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言情小说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98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98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作者: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98

    度单位为例,这一标准依据产生的方法是:

    黄钟竹管生度之法:黄钟短管置黍九十粒,一粒之长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黄钟竹管生量之法:黄钟长管置黍一千两百粒,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黄钟竹管生衡之法:黄钟长管置黍一千两百粒,为重量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由此可知,公布度量衡标准,就是公布原始标准的确定方法。标准明确后,官府再依据这一原始标准,打造出度量衡的基本计量器具,公示于公开场所,供交易者直接核准自己使用的计量器具。公示的三个系列的基本计量器具是:长度计量之标准丈尺寸,容量计量之标准升斗,重量计量之标准衡器——官秤。

    帝国铸造的各种标准计量器具,正式名称为“权量”。各种“权量”之上,皆刻有中央政府的统一铭文:“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铭文的作用,是确立权量的法定权威性。

    在统一度量衡的同时,秦帝国颁布了违反统一度量衡制的律法。据《云梦秦简》记载,秦律有法条规定:“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罚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罚一盾……黄金衡累不正,半铢以上,罚各一盾。”可以看出,对黄金交易惩罚最严,每次只要多出或减少半铢重量以上,累计追查,每次都要罚缴盾牌一张。

    统一度量衡的深远历史意义,是不用我们多说的。

    (5)第五方面,统一货币

    战国时代,最大的经济乱象之一,就是货币多样。在七大战国各自的官方货币之外,许多中小诸侯与边远地区的部族政权,也有自己多样化的货币。这种现象,对华夏世界的经济流通构成了实质性障碍。到战国末期,除了秦国的货币制度气象整肃之外,各大战国与残余诸侯、部族政权的货币,都是乱象纷纭。当此之时,秦帝国大力推行货币统一制度,是非常具有历史必要性的积极政策。

    统一货币具有相对的复杂性,所以,这一政策延迟到统一帝国建立的十年之后,也就是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才实际推行。《史记·六国表》的正面记载是:始皇“三十七年,复行钱。”所谓“复行钱”,是西汉史学家以战国史的目光,将秦帝国的统一货币政策,与秦惠王时期的“初行钱”连接起来的说法,并不是秦帝国的第二次货币改制。

    《秦会要订补·食货》正确地阐释了复行钱的实际意义:“三十七年之行钱,实非复也,特统一钱之制度耳……于是,贝锾属、钱镈属、刀属等形制之币皆废;圆周方孔,遂成中国制钱之定式焉!”

    秦帝国统一货币的实际内容,有三大基本方面:

    其一,禁止一切形式的私人铸钱,货币发行权统一归于中央政府。云梦秦简中,就有“盗铸钱”——私自铸钱而被捕拿的案例记载。

    其二,将货币形式统一规范为三种。

    首先是金币,也就是黄金。金币的正式名称是溢。这个字本当为“镒”,秦帝国以水德为国运,所以官方写法变成了水边“溢”。金币的法定地位,是上币。

    其次是铜钱——半两。铜钱形制为圆周方孔,有半两文字,实重半两(十二铢),直径一寸二分。这种半两钱,被后世称为“秦半两”,是当时通行天下的最主要币种。

    再次是布币。布币的法定形制,是八尺长、二尺五寸宽。不合形制者,不得作为布币使用;一幅布币,与十一个半两钱等值。保留布币的最主要原因,是方便农民。也就是说,农民织出的布只要符合法定形制,就可以直接拿布购买物品。

    其三,帝国法令明确规定:黄金、铜钱、布币三种形式的货币,都是法定货币,都具有同等的货币地位,不得拒收任何一种货币,否则,依法治罪。这就是,“不得择行钱、布”的法令。云梦秦简有法条记载:“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择行钱、布者,列伍长弗告,吏循之不谨,皆有罪。”

    可以看出,秦帝国的统一货币制度,是行之有效的。

    7.文明旗帜:创建统一文字

    秦帝国统一中国文明的最大功绩之一,是创造性地统一了文字。

    对秦统一文字的记载,散见于种种史料之中,已经是中国与世界公认的历史事实了,我们不需要去考证落实什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项伟大的文明创造工程,是如何完成的?

    让们滤去漫漶神秘的传说,对华夏文字的形成演变做一个粗线条的回顾。

    (1)战国之前的文字演变

    远古之世,人们基于种种需求,首先出现了最简单的线条刻画符号。后来,又开始出现画出与某物相似的形状,以供人辨识的图像。这种相似图像与简单记事符号结合,就可以传达某种相对明确的信息。应该说,这是最原初的象形辨识阶段。日月轮转,画法渐渐丰富,符号渐渐多样,一些共同的刻画规则,也渐渐地约定俗成了。随着规则的渐渐普及,图像画法与线条刻画,也越来越趋于简单便捷了。这时候,大体具有抽象特质的早期象形文字,也就渐渐地零散出现了。

    传说到了黄帝时代,这种早期象形文字已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乱了。

    于是,黄帝时期一个叫做仓颉的记事官员,便将这些众多散乱的象形文字收集起来,再加以整理,形成了一个最早的文字系统。黄帝知道了,便下令将仓颉整理出的这套文字在竹板或木板上刻出来,再传送到各个部族,并就此约定:以仓颉之字作为日后记事与消息传递的共同文字。这就是“仓颉造字”这一历史传说背后的真实背景。应该说,黄帝时期的文字整理,是华夏族群文明史上的第一次文字统一,具有极其重大的文明意义。如果说,火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历史阶梯,那么,文字的创造与统一,就是人类文明的第二个历史阶梯。

    自从有了“仓颉文字”,华夏文字便以书写刻画材料的不同,在其后近三千年中呈现出不同的流变风貌。黄帝时代之后的文字,有陶文、甲骨文、金文、史籀文(石鼓文)四大阶段。这种书写刻画材料的不同,也恰好体现了文字本身流变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故此,以书写刻画材料为依据,所呈现的四大阶段,同时也是秦帝国之前中国文字本身发展的四大阶段。

    陶文,是刻写在陶器上的文字,也就是黄帝时代到夏王国末期一千余年的文字形态。虽然,这一时期也有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大禹铸九鼎,镌刻九州之图并记物产贡赋的青铜文字。但是,由于这种青铜文字不是普遍的书写形态,故此,这一阶段的文字被史学界认定为“陶文”时代。

    甲骨文,是殷商初中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后世称为甲骨文。这一文字系统,是已经被地下发掘证实了的第一个有实物遗存的中国文字系统,其已知总量大约有三千余字,今人能辨识者有一千余字。甲骨文的最大缺陷,一是只见于王室占卜,而不见于普遍书写;二是没有统一书写形式,字随材料、技法等因素随时而变。甲骨文的普遍意义,在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就是甲骨文的文字形制,是当时社会的权威字形。也就是说,其他社会阶层在其余材料上书写刻画的文字,一定是以王室甲骨文为范本的。

    金文,是殷商后期与西周时期数百年所使用的文字,因镌刻于青铜器之上,被后世称为金文。与此前文字相比,金文有三个历史变化:其一,文字数量有很大增加,一件铜鼎往往可以镌刻数百个文字。后世发现之毛公鼎,其铭文长达497字。其二,因铜器不易损毁,故其在传播方面优于甲骨文。其三,金文之书写形式已经相对简单,有了初期相对一致的书写风格,比甲骨文容易学习。

    史籀文,是西周晚期与春秋早中期的文字。因为这一文字体系,是周宣王时期一个叫做籀的史官奉命整理出来的,是大约九千余字的官方制式文字,所以称为“史籀文”。这一文字体系,当时被铭刻在一系列石鼓之上。后世的唐代发现了十面石鼓,每面石鼓上都刻着一首《诗经》风格的四言诗,被确证正是这种文字。故此,史籀文又被后世称为“石鼓文”。

    上述各个阶段,是战国之前的文字发展概况。

    (2)春秋战国两大时代的文字演变

    自春秋中后期开始,华夏世界的文字体系开始了多元化发展。当时的两个基本事实,决定并推动了这样的发展。

    一个基本事实是,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发展,新的书写材料的多方发现,既产生了经常需要文字传送信息的强大而普遍的社会需求,又给这种需求提供了现实材料的可能。于是,人们在多种材料上书写刻画文字,就成为普遍现象。各人写法不一,又渐渐导致文字以多种多样的简化方式出现。一定区域的人众,或某个诸侯国,若对某种简化方式有了认同,便构成了这一区域、这一国家特定的文字写法。这种由各个国家、各个地区认定的特定文字,渐渐增多,谁也干涉不了谁。于是,渐渐形成了华夏文字在事实上的多元化现象。

    另一个基本事实是,西周王权已经在事实上衰落、解体以至崩溃,诸侯分治争霸,互不统辖。故此,属于天下“文教”的文字使用,没有一种统一的政权力量可以规范。天下文字的演变,事实上进入了自由放任的历史阶段。

    春秋战国五百余年的文字自由化,呈现出两个基本趋势。一则,各大国各地区文字的数量都有很大增加,发明创造出许多既符合实际需求,又符合华夏文字特质的新文字,使中国文字的表意功能在这一时期惊人地丰富起来;二则,书写简化形式多样化,书写材料多样化,使文字字形的差异越来越大,“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已经成为普遍的历史事实。这一趋势发展到战国中期,已经在战国强力竞争的潮流中,简化为以七大战国文字为主流的七种文字形态。

    到秦统一中国,以七大战国分别论,其文字形态基本分为两种情况。

    一方面,秦国文字直接继承了西周的史籀文,为华夏文字正统,但是字形最复杂。后世王国维在其《史籀篇疏正序》中,有考证云:“《史籀》一书,殆出宗周文盛之后。春秋战国之间,秦人作之,以教学童……秦人作字书,乃独取其文字,用其体例,是《史籀篇》独行于秦之一证。”这就是说,直到战国末期,秦国的文字一直以西周的史籀文为基础,至少没有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山东六国的文字呈现出色彩纷呈的形态,各自简化流变不一,字形相差很大。在山东六国之中,又分为两种情况:因同出晋国而被称为“三晋”的魏赵韩三国,文字基本相同;燕、齐、楚三国,各自差异最大。

    这就是秦帝国统一之际的文字状况。让我们以一个字——马,来看当时文字的差别。

    我们先来确立华夏正统文字形态,史籀文的“马”字写法。。

    再来看看,秦字的“马”。,与史籀文相比,字形相同,写法略有简化。

    再来看三晋魏赵韩三国的马字。,今天的我们已经完全无法辨认了。

    再来看齐国的马字。,非常复杂。

    再来看燕国的马字。,好像是天上飞鹰之下的人在骑马。

    再来看楚国的马字,好像有水上行船的意味。

    面对差异已经如此之大的文字形态,秦帝国应该如何统一文字呢?

    (3)秦帝国统一文字的实际过程

    依据历史实践,秦帝国统一文字,经历了四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确立文字基准。也就是说,以哪一种文字为统一基准。最后的决断,是以继承了华夏文字正统——西周史籀文的秦国文字为基准,统一天下文字。

    第二阶段,核定天下现有文字总量。因为,统一文字的基本点之一,是必须保留春秋战国以来大量创造的新文字。否则,文字统一了,表意功能却因文字的减少而大幅度衰退,这样的文字统一,是无法巩固并持续的。所以,必然的基本程序之一,是对各个国家现有的文字总量仔细甄别遴选,确定保留的文字数量和具体字形。

    第三阶段,书同文——给所有的文字规定统一而明确的写法。这是文字统一的最核心环节,也是最困难的环节。这一环节的核心,则是对山东六国所创造出来的已经远离华夏正统文字特质的新字,怎么样才能以接近于华夏正统文字特质的形态写出来?因为,就实质而言,这几乎接近于再创造。

    但是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98在线阅读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98

    -
新书推荐: i人医生,e人患者 重生,但是被撤回 一封来自X的信 信息素真香定律 和病弱老婆离婚后我后悔了 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网恋对象是竹马死对头 废土拾荒,肥妹带飞病弱残全家 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反养霸总后小猫爆红全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