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樊楼内的“氛围”又是极好的,管事者让孤儿们彼此以兄弟相称,更将表现出色的弟子认作养子。然而再优秀的养子,一过十四岁也会人间蒸发。
很快任烛景也到了十四岁,他从养父手中接到了一柄匕首,一枚毒丸,以及此生第一项任务:成为当朝的九皇子府中护卫。表面上维护皇子的安全,暗中则监视皇子的一举一动。
倘若九皇子能一生安分守己、享受富贵奢靡的王府生活,倒也罢了;可如果他对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起了觊觎,那任烛景就必须化身为噬主的利刃,以自身性命作为代价,将九皇子拉入不见天日的地狱深渊。
“……按照墨菲定律,坏事永远会发生。这个九皇子多半是要搞事情的。”
白典开始分析接下来可能的剧情走向:任烛景与九皇子在长久的相处中建立了友情,但樊楼下达了暗杀九皇子的密令,最终就看任烛景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虽然脚下毫无章法,但是七拐八弯之间,白典居然顺利走出了桃花林。而那些曾经在烟雨中朦朦胧胧的亭台楼阁,如今就在不远处。
估摸着那里就是九王府,他正准备过去一探究竟,却没想到整个人突然僵硬动弹不得,就连半空中飘飞的花瓣也静止不动了。
下一秒钟,他眼前的空气中浮现出了两行大字:
【逃走,从此浪迹天涯】
【履行职责,进入九王府】
原来剧情还有可选择的余地?
白典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逃走——就像当初逃离原生家庭那样,这对他而言无疑是最佳答案。
空中的两行大字很快消散,但僵硬的感觉却并没有随之消失,反而连视野也模糊起来。
还没等白典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就又回到了茂盛的桃花树林深处。
……原来答错了就会重头再来。如果不停答错,就会循环往复被困在剧情中,更不用说突破任烛景的屏障了。
大致弄清楚游戏规则,白典立刻开始了新的尝试。这次他选择走向九王府,一些新的记忆也随之进入了他的脑海。
九皇子名叫郁桢,年方八岁。母妃早年薨逝,父皇担心爱子会卷入后宫乱斗的旋涡,因此早早赏赐了豪华府邸与一干仆从。虽然名义上是出宫居住,但吃穿用度甚至要比宫内更加精细考究。
远离了乌烟瘴气的宫闱,九皇子并没有沾染上骄奢淫逸的败坏之风。他是个性情温良的孩子,对待仆从仁慈宽厚,也时常接济平苦百姓。不同于其他贵族子弟招蜂惹蝶的纨绔习性,九皇子生性恬静,平日最爱收集各种稀罕的善本古籍,坐在书斋内研读。
多亏了这样一位乖巧的皇子,任烛景在九王府里的头几年过得平淡如水。不再需要日夜不休地操练筋骨,更不必与朝夕相处的同伴以命相搏。他只需要本分地守在皇子身边,于静谧处感受前所未有的人间安逸。
这简直就是他从未奢望过的“天堂”。
但“天堂”之中并非只有美好。九皇子的母妃虽然早逝,但娘家亲族依旧颇具势力。他们并不甘愿九皇子仅仅只是一名皇子,因此不停游走在各方势力之间,也频繁出入九王府,试图掌控这枚地位特殊的棋子。
任烛景的任务之一,就是假借职务之便偷听这些外企家臣与九皇子的谈话,并择要将其中内容传递回樊楼。
那是任烛景进入九王府的第三年,中秋前夕一个看似平静的夜晚。九皇子的母舅赶在皇宫夜宴之前来到王府,希望这位外甥能在御前为一名关押在大理寺的罪臣美言几句。其中涉及了朝廷党争、母舅一系的利益和更多晦暗难明的纠葛。
对于母舅的请求,九皇子始终不置可否。而这些全都被躲在暗处的任烛景听了个清楚分明。只是这一次,还没等任烛景将听来的消息飞鸽传书出去,他就被母舅带来的高手逮了个正着,被五花大绑着押到了九皇子的面前。
在任烛景看来,“奸细”身份一旦败露,自己便与死人无异。就算九皇子不忍加害,消息传回樊楼,他也一样会死无葬身之地。
然而那位年纪尚幼的九皇子,却异常镇定地表示任烛景是听从了自己的安排才在近处守候,并不存在所谓“偷听”之事,至于“奸细”那就更加无从说起。
如此这般,一场变故竟被消弭于无形。待外戚一行离去之后,任烛景独自来到九皇子休息的院落之外。
这时,又有几行发光的大字出现在了昏暗的夜空之中。
【是否要为刚才之事向九皇子道谢?】
第173章 竟然是他
受了别人的恩惠就应该礼貌道谢, 这是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
可就是这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此刻却在白典心里被反复揣摩着,仿佛评估着一双足以煽动美洲风暴的蝴蝶翅膀。
依据颠扑不破的墨菲定律, 身为奸细的任烛景迟早会接到“诛杀九皇子”的任务。如果那时的他已经与皇子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那就一定会深陷痛苦无法自拔。
如果让白典来选择,他会从源头上避免这种痛苦(当然, 如果真是白典,更有可能早就想到办法逃离了九王府)。
但任烛景又会怎么做?
白典认真揣摩着纪念林中那个高大英俊的哨兵:他看起来并不是那种巧舌如簧的人。如果主动去找九皇子免不了又要一番对谈,搞不好还会言多必失。倒不如暂时回避,将主动权让给九皇子。等过了今晚,或许还会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