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

    虽然都是郡公,但豫章是秦汉以来的大郡,在荆襄之侧,桓温得之,如虎添翼。
    而临贺郡则在岭南大山之中,为孙权所置,荒无人烟,遍地蛮人。
    桓温连望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新招募的征西府椽郗超道:“朝廷是担心明公再建奇功,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灭亡成汉让桓温尝到了巨大甜头,而如今石虎卒,诸子夺位已成定局,羯赵必然大乱,若能收复洛阳,朝廷会如何封赏?
    桓温心中一片火热,治下荆益二州,名义上还都督关中、中原、汉中诸州,手握二十万大军,近千万之民,没有野心肯定是不可能的。
    主簿王珣道:“羯赵大乱,何必急于一时?褚裒、谢尚、殷浩之流皆清谈文弱之士,安能与北国虎狼相抗乎?公有大功于晋室,天下皆知,不妨稍待时日,褚裒、谢尚、殷浩铩羽之事,便是明公恢弘宇内之时!”
    心腹大将袁乔再灭成汉后不久便病逝了,桓温伤心不已,恰好此时郗超来投,桓温很少称赞别人,却对郗超咋不绝口,遂引为谋主,与王珣同受器重。
    王珣的话虽然一半是在阿谀奉承,但另一半却正中天下实势。
    羯赵将乱未乱,此时北伐无利可图,反而会吸引羯赵重病来攻。
    桓温捻须而笑,“卿所言是也,朝廷重用此等人物,焉能成事?”
    早年在建康时,桓温便与褚裒、谢尚、殷浩打过交道,对三人品行多有了解,清虚空谈之士而已,名声大,却并未有实才。
    一个是靠裙带关系,一个是靠家族荫蔽,还有一个隐居十年,因与桓温齐名而被重用……
    第一百七十四章 屯田
    张豺的溃败必比李跃预料的还要快。
    也不知这厮怎么想的,居然跑去主动迎接石遵大军……
    石遵起兵的口号就是清君侧,对象正是张豺本人,他这么主动,石遵自然却之不恭,顺理成章的将张豺斩于集市,也顺手夷灭三族。
    太后刘氏一道诏令,任命石遵为丞相,兼领大司马、大都督、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持黄钺、加九锡,增封十郡。
    没过几天,石遵编在群臣的拥护下,于太武前殿即皇帝位,封石世为谯王,废刘氏为太妃。
    石遵即位后,立即大赦天下,重新启用李农,官复原职,不追究其战败之责。
    义阳王石鉴为侍中、太傅。沛王石冲为太保。乐平王石苞为大司马。汝阴王石琨为大将军。
    不过石遵无子,立燕王石斌之子石衍为皇太子,曾经支持石斌的“国人”,龙腾中郎全都对石遵死心塌地。
    似乎是为了弥补石闵,加封其为武兴郡公,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辅佐朝政。
    种种举措,邺城朝堂迅速稳定下来。
    李跃将斥候营洒遍东西南北,时刻关注着天下形势。
    黑云山居天下之中,到处都是敌人,只能步步为营。
    荥阳周边全是狠角色,难以发展,李跃遂将人口陆续迁徙至陈留,治下无论军民,全都投入生产之中,补种夏粮,打猎、捕鱼、采集,忙的不亦乐乎。
    石虎设置在荥阳之东的猎场,几乎成了黑云军的辖地。
    加上南面洧水的虎踞川,一南一北两个牧场,饲养了大量的牛马驴骡羊鹿等牲畜。
    陈留优越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地,自然而然的成为黑云军的治所。
    而黑云山则成为后备基地,作练兵狩猎之所,由曹堪驻守。
    轩辕山也没以前那么重要,李跃力排众议,让亲卫什长杨略领五百黑云军驻守,崔瑾则调回李跃身边。
    当然,陈留也有自身的问题,除了几条河流,无险可收,但现在黑云军饥不择食,有这么一块地盘总比没有好。
    况且陈留周边水土肥沃,利于耕种,能承载相当多的人口。
    治下二十九县,暂时维持不变,有战略价值和防守需要的城池如缑氏、京县、封丘、襄邑、定陶、单父、成阳等各驻守一员黑云将五百黑云军。
    战时,可以就近征召附近的南军。
    移镇陈留之后,李跃的第一道政令便是开垦令。
    周牵在田间地头耕种过,有过详细的总结,有耕牛和铁犁,一名壮丁一天最多耕种十亩,也有一种长形大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也就是二牛六人,一天也才二十五亩。
    而很多家户别说耕牛,连铁犁都没有。
    全靠双手和耒耜刨地,好一点的套上铁质刃口,差一些的以石、陶制成,效率可想而知。
    “兵器先别打了,赶紧打造一批农具,军中的驴骡可以租借给百姓。”李跃翻看了各地送上来的公文。
    主要问题不是缺田地,而是缺人。
    如今的黑云山治下十六万五千人口,三万六千七百户,放在后世,也就一小县的规模。
    每户差不多耕种二十亩,也就是三十万亩田,陈留随便一个县绰绰有余。
    东汉和帝全国兴元年间,全国有田七亿三千万亩,差不多每个县平均七十万亩(《后汉书·郡国志》)。
    中原虽是百战之地,但土地还算肥沃,耕田大于平均水平。
    “官八民二,赋税太重,民生疾苦,当稍作减免之,以吸引各地流民,快速壮大。”崔瑾第一条谏言就冲着田地来。
    官八民二是从西晋过度而来的,燕国、凉州都是按此标准征收。
    石勒当初恢复魏武初年时的赋税,但石虎即位之后,赋税体系基本废除,羯赵想怎么收就怎么收,想什么时候收就什么时候收。
    交不上来,大辟极刑伺候。
    “定多少合适?”李跃将问题推了回去。
    当初定官八民二,一来是跟国际接轨,二来,需要快速积攒实力。
    不过有利就有弊,赋税太高,百姓耕种垦荒的积极性就受到了影响。
    崔瑾有备而来,掏出一张左伯纸,瞄了两眼,“不如恢复魏武屯田初制,民屯每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不隶郡县,官府提供耕牛铁犁,赋税官六民四,有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客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南军为主,六十人为一营,且戍且屯,黑云军则免赋。”
    两汉十税一、十五税一,汉文帝时期,甚至有过几年全国免赋。
    到了曹魏变成六四分成,而曹魏后期,士族豪强林立,奢侈之风大起,赋税一度高达官八民二,不仅如此,还有承受繁重的徭役。
    这也是魏晋时期起义一直没断过的原因。
    永嘉之乱后,天下大乱,官八民二也没有了,各地军头们予取予夺,没有粮食就吃人……
    周牵道:“屯田制弊病太多,非长久之计,只适用于眼下。”
    李跃思索了一阵,魏武帝曹操就是从陈留崛起的,摸着他过河颇有可取之处。
    而曹操最初的态势跟现在的自己差不多,也是饿的眼珠子发绿,还吃过陈昱的“粮肉”……
    而开始许昌屯田后,又于州郡列置田官,当年便收了千万石粮食。
    流民们手上什么都没有,李跃提供耕牛、铁犁、田地,收六成赋税,还算合理。
    “屯田制可行,但只有民屯,没有军屯,南军、黑云军一样必须赋税,公三私七!”李跃可不想造就一批免赋的特权阶级。
    士卒完全免赋,到时候就会有很多百姓将田地挂靠在他们名义下,导致官府赋税不断减少。
    百姓想要获得私田,只能通过战场杀敌来实现,也就是军功授田。
    拿到私田后,田赋三七分。
    等于变相的鼓励百姓征战,将他们的利益与黑云山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石虎一死,按照历史的惯性,马上就进入大乱战的年代,中原百战之地,战火纷飞,没时间弄军屯。
    “将军所言甚是。”二人拱手,也没多问。
    以他们的才智,自然能想清楚其中的细节。
    旋即,一封封政令从陈留城飞向各县。
    官六民四,官府还提供耕牛、铁犁,在这时代算是难得的善政了。
    治下百姓欢呼雀跃。
    不过要具体推行下去,还要看各地的县令。
    这也算是一次尝试,看这些人是不是真的臣服于自己。
    第一百七十五章 传话
    汴水流域的屯田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斥候将陈留屯田官六民四的消息散播到大河南北各地。
    任何消息都需要一定的震荡期,河北百姓将信将疑,没有动静。
    兖州在刘启的治理下,日子还能过得下去,投靠黑云山的百姓并不多。
    李跃丝毫没觉得奇怪,这一次只是先打个招呼而已,石遵夺位,众望所归,又大赦天下,一派明君作风,胡晋百姓对其期望颇高,河北暂时平静。
    不过这种平静还没维持到半个月便被打破了。
    镇守蓟城的沛王石冲第一个跳了出来,率大军五万,自蓟讨邺,传檄燕、赵,四方诸族唯恐天下不乱,云集响应,比及常山,聚胡晋士众十余万。
    而镇守长安的石苞也蠢蠢欲动,杀不跟随他起兵的左长史石光、司马曹曜等一百多人,强行起兵。
    但关中豪族厌恶其贪婪残暴,知其必败,遂东晋梁州刺史司马勋。
    司马勋当即率兵出骆谷,攻克后赵的长城戍,列营于悬钩,离长安二百余里。
    此外,辽东和江东也都在积聚兵马。
    四面传回消息一道比一道紧急。
    “石虎倒行逆施,国中诸族心怀怨恨多年而不敢发,今石虎死,诸族必起!”崔瑾回陈留之后,一直跟在李跃身边。
    羯赵矛盾早已尖锐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非但被压迫的晋人不满,羌人、氐人、鲜卑、匈奴都不满,当年是畏惧石虎残暴,全都不敢动,现在石虎死了,一个个都野心勃勃起来。
    而石遵也并不是什么力挽狂澜的人物,从其任命宗室诸王便能看出他在不断的妥协。
    李跃会想起一起冲锋陷阵的石闵,投靠石遵,果然换来巨大的收益。
    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武兴郡公,除了没给太子之位,能给的都给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新书推荐: 穿越者大联盟 犁汉 诡秘之主:瑶光 刚毅坚卓的他们 机战:从高达OO开始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这无限的世界 大恶魔福尔摩斯 苟在修真世界 原神之我能刷阅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