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其他小说 > 大明嫡长子 > 大明嫡长子 第472节

大明嫡长子 第472节

    等到外人走了,孟樱才开始和她的父亲撒娇。
    “爹爹也真是的,干嘛在皇宫里说什么嫁妆,到时候满京城都知道女儿嫁不出去了。”
    “我不懂的嘛。天子那么威严,又不敢撒谎。”
    “那爹真要留下来伺候那什么番薯嘛?”
    “本来想走的。现在看来也走不了了。”孟求中走到门口,蜷缩起身子往地上一坐,接着像是想到了什么,他把怀里抱着的小木盒打开了,随后眼睛就开始放亮光。
    “皇上还真是大方,我只要一百两,他给咱五百两!哎呀,这下咱不受那个穷罪了,等回去以后,爹给你找个好婆家,嫁妆管够。”
    “女儿还不想嫁人。”
    孟樱说起来也是有几分姿色,刚入京的时候风餐露宿的当时有些憔悴,这两年养在深闺,脸上是红润透亮,皮肤是白白嫩嫩的。
    要说不好的地方,就是瘦瘦小小的,苗条是苗条了,但女孩子讲究的是屁股大好生养,弄成个白瘦幼,媒婆要说不好了。
    “说的胡话,不嫁人?不嫁人当个老姑娘啊!”
    “那也不能刚见面就要女儿嫁人,两年多没见爹了,女儿陪陪你。”
    “嗯。”这话听着还算受用,想了想,孟求中又问:“那个什么世子,没有欺负你吧?”
    “啧。爹你又乱嚼舌头。”
    “看他不像好人。”
    “这个世子才奸猾呢,他知道女儿和这个番薯有关,番薯又是皇帝在意之事,所以他注意的很。这两年女儿也算是吃好喝好睡好。”
    ……
    翌日。
    乾清宫。
    皇帝到的时候,殿里面已经站满了人。
    臣子们也经验丰富,有时候凭着感觉能大致知道今儿这事多大,像这一次,事情肯定不小,一个个都齐整得出现了。
    “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都赐座吧。”朱厚照搓着手走了出来,他也不到上面去坐了,还是直奔主题。
    一招手,一个太监端着木盘子走了出来。
    “诸位爱卿,今儿宣召各位前来是有个喜事分享。你们先看看这东西。”他指了指,然后侧过身让他们都瞧得仔细,“可有认得的?”
    正德年间,红薯还没进入中原。
    朱厚照是人为的派人找了几年才找到。
    几个大臣都摇了摇头。
    “陛下,此为何物?”王鏊拱手,慢声细语的问道。
    “这个东西名为红薯,也可叫番薯。”朱厚照做手势,让太监往前,“诸位爱卿可以拿在手里感受一番。是朕从海外让人带回来的。摸上去有些坚硬、清凉,当然也有些粗糙。”
    “有何功效?”
    “可以吃。”
    杨一清首先拿起来,他凑在鼻子上闻了闻,“无味。”
    “口感是甘甜的。”
    “陛下……?”
    “额,杨阁老,这个不要吃,朕只有这么几个。而且生吃比较坚硬,你们的牙容易崩掉。”
    “喔……”
    杨一清之后,王鏊、王炳也都拿过去端详了一番。
    “陛下,这种果子,是在树上结,还是在地里长?”王鏊也好奇。
    “地里长。亩产可达30石至40石。”
    皇帝是轻飘飘说出这句话,但是殿里所有的大臣听完都惊了。正常的稻田,亩产也就是2石、3石。
    “陛下说的是三十,不是三、四?!”韩文惊站了起来,忽然间就对红薯特别的重视起来。
    朱厚照背着手笑道:“如果是三、四石,至于朕这么一大早,宣召六部九卿至此么?”
    躁动,气氛还是有些躁动。
    顾佐问道:“陛下从何处得到的此物?又怎知可以亩产三四十石?”
    这等事情,乍听起来还是太离奇了。
    “实际上在数年之前,朕已命锦衣卫暗中谋划此事,行动代号即为红薯。昨日,朕召见一福建老农,这几个红薯便是他带回来的。至于说亩产,红薯在海外之国都能有这样的产量。”
    “如此,那可以代替大米、小麦?若大明两京一十三省都改种此等作物,每年的粮食岂不是可以瞬间也翻上十倍?”
    顾佐不知其特性,这样推断也在常理之中。
    朱厚照看其他人也会频频点头。
    “事情,倒也不会那么简单。”王炳说,“此物名为红薯,是海外之物,是否适合我大明百姓食用还是两说。臣以为,可试行之。”
    王炳虽然不是那么讨喜,但说话却往往言中关键。
    “朕,今日宣召诸位进宫,就是为了试行之。红薯的产量高是其一个优点,另外还有一个便是土壤肥力不那么强的土地也可种植,所需的水也远远少于水稻。这是可以给大明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作物。此事关系重大,需内阁、各部协力推进。”
    “老臣,愿领此重任,为陛下分忧解难。”韩文是户部尚书,这种事请他当仁不让。
    “户部是要的。”
    内阁三人听了这话也明白了,除了户部,还要内阁。
    不过他们刚要说什么,朱厚照已经先开口,“此事,朕意委任一人专门负责,不仅仅是协调、负责,更要深入其中,正如王阁老所说,此物是个新鲜玩意儿,怎么吃还不知道。怎么种就更是学问巨大。”
    所以这样一来就不适合内阁的阁老了,毕竟他们每个人都身兼数个重任。
    实际上朱厚照想到一个人,便是杨廷和。
    杨廷和原先在军机处任职,后来西北的战事结束以后,作为皇帝心腹的他,调任詹事府詹事。但现在哪里没有太子,所以他是哪里需要往哪儿去,经常性的还会代表皇帝出差,离京处理专门事项。
    杨廷和有一个优点,就是脑子非常清醒,条理、逻辑从来不乱。
    而且这些年他各类官都当过,乱七八糟的事处理了不少。
    所以实际上朱厚照还有另外一重打算,就是调其入阁。他现在一身的奇怪经验,除了当阁老,其他的各个衙门都不太适合。
    殿里的人都在等着皇帝宣布,朱厚照也就不卖关子,“红薯培育和推广之事关系重大,是朝廷最为重要的政务之一,朕以为詹事府詹事杨廷和可堪一用,并增补其入阁,专办此事。”
    这么说来,是因事入阁,这也是头一回了。
    大臣们再细细看了眼那东西,陛下这是通过‘因事入阁’来体现对新作物的重视了,妙。
    杨廷和今日也在,他这个阁入得很是意外,主要朝中还有韩文这样的老前辈呢。
    “微臣,谨遵陛下圣意!”
    朱厚照说道:“寻一处合适的田地,种植生叶以后,递个折子上来,朕要去看。”
    这话讲得还是延续一贯的风格。
    “诸位爱卿,且与朕都保持一点耐心,几年以后我们君臣再瞧,大明必会因此而有天下更新之象。”
    粮食、人口、战马、火器……这都得有,他这个正德皇帝可不是打败了鞑靼就了此一生的人。
    第五百零九章 阁老
    内阁值房在紫禁城的东部,从永乐到正德,内阁的地位处在稳步的上升之中,真实的历史中,到明世宗,也就是嘉靖年间,因为夏言、严嵩连续执掌内阁,其地位开始与过去的丞相媲美,权力亦能稳固压制六部。
    好在,迄今为止,并没有出现独相的情况,内阁的人数也一直维持在三人左右。其实永乐皇帝最初设立内阁,其人数是在三到七人不等。因而皇帝把杨廷和塞进来,倒也不能说在礼制上有什么问题。
    他带着推广红薯的圣命入到阁中,便是王炳一向自视甚高,也不敢怠慢太甚。
    杨一清倒没什么表示,见到杨廷和向他见礼,他便平和的说:“内阁这地方不大,介夫选个地方坐下就好。为陛下办事,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这些都在心中,不必老夫嘴上再说。以后便是同处内阁,红薯一物陛下也分外重视,若有需要之处,我们三人都可为助力。”
    “多谢阁老关照。”
    以往内阁最重要的事务是票拟,就是将自己的意见写在纸上,然后贴在奏疏上。之后由司礼监转呈皇帝。
    就是中间过了这一手,就把司礼监的地位给凸显出来了。
    权力的大小,有的时候就看你与皇帝的距离。
    朱厚照知道这样的隐患,就是后世之君一旦偷懒,就会交给太监去批红。
    但目前为止,他还是保留了司礼监的地位。
    内官与外庭的平衡,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司礼监如果被极力打压,有一天文臣爬到头上拉屎拉尿,皇帝叫天天不应的时候是要哭的。
    而从去年开始,因为所谓‘重大事务’需要内阁阁老牵头处理,因而在票拟之外,内阁又多出一项工作。
    就是要对重大事务进行布置,如果遇到问题,下面反应上来,他们还要一同研究解决。
    开会虽然是个很烦人的事情,但一个事情涉及部门多的时候,开会确实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形式,大家一起坐下来,把事情的原委、可行的办法都说清楚。
    只有时时的组织一下这种研究讨论会议,内阁的阁员在朱厚照问起来的时候才能对事情的进展以及目前的问题了如指掌。
    “陛下对于‘暂不知晓’是可以接受的。但不可以接受的,是连问谁都不知道……这些,介夫以往应也听说过,自然不成问题。然后除了陛下那边,还有……”
    这是王鏊在提点他,并用眼神示意了下杨一清的位置。
    王鏊在这里算年纪大的,他今年58岁,比杨一清还大四岁,比杨廷和更是大了九岁。但谁让杨一清是他们四个当中最早入阁的呢。
    杨一清当初在陕西治理马政的时候,手段是比较激烈的,譬如走私,他是抓到一个处置一个,这里的处置基本上要么抄家,要么砍头,否则怎么镇得住那种乱糟糟的地方。
    某种程度上来说,杨一清比皇帝还要严格而不讲情面。
    和当初李东阳、谢迁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现在内阁首揆是他,按照规矩,剩余的三人都应归属他管理。也就是说,如果做得让杨阁老不满意,这也是不行的。
    杨一清顺着王鏊指的方向,看了看伏案批注的杨阁老,心里头也明白的。他在朝中,哪里能一点传闻都不听说。
    “多谢济之公提点。”
    这个过程中,王炳没有说话,只是与他相互见了见礼。
新书推荐: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美食:这个老板怎么啥都会? 开局天龙慕容家,斗转星移打诸天 致富从进入游戏开始 从边军小卒肝出个长生战神 诸天:火红岁月从纳妾秦淮茹开局 洪荒:从龙汉大劫开始! 一人之下:我既一人,重振唐门 季汉大都督 我为世界注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