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火枪和铁马
“咳咳”
萧寒端起茶杯,一口饮尽,摇了摇头:“你一个人不是本王的对手,不过小月儿的进步很大,掌法极为高明,下次你们两个一起上。”
“啐。”
聂四娘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心底却觉得这个想法似乎不错。
两个人总归比一个人强。
“今夜要走吗?”
他忽然问道。
“要啊。”
聂四娘淡淡道:“不然明天早上被人看到了,我倒是不怕,就是怕影响你这位西凉王的名声。”
话里话外,还是有些幽怨。
“想留便留下吧。”
“正好许久没和你说说话了。”
他如此说道。
聂四娘沉默片刻,最后还是点头:“看在你求我的份上,那我勉为其难的留下来,不过明天一座就得走。”
“我还要去中原一趟,最近魔教被中原武林盟和六扇门联手打的很惨,我得去看看,万一让你的东方姑娘被人杀死打伤,怪罪到我的头上来,人家可吃不消。”
“阴阳怪气的。”
萧寒笑道:“怎么?突破陆地神仙境了,练心态都跟着年轻了是吧。”
“不行吗?”
聂四娘俏皮的吐了吐舌头。
吃过宵夜,两人躺在床上,萧寒双手枕着脑袋,悠悠道:“抓紧时间,和魔门的人做好切割。”
“放心吧。”
她轻声道:“找就准备好了,没跟你之前,我便知晓,有朝一日,你得了天下,便容不得魔门。”
“现在阴葵派大体都切割完毕,只剩下一些暗线。”
“那就就好。”
他道:“以前需要魔门来做一些事情,等得了天下,他们也就无用,若是其中能改的,可以留下,若是不能改的,只能怪他们自己。”
“本王已经给了机会。”
“是他们自己不好好珍惜。”
魔门的形式作为还是有些横行无忌。
“早知道,当年就不该来西凉。”
聂四娘嘴角扬起,“管管没召回来也会算了,最后还把自己给搭进去。
“看你的表情,好像一点都不后悔。”
他调笑。
“能不会悔吗?”
聂四娘轻哼:‘也不知道你这人,怎地有那么多的喜好。’
天色渐渐明了,聂四娘便从水云山悄无声息的离开,似乎从来没有来过一般。
风雪依旧
天地大寒
水云纱的田地气运越来越浓,整个九州在仙气的滋养下,也开始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
“夫君。”
“今儿一招,工部局将造出来的火枪送来了。”
宁熙带着几个侍女,兴奋的来到偏殿。
“火枪做好了?”
萧寒三下五除二将面前的牛肉面吃完,擦了擦嘴,从翠儿手里将木箱子接过。
将其打开,里面正躺着一把火枪和火药弹丸,他的心底似乎别什么集中,以至于出现轻微的失神。
“夫君,怎么了?可是对它不满。”
宁熙问道。
“不是。”
萧寒摇头,强压心底的躁动,伸手将这个和记忆中相差无几的东西拿起来。
熟练的撞上火药,按上弹丸,走出偏殿,将火枪平抬,对准了远处的数目。“呯”
扣动扳机,一缕轻烟升起,好似惊雷般,从枪口喷射出一团火光,紧接着十多丈外的小树迎声而断。
“嘶”
看到这一幕,包括宁熙在内的所有人,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威力。”
他惊讶道:“几乎比得上江湖高手的暗器。”
“没错。”
萧寒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又装填一次,呯的巨响,翠儿直接捂着耳朵。
弹丸搭在石头上,石屑翻飞。
“轻而易举就可以打穿铁甲。”
他砸吧了两下嘴皮:“宁熙,你信不信,将那随着火枪的威力提升,甚至可以一次打穿城墙。”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真的假的。”
旁边的侍女有些不信,
“秀儿这玩意只需要装足够多的火药,瞬间爆炸产生的威力足够移山填海。”
萧寒感叹。
这种火枪,还远远达不到他的预期,目前西凉还在新建许多水泥坊和炼钢坊。
墨宫和工造局许多顶尖的匠人,正在夜以继日的赶工,按照萧寒给出的图纸和思路,改进原本的技术。
“让工造局按照我给的思路,继续公关。”
九州很早之前就有火药,只是威力不够大,远远达不到武者所展现的出来的破坏力。
不过西凉的火药,配方不断的改良,威力提升巨大,已经开始用来开山挖矿。
萧寒已经在为将来谋划,既然这个世界没有科技,那就由他亲自打造成一个科技与修行的世界。
正好他现在的生命几乎已经漫长到没有尽头,最短也能活过几千年。
权当做打发时间的恶趣味,看着能不能将科技和修行完美的融合。
同时科技的发展,将极大提升普通人的对抗强者的能力。
不过这些暂时都只是想法,要将其实现,应该需要漫长的时间。
但萧寒恰恰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王爷,墨宫发来消息,请王爷明日去验收铁马。”
好消息接二连三的到来,又有侍卫进来禀报。
“知道了。”
萧寒心情极为舒坦。
“宁熙,你让人去催催农业司和工造局,让他们加快粮种的改良和化肥的生产。”
别看这几年,西凉越来越富足,那是建立子啊去年丰收的前提下。
等改良的粮种以及化肥普及,粮食的产量才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这是什么东西?”
袁清风凑过来,颇为好奇。
“你不去练剑,跑来做什么。”
萧寒挑眉。
“听说你们说什么火枪,铁马,那是什么东西?”
她问道。
“机密。”
他瞪了袁清风一眼,这妮子缩着脖子,恋恋不舍的离开。
时间恍然般来到半年后,原本平静的西凉,突然之间开始大兴土木,要修建一种叫做铁路的东西。
西凉府开始征召青壮劳力。
墨宫开始研究的铁马已经能使用。
第一条铁路选择从西凉城道清幽关,只是短短半天时间,西凉府衙门,就招了十余万青壮劳力。
青凉铁路,并非是乱选的,首先是清幽关道西凉府的地形较为平坦,比较容易修建铁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