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给自己定了目标,可却没找到达到目标的法子,于是一连好几天鱼儿都趴在船舱里的小窗户上,边看着青蓝的海上边支着下巴冥思苦想……
说到修身养性,鱼儿首先想到的是修佛悟道,要是鱼儿能像寺里的那些和尚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敲木鱼诵经,那就算再没耐性也能硬敲出耐性来。
可问题是鱼儿对佛法一点兴趣都没有,而且她也不想出家当姑子啊!鱼儿更不想当自己一直都十分鄙视的神婆、道婆……
所以这一点鱼儿率先不纳入考虑范围,只能再接再厉的想出可行的法子,不一会儿鱼儿就又想出了两个点子———抚琴或是下棋。
这抚琴倒是既能让小娘子培养出高雅脱俗的气质,又能让学习之人修身养性的一门才艺,鱼儿前世在电视剧里见多了穿着飘飘白衣、优雅抚琴的绝色女子,心里多少对这项才艺有些憧憬、也很想亲身体验一番。
可现实往往会无情的打碎憧憬、期望和希望,以杨家现在的状况来看,鱼儿若是想借抚琴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那么刘氏就必须先给她买一把琴,然后再给她请一位师傅来教导———这些事儿,只有大户人家的小娘子敢想,就是刘氏愿意、鱼儿也不好意思让家里花这个钱……于是这种法子鱼儿也摒弃了。
至于下棋,杨家人大概都不会下,就算杨大郎几个到城里读书、有幸跟着富贵人家的同窗学会了,可家里也没闲钱给鱼儿买棋盘、棋子儿。
所以思来想去,鱼儿竟没想到一个可以采用的法子,于是她便更加恹恹缩缩的趴在小窗户上,就连隔壁船的小伙伴李二妞来找她玩、她也懒得应对,只懒洋洋的借口说今天不想出去玩耍、把李二妞给打发了。
头一个发现鱼儿整个人无精打采的是下学归来的杨四郎,杨四郎一向很疼幺妹,所以一见鱼儿闷闷不乐的趴在小窗户上,他也就不急着跑去村子里玩了,搁下书笼后就把鱼儿抱在怀里。
杨四郎边把鱼儿抱到船头透气、边笑着问道:“我们阿妹这是怎么了?怎么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平日里四哥一回来,你不都会屁颠、屁颠的跑出来相迎吗?今儿怎就不理四哥了?”
鱼儿眼下有满肚子的烦恼想同人倾诉,而杨四郎眼下已经十一岁了、在古代也算是个小大人了,加上杨家的几个小子都因家境贫苦而比较早熟懂事,所以杨四郎在鱼儿的眼里已经慢慢的脱离了小屁孩的形象。于是鱼儿倒还真想同他说说心里烦恼、看看杨四郎有没有什么好点子让她改掉坏毛病……
“四哥,阿母教鱼儿做针线活,鱼儿却总是坐不住,”鱼儿顿了顿,才怏怏的说出下半句:“鱼儿连坐都坐不住,更别提把阿母教的活计学好了。”
“原来我们阿妹一脸几天都愁眉苦脸的,是因为这个啊!”
杨四郎边说边坐在了船头的矮凳子上,把鱼儿抱在腿上后才慢慢的拿话哄鱼儿:“阿妹你现在还小、玩心重倒也属正常,你若是坐不住那就尽管撒开脚丫子玩去吧,等哪天我们阿妹成了大姑娘了、坐得住了再学也不迟嘛!”
杨四郎的话让鱼儿埋下脸悄悄的翻了个白眼,她怎就忘了杨四郎也是个护妹控呢?甚至比刘氏还溺爱自己,又岂会逼自己去学那些繁复琐碎的女工?
而鱼儿眼下才五岁,杨四郎一粗枝大叶的小子、自然没把学女红和嫁人联系在一起!他觉得自家阿妹还小着呢,自家都还没疼够、哪能那么快送到别人家里去?
所以杨四郎的话让鱼儿无奈的在心里叹了口气,道:“四哥,可隔壁船的李二妞四岁时就跟着她阿母学针线活了,村口的张三娘才六岁,不仅能缝会补、还会打好几种络子呢!四哥晓得她们的本事后,是不是觉得鱼儿很笨?”
“才不会呢!我们鱼儿是全村最聪明的小娘子!那些本事我们鱼儿定是一学就会,所以晚些时候学也无碍,反正我们鱼儿……”
杨四郎话还没说完、脑门上就重重的挨了一下,他边“哎哟”的叫了声、边转头往身后看去,只见杨大郎不知何时已站到了杨四郎身后,手里拿着一本卷起来的书、正板着脸瞪着杨四郎,显然刚刚是他拿书敲了杨四郎的头。
杨四郎一见打他的是杨大郎,立马一脸委屈的叫道:“大哥,好好的你做什么打我?虽然我的脑袋瓜子眼下还算是好使,可若是被你打坏了、变笨了,你拿什么来赔我?”
杨大郎边瞪着杨四郎边一板一眼的训道:“你不好好的复习先生教的功课,却闲在这儿拿些混话教坏我们阿妹,我不打你难道还要夸你不成?”
“先生教的功课,我只听过一回便全都记下了,回来哪还用得着复习啊!”
这杨四郎天资聪颖、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所以他一见杨大郎怪他、便满不在乎的小声嘀咕了句,心里更是有些不明白为何杨大郎每天一下学就复习功课,但功课却只学得和他差不多,杨四郎甚至觉得他这个弟弟书读得其实比杨大郎好……
杨四郎的嘀咕让他的脑袋上再挨了一下,杨大郎那有些古板的声音再度响起:“你嘀嘀咕咕的说些什么呢?难道大哥训你训的不对?先生不是教导过我们,无论资质如何都必须勤学苦读,千万不能太过自负、自傲……”
杨四郎可不敢惹自己这性子古板迂腐、还十分爱唠叨的大哥,所以立马态度一转、大喊道:“我是在替自个儿喊冤呢!我哪有拿话教坏我们阿妹?大哥你别胡乱冤枉我!”
“没有?”
杨四郎油嘴滑舌的狡辩让杨大郎气得把眼睛瞪得更圆,气哼哼的训道:“哪有身为兄长的不劝幼妹学好女红、厨艺等活计,反倒怂恿幼妹肆意玩耍?你可知我们北宋待嫁的小娘子得学多少本事,去了夫家才不会被婆家瞧不起、不会被人欺凌?”
杨四郎没杨大郎那般死板,所以满不在意的说了句:“只要我们兄弟几个争气点考个一官半职回来,到时候我们家阿妹就是什么都学不会,有我们这几个当官的哥哥撑腰,未来的婆家哪敢瞧不起她?嫁过去后更没人敢欺负她!再说了,这婆家不也是我们睁大眼帮着挑的?”
“你这臭小子休得再胡言乱语!万一我们考不到一官半职呢?亦或者我们考上了但却官途不顺呢?再说了,但凡家教好的人家都会按着规矩调教家里的小娘子,你不让阿妹早早的学这些物事,是想日后让人瞧不起我们杨家和阿妹吗?”
因自幼便天资聪颖、而生出了几丝自傲的杨四郎,观念同天天埋头苦读的杨大郎十分相悖,杨四郎通常不必刻苦苦读就能把先生教的内容都学会,所以读起书来倒是十分随心所欲和轻松惬意,也正是如此让杨四郎无法苟同杨大郎的一板一眼,更认为杨大郎遇事不懂得变通乃是读书读坏了脑袋……
所以杨大郎那通教训让杨四郎十分不服气,所以当下便再出言驳了句:“我又没说让阿妹什么都不学,我只是让她晚些时日再学罢了,再说了,阿母不也是这个意思吗?难道大哥是说阿母做错了?”
“你竟然到现在还执迷不悟?!还抬出阿母来当你的挡箭牌,你……”
“好了!”
杨大郎话未说完鱼儿就抢先出言打断,待正争吵个不停的二人的视线集中在自己身上时,鱼儿才接着说道:“大哥、四哥,你们若是再继续吵下去,鱼儿就不理你们了!鱼儿不喜欢你们吵架!你们再吵下去,鱼儿就会非常、非常讨厌你们!”
鱼儿故意一连说了两遍“非常”以表明自己真的生气了,她知道杨大郎和杨四郎其实都是疼爱自己、为自己好,才会因观念不同而起了争执,只是二人本就没有坏心,再争吵下去只会伤了彼此之间的兄弟之情……所以鱼儿无论如何也要阻止他们再吵下去。
杨四郎的性子比较随性不羁,所以一见鱼儿生气、他立马换了一副讪媚的笑脸,软言软语的讨好道:“不气、不气,我们阿妹不生气了,都是四哥不好,四哥不该同大哥吵起来,四哥知道错了还不行?”
“来,阿妹打坏蛋四哥,打完就不能再生四哥的气了哦!”杨四郎边说边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要是阿妹不理四哥,那四哥日子可就会过得很惨,不但不能同我们家的小开心果玩耍,一定还会因惹阿妹生气而被阿母拎着耳朵教训!”
杨四郎这话让鱼儿听了十分满意,道:“那四哥不许再惹大哥生气了哦!”
“嗯嗯嗯,我不说话了还不行吗?”杨四郎说完还故意紧紧的抿住了嘴巴,表示他不会再和杨大郎吵下去了。
鱼儿“搞定”杨四郎后,才转而冲着杨大郎甜甜一笑,道:“大哥也不许再吵了哦!”
如果说杨四郎是最直接、最讪媚的护妹控,那杨大郎就是最不直接的别扭护妹控,他心里其实已经因为鱼儿的话而举旗投降了,可却依旧一脸别扭的说了句:“既然四弟已经认了错、那我便不再训他了,可大哥说的话阿妹你不能不听啊!大哥也都是为了你好……”
于是杨大郎马上转移目标、改冲着鱼儿唠唠叨叨的说了一大堆大道理,无非就是让鱼儿眼下苦一些、多下些苦功夫,把女红和厨艺等待嫁小娘子需学会的活计都一一学下来,学好了将来才能嫁个好人家等等。
杨大郎还苦口婆心的同鱼儿讲了、学会这些活计日后会有什么好处,最后竟然还让鱼儿不要老是跑到村子里、玩得和野丫头般,让鱼儿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会做一个淑女等等……
杨大郎的话让鱼儿听了是一个头两个大,她知道杨大郎唠叨这些也是为了她好、是真心实意的为她着想,只是鱼儿却不得不承认杨四郎私底下说过的一点———杨大郎这几年来,真的因太过勤学苦读、而把脑袋瓜子给读坏了!
眼下杨大郎可以说活脱脱是杨大柱的翻版,可杨大柱也就在杨六郎弃文从商一事上表现了一些固执,到最后他还是改变了观念和态度。但眼下的杨大郎不但固执、还很迂腐刻板,显然受书本的影响变成了那迂腐刻板的文人。
杨大郎在不知不觉中变了一种性格,杨家人能怪他或是说他不好吗?
鱼儿知道不能,因为杨大郎是抱着勤学苦读、最终金榜题名改变家境的念头,才会拼了命的逼自己去读书,他没有杨四郎的天赋,所以只能以勤来补拙、逼自己把那些晦涩难懂的词句文章记在脑子里。
哎,鱼儿只能说是古代的教育制度把以前那个可爱、憨厚的杨大郎给教没了,想来眼下这般拘于礼数和规矩的杨大郎,定不会像从前那样、再做出带着几个弟弟作弄丁牙侩的捣蛋事儿了……
鱼儿只能慢慢的去改变杨大郎的观念,但这不是一时便能做到的事儿,所以眼下她所能做的就是岔开话题、打断杨大郎的长篇大论:“大哥,鱼儿也想好好的跟着阿母学针线活,可鱼儿生性好动、没坐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您可有什么好法子能让鱼儿能够长久的坐住?”
“坐不住?”
杨大郎微微蹙了蹙眉头,很快便寻到了这其中的关键:“一定是阿妹你平日里太爱玩耍了,所以眼下才会缺乏小娘子该有的耐性。”
这一点鱼儿早就知道了,只是不好直接说出来而已,眼下既已诱得杨大郎说出结症所在,鱼儿也就正好顺着他的话往下问道:“那要做什么才能让鱼儿有耐性呢?”
杨大郎闻言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想了好半响才答道:“这耐性得慢慢培养才是,一时半会儿怕是有些难以磨练出来。”
“还请大哥替鱼儿想个好法子,鱼儿想让自己变得和村里的其他小娘子一样有耐性,能乖乖的坐住、跟着阿母学针线活。”鱼儿一脸诚恳的拉着杨大郎的衣角,表示自己真的很想把耐性磨练出来。
杨大郎闻言沉着脸思虑了一番,想了一会儿便面露喜色的说道:“有了!我有一个法子能让阿妹练出小娘子该有的耐性!”
“什么法子?”鱼儿和杨四郎异口同声的问道。
“练大字!”杨大郎一字一句的说出答案。
“练大字?”
杨四郎挑着眉重复了遍杨大郎的话,并下意识的反问道:“可眼下阿妹连字都不识得,如何将字写在纸上?”
就在杨四郎发表疑问的同时,鱼儿的心里已欣然接受了杨大郎的提议,并且也认为练大字真的是一个修身养性和陶冶情操的好法子!再说了,鱼儿本来就打算要缠着杨大郎识一识古繁体字,眼下杨大郎既然主动提了出来、鱼儿又怎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呢?
所以杨四郎话才一说完,鱼儿就马上接着说道:“四哥真笨,可以让大哥先教鱼儿识字,识了字鱼儿不就能写了?”
不过这时杨大郎却有些后悔了,只见他犹豫不决的说道:“可不教鱼儿小娘子该学的女红,却教她读书识字,这未免有些不合规矩吧?常言道‘女子无才便是德’……”
杨大郎和鱼儿才没说一会儿话,就把书上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又搬了出来,这让鱼儿和杨四郎听了忍不住暗地里直翻白眼,杨四郎更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抗议:“大哥若是不想教阿妹识字,由我来教便是,不要再搬出一大堆大道理来了,不就是识个字吗?至于说得这般严重吗?”
杨大郎闻言一见正色的纠正杨四郎的“错误”观念:“四弟你说这话可就不对了,这待嫁的小娘子学习女红、厨艺等才算是正经事儿,字少认几个倒是无妨,我不是不让鱼儿读书识字,而是不想她本末倒置……”
杨大郎一板一眼的训完杨四郎后,还不忘补了句:“四弟,你不可偷偷的教阿妹读书识字,待我禀过阿爹、阿母再做决定。”
杨大郎说完这话便真的立马去寻杨大柱夫妇,而鱼儿不禁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杨大郎的背影,这杨大郎到底还是不是自小在农家小户里长大的孩子?怎么一读多了书,不但说话变得文绉绉的、还讲究起这么多规矩来?!
其实鱼儿倒是冤枉了杨大郎,他这样的观念和做法、在北宋人眼里乃是再正常不过了,毕竟那个时代真的十分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观念,且世人更看中的是女子管家的本事和女红、厨艺等方面手艺的好坏。
哪怕是富贵人家的女子,更多的都是学习琴棋书画,诗书倒是只略微读了一些、并不会重点培养。所以只能说这杨大郎太一板一眼、死守规矩了。
-----------------------------------------------
最近觉得没先前那么有感觉和灵感了,若是写的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大概是小云正处于调整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