒家厚古薄今,却是一言中的。”
“法家与之相反,厚今博古,因时而变。”
“这很好,也很不好。”
说到这里,荀子又道:“因时而变,能治标却不治本,变则有动,动则有乱。”
“人心不稳,必生大乱,儒家的一些东西,能够稳住整体的框架,给予法家有变的空间与时间。”
“法家每一次立法,都意味着有一批人的利益受损,人性之恶,莫过于如此。”
赢子非微微点头,不是有一句话说吗,赚钱的路子,都在律法中写着呢。
“老夫不知道你们秦国的具体布局,但想要统合诸子百家,谈何容易。”
说着,荀子摇了摇头,对赢子非道:“千万不要小觑诸子百家之争,权势,学术,那其中,满满都是人性的恶意。”
“现在秦国做得不错,大秦学宫,稳住了诸子百家,法家依然为主朝堂。”
“老夫很期待将来的变化,毁灭与新生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未来,又是何等的风景呢?”
两人到了岔路口分开,回到小院,赢子非坐下来。
刚刚荀夫子的话,让他有所猜测,诸子百家的布局,在加快之中。
“不能急,这个时候,还不是出手的时机。”
赢子非安抚着自己内心的躁动,统合诸子百家会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或许,也该是显露一些东西了。”,眼中闪烁着精光,赢子非想着,是不是再推动一下诸子百家的道争。
想到道家的手笔,赢子非摸了摸下巴,似乎这把火,是到了还添一些油的时候了。
心中有了决断,赢子非微微吐了一口气。
小圣贤庄的辩论相争还在继续,有的人已经被招揽,有的人还在观望着。
五天后,除了韩非与李斯,其他人都结束了辩论相争,以输家的身份,成了观战者。
两人两辩而不分胜负,从天下时局,到儒学,法家之道,你来我往,让观战之人,叹服连连。
“最后一辩,明日决胜负。”
儒家掌门人出了最后一题,宣布了决定。
韩非与李斯一礼而拜,对视一眼,各自下台。
夜幕低垂,半山腰凉亭处,火光摇曳,风雪拂来,李斯却感受不到凉意。
看似两辩两平,可他清楚,今日之辩,他其实已经落入下风了。
“师兄,难道斯永远追不上你吗?”
呢喃一声,李斯苦涩一笑,拜师后,他看到了韩非的才能,看到了韩非的努力。
他努力去学,努力去追,可却总感觉追不上师兄韩非,似乎每一次,都相差一点。
“想喝酒吗?”
一道声音,让李斯回神,他偏头看去,见是赢子非提着东西。
“斯,见过公子。”
李斯一礼拜见,赢子非笑了笑道:“我喜欢自在些,坐下来,陪我喝酒。”
他将酒拿出来,又拿出酒杯,还有两碟下酒菜。
李斯拿起酒壶,倒酒两杯,两人先对饮一杯。
“好酒。”
李斯赞叹一声,赢子非笑道:“喜欢就好,第一次同饮,总得留下些记忆给未来有所回想。”
闻言,李斯一愣,反应过来后,他苦涩一笑道:“这样的回忆,很难让人带着美好的心情去回忆。”
“你有些丧气啊,这不是还没输吗。”,赢子非倒酒,随意吃着下酒菜。
“已经输了。”,李斯摇了摇头,道:“我心烦乱,已然先输一局。”
“为什么不压下你的烦乱呢?”,赢子非淡淡而问。
“压不下。”,李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神色莫名道:“其实在我选择准备前往秦国的时候,我就已经输给他了。”
“我选择了优势之地,他却迎难而上,我的内心深处,何尝不是惧他之才呢。”
说到这里,他看向赢子非,苦涩一笑道:“公子先见他,再见我,又何尝不是一种评定呢。”
赢子非没有看他,而是拿起酒壶倒酒,然后示意两人再饮一杯。
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赢子非才道:“你错了,此次前来小圣贤庄,我的目标,不是韩非,而是你李斯。”闻言,李斯愣住,火光摇曳下,他看到了赢子非面容上的肯定之色。
他只觉有些恍惚,下意识问道:“公子即知师兄之才,远胜于我,又何必如此选择?”
“真的是这样吗?”,赢子非淡淡反问,看着李斯,微笑道:“我看得出来,你与韩非之才,不相上下,各有所长。”
“不光我看出来了,你们的老师荀夫子,也心中有数。”
李斯眉头紧皱着,他思绪翻飞,此时,赢子非又道:“李斯,其实你差的东西,只是一个目标而已。”
“你看到了韩非的坚决,看到他逆难而上的选择,可你却没有看清你自己。”
“李斯,你心中所求,真的只是你此时心中所想吗?”
李斯沉默,他脑海里,回忆着在楚国任职小吏时的一些事情,想起自己的鼠论之想。
他想到了拜师后,老师的教导,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可见。
似乎是过了很久很久,李斯才回神,他眼中,多了一些不可直视的光芒。
“看来,你有所得了。”
赢子非满意一笑,李斯重重点头,一礼而拜后道:“多谢公子提点。”
“公子说得对,是李斯自己看低自己了。”
“因与师兄身份之差,我心有怯弱自卑。”
“因师兄韩非为天下奇才,我心生嫉妒羡慕,蒙蔽心智矣。”
“因我功利之心,只求捷径,无问道之心,以至于如今我学有所得,却是前人先贤之学,而无我李斯之道。”
李斯的心态在变化,他的气势在转变,赢子非笑了。
“李斯,我给你一个目标,如何?”
闻言,李斯目露期待,直视赢子非。
赢子非伸手从怀里拿出一块令牌,递给李斯,微笑道:“此令牌,能见秦王,能入相府,更能畅游大秦学宫,”
“秦国大部分机密,有此令牌,你都能知道。”
“去看一些东西,然后去思考,去走出你李斯的道路。”
“我希望将来有一天,你李斯制定的律法框架,能够开创一个新时代。”
“不管是十年,百年,还是千年,你李斯之法,依然能光芒万丈,为天下百姓,为世间后人,走出一条宽阔的道路。”
李斯的身躯,挺拔如松,他的眼睛光芒,越发坚决。
他将令牌小心翼翼放进怀里,而后大礼而拜。
“公子,李斯懂了。”
是的,他懂了,不是他李斯去走向新时代,而是他李斯,去开创新时代。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李斯,去走出属于你的道路吧。”
赢子非离开了,风雪还是那般大,可李斯却只觉浑身热血沸腾。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他轻声呢喃着,双目璀璨如星,随即畅快大笑起来。
他李斯,前路不再迷茫,尽管这条路上,阻碍重重。
“师兄,我终于懂了你的选择。”
“只是这一次,我不会输了。”
李斯乘风雪下山,夜幕茫茫,明日的光芒,又该是什么样呢?
……
今日的辩论相争,小圣贤庄的人都在,他们尽管对荀子师徒偏向法家之学有诸多意见,可韩非与李斯的才学,值得他们去敬佩。
韩非与李斯到来,行礼拜见后,两人跪坐下来。
“嗯?”
轻吟声中,儒家掌门人,荀子,还有韩非等人,都将目光放在李斯身上。
李斯他,气势不一样了,安静跪坐着的他,却恍若有俯瞰天下之变的气魄。
荀子想到了什么,他目光看向赢子非,见赢子非闭目养神,他眼中光芒闪烁着。
“李斯的郁气已散,对韩非,再难生因嫉而害的杀念。”
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也不会看错。
也就是说,赢子非这个小子,真的解决了他无法解决的问题。
心中大喜的荀子看着两个徒弟,嘴角上扬,接下来的辩论,有意思了。
“师弟,你似乎有所领悟。”,韩非眼睛微眯,轻笑着问了一句。
“确有所得。”,李斯点头,看着韩非,他道:“师兄,今日一辩,为文争。”
“你我之抉择,各有前路,今后相争,为文争武斗,难有留手余地。”
“师兄需要时间去做一些事情,师弟也需要时间去做一些事情。”
“未来之局,只愿师兄所行之事,能给斯多一些验证之观。”
闻言,韩非身体一震,他目光直视李斯,心中大为震动。
“师弟,你真是给为兄好大的惊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