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其他小说 > 靖明 > 第541节

第541节

    余承业当日是怎么从御书房苦着脸出去的,后来就有不少人是怎么哭着脸去牢里的。
    杨慎愁眉苦脸:“这么多银子……花在民生上不好吗?”
    第452章 奉旨指路
    天津大沽,海河在此入海。
    这个时候,它还叫直沽河、大沽河。
    它的最上游还一直在山西,又与运河北端相连,还临着海。
    自从漕军改制,以遮洋总为骨干搭建起来了海运局,这天津大沽就成为了海运局总部所在。
    再到后来,宝船监也在此设船厂。等到大明定下了要建北洋、东洋、南洋三大海师,北洋海师的总部也设在了这里。
    同样,海上长城公司作为一个带有武装力量的特殊企业,它也不能离北京的控制太远。
    如今的天津已经是北京重镇,大沽港的规模日益庞大。
    随着蒸汽机的定型,良乡东北方向的重工园以外,天津这边也在开始建设新的工业园。不依赖于海河的水力,而是将以蒸汽机为动力。
    在大沽港的旁边,早已建好的宝船监大沽船厂,这些年已经发展为不逊色于东莞、泉州、宁波的第四大海船制造厂。
    这得益于边贸规模扩大之后,从朝鲜、从女真人那边采买来的巨木。
    现在,大沽船厂那边领到的第一个准备工作,就是兴挖更大的船坞。
    “按粗略推算,这船坞用工部定的新标准,长要在一百二十距以上,宽也要到三十距,这才能搭得起更大的滑轮吊。深也得有十五距,这新船坞只能新挖!”
    “不错,其他船坞,海师和海上长城公司、海运局的船都占了。就算想合二为一,那同样得再挖深、挖长,不如重新挖一个!”
    “要我说,既然要挖,不如就一次挖两个,万一只挖一个出了什么篓子呢?”
    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大沽船厂的厂监忧心地问道:“沈总裁,挖这么大的船坞,耗工耗银不少,由厂里先垫吗?”
    “无须忧虑,先开始做!新建,先建一个,筹备下一个!”
    “……耗工耗银当真不少啊!”大沽船厂的厂监再次提醒。
    “你不必担心,银子的事,我负责!”宝船监总裁沈啓看了一眼众人,“另外,赶造一片院落。陛下旨意,大沽船厂这边要设科学院船舶研究分院,六月里,诸位院士、博士和大匠都要过来。不止他们,宝金局、兵仗局、建设局、通驿局,都要在天津建新厂、新站。这蒸汽铁甲舰,乃陛下钦点之大国重器!”
    被他喊来开会的人目瞪口呆。
    “在造的船不能停,我已经传令各地,抽调一批大匠和熟工北上。”沈啓两眼生辉,“昔年大宝船,按如今新标准,不过七十距。百距大船若能建成,大明所向披靡!”
    大家都震撼地看着他。
    如今诸企业,其实绝大部分仍有勋臣担任总裁,但宝船监是个例外。
    年方五十的沈啓,也算得上是中年才得志。
    他是在科举改了考纲后才于嘉靖十一年考中进士的,那时候他已经四十多了。
    原因就是:他这人很喜欢杂学。
    中进士后,他就以进士身份进了宝船监,当时许多人不理解。
    可四年之后,他一本《大明船纪》直达天听,从此平步青云。去年蒸汽机制成,大国策会议后他直接来到了宝船监总裁的位置上,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原来皇帝就是看中了他懂船。
    这《大明船纪》,如今堪称大明造船业的最全面著述。凡四卷,一卷遍述了如今大明各类船只的造船用料规范和图纸,一卷遍述历朝造船工艺的沿革,一卷综述如今大明造船业官方职掌和民间船厂、造船工匠的行业状态,一卷详细注明造船流程的各种管理方法。
    在历史上,沈啓四十八岁才于嘉靖十七年中了进士,第二年去工部龙江提举司之后,终于开始发力。龙江在南京城北,是大明一大船厂,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就从那里启航。
    沈啓在五十岁时完成了《南船纪》一书,但这一次,他有了新的际遇。
    大明的官办船厂统一整合成了宝船监,大明也有了新制式的船只和官方船舶造办管理体系。
    此刻,同样刚过五十岁的沈啓已经处在大明造船业的顶端,他期待在他手上,能有超越大宝船的成就。
    “这蒸汽铁甲舰,我亲自督办!”他环视着众人,“木铁并用,帆桨同行!铸铁龙骨,蒸汽机桨,搞得清楚这些问题,将来才是船业翘楚!陛下已经降旨,若能建成,下水之日,御驾亲临为贺!”
    于是这天下午,宝船监就在附近的天津、静海、保定、文安、青县、沧州甚至山东的德州掀起了很大的阵势。
    不仅宝船监,还有其他企业,也都在附近开始了招工大战。
    即将大兴土木的天津大沽,自今年开始每年将有百万计的银两从那里花出去,这是何等机会?
    诱人的前景吸引着一些青壮,也吸引着运河上的商人。
    而在京城,百姓们等着看榜。
    二月十五,会试刚刚结束,榜还没出来,但《明报》上刊登了新的消息。
    殿试改制、自选方向、再开制科、两个新伯爵的消息不胫而走。
    应试举子们晕头转向。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殿试下个月初就举办。
    现在结果还没出来,但如果入了正榜,现在就要考虑选择什么方向。
    王崇古十分纠结。
    按他以往的观点,王家本就是山西大商,今后最需要的是在官场扎下根来。
    可是如今皇帝要将进士分成官府、企业、科学院三个方向,其用意也相当明显。
    大察工商在前,成立天下大同党在中,进士分类在后,陛下对于身居官位者招抚自家有关联的生意这件事是不满的。
    当官有三种,一种是去官府当官,为陛下“服务百姓”;一种是去企业当官,为陛下和朝廷赚钱、稳住经济命脉;一种是去科学院和文教方向当官,为大明播种未来。
    王崇古要做官的本意,就是为了照拂王家生意。
    从这一点来考虑的话,选择企业方向,只怕是更好的。
    以他家学渊源从小耳濡目染学到的本领,甚至未尝不能去望一望那经世济民科的魁首。
    王崇古左思右想了数天,榜终于放了出来。
    没有意外,他确实名列正榜。
    有了这个身份,他终于可以吩咐下去:“备上两份厚礼,我要去拜访唐国务和杨首席。”
    一个是与他王家本就关系不浅的唐顺之,一个是同为山西人的御书房首席杨博,王崇古以新科贡士的身份,现在可以去拜访二人了。
    对未来的道路,也需要探问一下他们的建议。
    和王崇古一样,所有名列正榜的贡士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将来的路怎么选?
    此刻,朱厚熜也在御书房里看着新科贡士的名单,还有他们的分数。
    呈给皇帝的,是更加细致的分析。
    如今的会试,考纲已经有所改变,增加了一些算学、常识题目,在最终的实务策题里也搞了类似“附加题”这样的可选题目。
    把科举从最初的只考理学改到如今,朱厚熜也只能用这样的办法遴选一些可能不一样的人才。
    譬如当年的沈啓,他之所以直接去了宝船监,未尝没有朱厚熜提点严嵩让他对沈啓点了点的原因。
    要不然惯性底下,大家当然还是选择去官府任职。
    殿试的题目都已经出完了,二十多年来,朱厚熜头一次这么期待殿试的结果。
    这一次,自然也得引导一些人跨出大胆的一步,选择别的方向。
    “制科毕竟只是两个魁首封伯。”朱厚熜一边看着分析,一边在一些名字旁画着圈圈或者打着勾勾,“去企业,沾钱很多,管得却仍如做官一样严,实权还不如地方官,只是薪俸更高一点。去科学院和诸学校,更是显得清贫。但有些人是可能的苗子,该劝上一劝。”
    朱厚熜抬头看了一眼,在他面前,唐顺之、杨博、严嵩、黄佐等数个重臣在这里,胡宗宪和沈炼也有份。
    “你们都是熟悉朕的重臣,既然放了榜,必定是拜帖不断。”朱厚熜把名单交给他们,“这些人,你们可以试着提点一番。朕设企业,非为垄断各行各业,只是国家需要集中力量办一些大事,办一些长远才看得到回报的事。以企业为枢纽,只要奉公守法,朕倒乐于见到民商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至于办文教、做科学,那恐怕确实需要些热情。但是名誉上、地位上、薪俸待遇上,朕绝对会给足。待第一批院士选定,诸节慰问,春节国宴,子女恩荫,都不会缺。”
    朱厚熜微微叹了一口气:“朕也快四十了,从此精力自然是渐渐要往下走的。但科学院的重要,许多官员和士子、百姓不重要,朕是对你们讲过一遍又一遍了。物理大道上后继要有人,便要从今日始。去吧,除了泄题,你们这次都是奉旨指路。”
    严嵩笑着弯腰:“臣等都明白陛下一片苦心。”
    国企那边仍有勋臣主导,能有更多读书出身的文臣过去,自然是好事,只要他们肯。
    至于勋臣们大概有些不乐意,那也不打紧。等日本的事情办完了,大概有一批可以安置过去。
    盘子是在越做越大嘛。
    等唐顺之他们离开了,朱厚熜问杨博:“用修还是每天板着脸?”
    杨博笑了笑:“杨总辅虽然心里不痛快,但既然诸国务都商定了,他还是会用心的。”
    朱厚熜也微笑了起来。
    加总辅在内共九个国务,上面还有个皇帝。总辅权力虽然大,但如果总辅本身的能耐、格局不够大,那么实则就是共同决策的局面。
    杨慎这家伙啊,格局确实不够大,眼光也不长远。
    也不知道他落魄时,那种缅怀古往今来、写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气概哪里来的。
    难道说只是伤春悲秋时能有暇追忆古今,真到办实事时视野又小了?
    朱厚熜倒也不怪他,杨慎考虑的也有道理。大明如今本身就是领先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是事倍功半,毕竟要自己先趟出路来。
    再说了,钱的问题,从国家的层面自然有不少解决办法,不至于为此束手束脚。
    说精力从此要渐渐往下走的皇帝,现在显然并不是这样。
    最近这几个月,他明显步子更快了。不仅是国事上,也是身体上。
    入夜以后,他快步往林清萍宫里走。
    五个新嫔的宝册已授,其实从他们入宫开始就已经算是朱厚熜的女人了,自然已经染指。
    宫里进了新人,从过年前后,朱厚熜其实就尽量开始保持比较规律的作息。
    处置国事是一方面,如今蒸汽机有了,大明进入了新阶段,他也要有养生意识。
    活久一点,就能多保证大明的路子走得更宽阔一点。
    所以如今诸宫反倒能见皇帝更多了,至少皇帝每天都开始不在养心殿过夜,总会在某宫留宿。
    说会闲话,是安抚。
    听听琴,赏赏舞,是喜爱。
新书推荐: 绝色弃女一睁眼,她靠医术逆袭了 吞噬星空之自成宇宙 新婚肆爱 漂白 巧取豪夺了无cp男主 嫁给铁哥们 夺娶 剑仙裴牧云 医仙被神级Boss缠上了[全息] 枕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