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
“老奴在。”李治歪着嘴,心里越想越气,这种看好戏的时候,偏偏只有他被扔在了一边。
为什么没人和他同乘一架车?
他的好奇心由谁来满足?
这帮子人,过河拆桥!
真是可恶!
“沈公和长孙无宪有仇,这事你知道吗?”
刚才他们两人嘀嘀咕咕,他虽然偷听了不少,却也只知道个大概,具体详情完全没弄明白。
“这,老奴还真是不知。”梁英拂尘打起,若有所思。
李治很失望,他原以为,梁英总该比他消息灵通,现在一看,也差不多。
“哎,这么多人,只有我蒙在鼓里啊!”
“殿下别急,老奴想,齐王殿下也许也不知内情。”
想到李佑挨打的惨像,李治就止不住笑:“对对,还有高阳。”
“我觉得,这一次房二和高阳的关系会有进展的。”他笃定道,梁英却对他的这种推测并不感兴趣。
就高阳公主的那副脾气,有没有进展,很重要吗?
还不如别有进展更好。
“不过,老奴猜测,沈公年轻,也未入仕途,要说仇人,只有一种可能。”
李治挑眉,颇感兴趣。
“快说说!”
“说不定和沈公之父的死有关系。”
李治大腿一拍,对啊!
问题就在这里!
…………
皇城,甘露殿。
自从房玄龄荣升尚书令,他总揽百揆,忙里忙外,可以说,这个帝国的运转情况,全在他的心里装着。
现在是贞观十一年,在李世民的统治下,大唐帝国的国力已经达到顶峰。
君臣之间合作无间,唱反调的人越来越少,只要是李世民的想法政令总是能很容易的就施展开来。
当然,这样稀缺的人物,也是有的。
比如,现在迈着缓步,款款而来的这一位,就是那最稀有的物种。
特进萧瑀,返回长安已经三个月了,这才是第三次进宫面圣,自从李世民把他打发到了岐州,此番回来,他总算是稍稍反省了一下自己,变得老实安分了许多。
不过,这些终究都是表象,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
殿前玉阶前,萧瑀和房玄龄相遇。
“宋国公。”
“梁国公。”
“宋国公,自从上次曲江池一别,算来也有两年了。”
萧瑀板着一张脸,看到房玄龄,也是面色不改:“是啊,梁国公倒是越活越年轻。”
“老夫看来,公事越繁忙,梁国公就越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此言一出,房玄龄顿时愣了。
这个萧老头,这么多年了,还是本性不改啊,也真是不容易,这样的话,让人如何接下去。
“我听说,宋国公近日又修炼了一门新的道法,可以延年益寿的,可有此事?”房玄龄尴尬的笑笑,只能装作没听见刚才的话。
诡计多端!
萧瑀眯着眼做出了判断,当年他和杜如晦号称是房谋杜断,两人是肱骨的关系,可萧瑀早就看出,房玄龄可比杜如晦狡猾的多。
杜如晦的长处在于办事果断,善于快刀斩乱麻,可房玄龄性格深沉,善于不动声色。
面对他的挖苦,同样贵为国公的房玄龄,居然可以挥挥手,全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这份心性,反正萧瑀是学不来。
“确实有这么回事,怎么,梁国公也想修行?”
“不不,只是有点兴趣。”
两人站在檐下闲聊,等待着李世民的召见,照实说,他俩这次入宫,心情都不算舒坦。
现在他们要面对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太子李承乾。
萧瑀对承乾的了解还不算深入,毕竟他是这次回京之后才开始担任李承乾的太子太傅的。
可房玄龄却不同,对承乾心态的变化他全看在眼里,作为一代雄主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的压力是巨大的。
而且,这份压力还是旁人无法分担理解和分担的。
人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问题是,不是每个英雄的儿子都能成为好汉的,更多的时候,都是长成了一些碌碌无为的人,每天笼罩在威武老爹的光环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以往,李承乾的躁动还并不明显,可自从两个月前脚上受了伤,成了个瘸子。
这股潜藏的怨气就彻底爆发了,再也无法克制。
房玄龄的教导,他再也听不进去,诗书礼仪什么的,也全都扔到了天边,言语不敬,纵行非法,越是以前李世民不让他做的,他就偏要做。
今日看斗鸡,明天逗波斯狗,太子东宫简直变成了他的游乐场,那些市井乡里的纨绔子弟都被他搜寻来了,放到了东宫,陪着他嬉笑玩乐,可叹的是,他这样的表现,李世民还浑然不觉。
以为他的太子承乾大宝贝,以后一定会成为明君圣主。
虽然师傅的教学李承乾已经一句都听不进去,但这并不是他们遭遇的最大困难。
“那件事,宋国公可听说了?”看到房玄龄别有深意的表情,萧瑀立刻明了。
“听说了。”
“梁国公打算怎么办?”
一向急躁偏狭的萧瑀,居然会来询问房玄龄的意见,这就说明,这件事实在是棘手。
“哎!”
“老夫也是愁的很,有时候,我真是很羡慕宋国公。”
“竟有这种事?”萧瑀惊讶极了。
“是啊。”
“我要是有你这副脾气,就可以想什么做什么,毫无负担了。”
“事到如今,老夫也不得不劝一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让陛下知道。”
房玄龄十分了解萧瑀的脾气,真的怕他一个不痛快,就把这件事抖落出去。
“这我心里有数。”
“你放心。”
真能放心吗?房玄龄深感怀疑。
“宋国公,梁国公,陛下有请。”徐公公端着肩膀,快步迎了出来,萧、房互看一眼,微微颔首。
“玄龄,刊定新律令的事情,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年初的时候,李世民就将核定颁布新律令的事情交给了房玄龄主管,萧瑀返回长安后,也参与了进来。
“已经基本就绪,臣和宋国公合作,将律令一分为二,各自刊定,我的那部分已经修订完毕,就等着宋国公的那一半了。”
“之后,我们再交换一次,我来订正他的。”
“老臣的那一份也快完成了。”萧瑀说道。
“这倒是个好办法,你们平时就很操劳了,分着做,总能减少些事情。”李世民颔首道。
与房玄龄不同,萧瑀这次来,不只是为了公事,他可是来告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