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说:“你反应快,就再看看那件青花莲花盘。这件瓷器可是被当做宣德年间的瓷器拍卖的。”
沈瑜看向这件所谓的明正统—成化青花莲花盘。他等原本在鉴定的专家开始书写意见,从测量尺寸开始观察。
这件瓷器直径20cm。盘子造型取莲花为形,口内莲瓣的凹面有双勾垂云纹。盘心环饰两圈如意云纹,间以弦线相隔,中心书梵文。外壁上层莲瓣内画八朵折枝花卉,间以八个梵文相隔。下层莲瓣尖部画出叶脉纹,根部留白,显出莲瓣绽放之态。
其釉厚润,青花色泽浓艳,并有铁锈斑,具备的明中早期青花瓷器特征。圈足,有大明宣德年制的款。
他把看到的细节,以及自己的判断一条条记录下来。
于老师把写好的意见交给工作人员,然后走过来,看向青花盘。
此时围着青花盘观看的两个人,谁都没有说话。
半晌之后,于老师看到沈瑜放下笔,才问道:“小沈,你觉得这种造型的盘子,是做什么用的?”
沈瑜笑着说道:“这种盘子的功用当为佛前供器。明代,佛教深入社会政治生活,反映在宫廷用瓷方面则是大量装饰着藏传佛教色彩的器皿自永乐朝起被烧造,如僧帽壶、梵文高足杯等,此莲花形盘即其中之一。莲花于佛教教义中象征‘出于浊世,无所污染’。不过,我不懂梵文,不知道什么意思。”
于老师悄悄松了一口气,心想,总算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他说道:“我也不懂梵文,不过,我见过类似瓷器。所以,查阅过相关资料。
在密宗的理念中,该器所书的梵文为种子字,以草木的种子比喻佛、菩萨形象,写有梵文经咒和种子字的器皿是具有一种加持力,能得到佛法的保佑,加速修炼佛法的进程。
这种样式的莲花盘于万历一朝甚为流行,官民均见烧造,所书梵文各有不同,你看出几个问题了?”
沈瑜一边把意见写完,一边说:“大明宣统年制的款识就是一个巨大的破绽。款识和造型结合起来就更怪了。”
有了游戏作为前提,他凭借自己的知识也能判断出问题。
于老师也开始书写意见,同时说道:“这两件瓷器都很有迷惑性。造假的技术也越来越高。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真假难辨的情况。”
沈瑜把意见书交给了工作人员。另一位姐负责鉴定的老师问道:“小沈,你认为这件瓷器仿的是哪个时期的?”
沈瑜听见问话,就知道这几位都有了判断,于是说道:“如果没有款识,或许更像正统年间的瓷器。也许,这位不知名的工匠仿制的就是正统年间的瓷器,不知道为什么会画蛇添足一般。加一个大明宣德年制的款。”
一位老师笑着说:“我猜,这件东西应该是团体制作,绝不是一个人能做成的。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墨厂工作,做过图案设计。有一次设计好了一幅松烟墨的图案,主任看过之后,直接批示,要在模具图案中加上最高级三个字。”
听到这件往事,几个鉴定师都笑了起来。
说笑过后,几人先后上交鉴定意见,这一组的工作算是告一段落。
沈瑜看到这里的事情已经完成,经验值却增长不多,就准备想办法去书画鉴定组完成任务。
恰在此时另一组人员走进会议室。
第374章 两幅山水画
工作人员引导几位老者进入会议厅。
于老师看到了来人之后,说道:“老徐也来了,这是书画鉴定的第二组。
沈瑜灵机一动,觉得机会来了。就主动过去,向徐老师打招呼。
徐老师给他讲解过书画的材料,还记得沈瑜。
“小沈,你也在这儿。有段时间没见了。”
沈瑜说道:“今天机会难得,想跟您多学习。”
其他几位鉴定师并不明白他们的关系,也没有多问,沈瑜就这么混进去了。
几个人走入书画鉴定工作区,沈瑜的动作,还是引起了一位工作人员的注意。他拿着名单,到工作组负责人那里进行核实。
现场由陈小华负责,他听了汇报立刻就觉得不对,看向张鞠。
张鞠对他低声说了几句话,陈小华略一思索,便默认了沈瑜的动作。
书画鉴定组的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依次取出了4幅绘画,在鉴定台上展开。
沈瑜看到了两幅陆俨少先生的山水画,就是张鞠给他看过的照片的原作。
徐老师在看画的时候,注意到了沈瑜目不转睛的看着一张小幅山水画。他为人相对木讷,但并非不懂人情世故。
他低声问道:“小沈,我一直以为你精通的瓷器和文房鉴定。什么时候对书画鉴定也有兴趣了?”
沈瑜说:“我是学习绘画的,对书画更有兴趣。只是因为接触名家作品的机会太少,只能先了解其他的古玩。”
徐老师点了点头:“没错,这接触不到原作,是个很大的障碍。过去的老先生,好多都在画店里工作过,接触过名家和名家作品。有了这个基础,再学习书画鉴定,就会得心应手。不过,你本身是学绘画的,也算是有基础。你先自己看,有什么疑问,可以过来问我。”
“谢谢徐老师。”
沈瑜先看两幅山水画的气势两个字形容——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