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暮秋了,天气转凉,薄凉的九月也要过去了。回乡的日子,时常听那一家娶亲,门房树上挂着喇叭,嘀嘀哒哒的喇叭往往放一段戏曲,我没有来的感到温馨。离乡后,坐于“不易居”书斋耳旁常恍惚听到那慢悠悠的唱词,竟惹得薄薄的轻愁。
其实我是不喜欢戏曲的,后来虽然也看了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等等剧本,只是喜欢那些词儿,说到听戏或许真要听起来,依旧要昏昏然。然而,我由衷的喜欢过去乡下的那种社戏所带来的气氛。如今想来,那是热闹的,再加上记忆这部染色盆的修修补补渲染,童年的社戏竟有了氤氲的橘黄色诗意。
幼年的时候,乡下没什么娱乐“电视电话楼上楼下”这是从书本上读来的,电影有也是极少的,比较多就是社戏。那时候那个村谁家过喜事、或者过喜丧之事,能够请一个戏团,唱几天大戏影响之大,能让十里八村的人们当成头条新闻议论好几天。它的隆重要远远超过公鸡下蛋奇闻的影响,这个村及其周围的村庄人都要沸腾,热闹从戏还没开锣到偃旗息鼓好多天后还不能结束。
我们村在镇街上为此得了一个便宜。因为镇上有个戏园子,每年秋收完毕乡里便请一个戏团,连着唱好几天。在戏班还没有来的时候,乡里就做一个简单的宣传,然后周围的村子开始热闹的准备。从外祖母到小姑,从姑奶奶至舅姥姥,甚至几辈子不走的亲戚也要派孩子识着马车驴车去请、去接,说到我们那里看戏。那些老年人听到,大部分是答应的。于是她们解下那盘纂灰白相间的头发,先用鸡蛋洗头,据说鸡蛋洗头头发滑也亮,随后从内衣到外衣的换一遍,外衣穿的崭新,鞋要新的,绑腿也要换新的。家里有小孩子的被缠的没办法了也要带一个。若是年轻的,更是打扮的花枝招展,把做新娘时的衣服拿出来,穿穿试试,试试穿穿,那个磨时间真的比出嫁时上轿都难。乡下,难得有个娱乐,也难得有个轻闲时候,更难的在清闲时候听几台戏。
这个时候待到戏开锣的前一天,村子热闹了,家家户户,香味流窜。孩子也热闹了,简直能比上过年。老太太妇人们把没时间闲拉的话,从吃完饭一直说到鸡叫三遍了,还没有拉完,似乎这些话在肚里储存了几世,就等着一天说完。
戏终于等到开锣的那一天了。这一天孩子都兴奋的不得了,像个小马驹一样撒欢,但是不敢惹大人生气,因为大人们生气了,往往威胁说:“不听话,就不带你去看戏了。”戏往往是晚上唱,有时中午也加一场。那时的戏票也便宜,几毛钱。在戏院里看戏,一般都要票的,而其他村子请戏班一般都不要票,可以随意听。到了傍晚,主家早早的做饭,男人们早把票买来了,大家吃完,敢紧去戏园子。孩子着急去看戏,往往晚饭都吃不好。到了戏园子天往往还早,但是里面已经坐的人山人海了。戏园子里是一排排连椅,大家对号入座,大人们坐好了,但是孩子疯跑,围着那走道。在两头走道里,有许多卖零食的,什么麻花、花生、瓜子、糖块、烧饼、火烧,可以比上庙会的热闹。孩子们看到这些吃的,去给大人要钱,要买,大人们拗不过孩子,给他们买一些。孩子肆无忌惮的吃着,大人们在戏还没开锣的时候,随意的谈着,若是眼神好的看到前排熟悉那个人,就喊着:“二姨、大妗子、三姑、二大娘的,你也看戏来了”热热闹闹的说一场趣话。整个戏园子像开锅的水,咕嘟咕嘟地沸腾。待过一会,孩子跑累了,偎依到大人的身边,听她们说着笑着。
这样的沸腾的喧嚣,似乎无法制止的,但是一听到开戏的锣声、云板声,这些家长里短的像断弦的琴,嘎然而止,你可以听到相互之间的呼吸声。西皮二黄的旋律起来了,大人们眼睛直盯盯的盯着戏台,看那些演员出场。孩子们不懂这些,只看着台上那些穿着戏衣的长袖人,宛如神仙一样,飘飘来去。戏衣真好看,五彩斑斓,花红柳绿,头上戴的要不金光闪闪,要不就是银光烁烁,那悠长的唱腔,缓缓的道白,直催的孩子躺在母亲怀里朦胧的睡去。
若是不在戏园子里而在别的村庄,台前就更热闹了。戏前,主家就让孩子们搬着凳子,或者拉着车提前去占靠前地方,向前能看戏台更清楚一些。戏开锣后,台前中间的人坐着,一般都是老人,年轻人则靠边站着,孩子们个子太矮看不到,于是就爬到临近的树上,或者临近的房上。在我的经验里,我最爱听铜锤花脸的人唱,一般的武生唱腔不喜欢,而铜锤花脸唱腔嘹亮,音韵流畅,感觉那豪气干云的英雄味道,全在虎虎生风的步法、唱腔中表现出来。每次我都告诉家人,如果有铜锤花脸的人唱的时候,喊我一声,可是每次家人喊我醒来的时候,只能听到轰隆隆的散场人潮声。
其实对这些看戏的人来说,他们未必能听到戏里唱得是什么,未必知道“唱、念、坐、打”中的表演技巧,也未必懂得“手、眼、身、法、步”的表演技巧,大家看得不是戏,往往看得是一种热闹。门道里那些高深的问题他们不理解,但是那戏曲里的音乐依旧可以感染他们,他们往往随着这些旋律和戏词同喜同悲。记得幼年时,戏园子里唱过一回窦娥冤,台上那个演窦娥的小演员唱得入戏了,旋律中运用的是反西皮和反二黄慢板,低沉幽怨,悲愤无奈。台上演员唱的很投入,演员哭的都有点唱不下去了,台下观众女人们都哭的泪水涟涟,就连那些山东大汉们也都泪水扑簌扑簌的往下落,妇人们哭、男人们哭、孩子们也哭,台上哭诉,台下哭声一片。这是我看所有戏最让人感动的,尤其那个演窦娥的小演员把人物的哀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使人听来撕心裂肺。恍如台上是自己,自己在自己的台上逢此冤狱,己非己,戏非戏。
冤狱平反了,英雄舒畅了,落幕的时候也到了。戏散场后,人们蜂拥踏着月色回家,一路畅谈戏中的人物。他们入戏之后很长一段还在回味之中,当走进村口犬吠鸡鸣中走到家门,看看这真实的房屋,看看怀抱里的孩子,就是一阵笑。看戏的是傻子,有其这些善良的人们,他们是容易为那些戏里的人物感叹的,为那些英雄,为那些女人,沉湎其中。有些人,在梦里还响着那些锣鼓声。
锣鼓声到现在远了,那些筑着高台的戏台大部分荒芜在村头,我们镇上那个戏园子早几年拆了,变成派出所。这次我回乡,到派出所办事,看到原来的格局早已不见了,只是那些喧嚣的锣鼓、慢板的西皮二黄,还有那悠悠的唱腔、道白好像在飘荡——我知道那只是记忆罢了。
05、10、24、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