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言情小说 >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 >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__97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__97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 作者:晏青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__97

    子,见匾上四周镶着金箔宽边,三边是云水,上边是两条金龙相向飞腾,中间用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抬头竖排小字是“奉大清国皇帝”,中间横排大字是“博格达彻辰汗”,落款竖排小字是“蒙古十六部共上”。

    皇太极盯着那字看了半天,轻声道:“真是好字!原来蒙人中也有习得汉字的高手。”

    额哲回道:“这是汉人所书,我蒙古诸部中亦有汉人。”

    皇太极向范文程招招手:“范先生,来教教朕,这是仿先人体,还是自成一体?”

    范文程走到匾前,略一端详,道:“回皇上,匾上汉字兼有柳、欧之美。”

    “你是说柳公权、欧阳询?”

    “皇上真是好记性。柳公权楷书上追魏、晋,下及唐颜真卿,介于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笔法遒劲。欧阳询楷书工二王,法度严谨,笔力险峻刻厉,平正中见险绝,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颜真卿书法有何妙处?”

    “颜真卿楷书丰腴豪迈,骨力遒劲,宽博恢宏。有的凝重峻涩,笔势圆润雄奇,有的神采飞动,姿态横生,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说完近前小声道,“此字虽好,但未脱匠气,尚欠功力。皇上,继续行大典吧。”

    皇太极扫了一遍蒙古诸部头领:“退下吧!”待众蒙古领主退下,一笑道,“自从我立国大金、定国号天命、上父汗尊号为‘覆育列国英明汗’以来,我等就一直与众臣一样,呼父汗为皇上,竟延续下来。虽然是尊称,但毕竟显得疏远。我满洲话,称父亲为阿玛。从今往后,阿哥、格格称朕为皇阿玛,称母亲为皇额娘,这样才显得热乎。”说完才看向司礼官。

    这些司礼官都是礼部官员,经范文程、李伯龙反复调教、演练过的,马上有一人向前一步高唱:“上先帝尊号!”

    多尔衮出列,面向众人,展书读道:“谥先帝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太祖!”

    司礼官再唱:“赐爵!”

    范文程出列展读:“册封大贝勒代善为礼亲王,贝勒济尔哈朗为郑亲王,多尔衮为睿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岳托为成亲王,阿济格为武英郡王。”

    几王一齐出列跪倒:“谢皇上!”

    “平身。”皇太极道,“额哲、孔、尚、耿四位将军,你们来。”

    额哲、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四人近前抱拳行礼。

    皇太极道:“你们为朕立了大功,额哲,朕也封你为亲王,将朕的女儿马喀塔格格嫁与你。”

    额哲跪倒道:“谢皇上!”

    “孔将军,朕封你为恭顺王。”

    “谢陛下!”

    “尚将军,朕封你为怀顺王。”

    “谢陛下!”

    “耿将军,朕封你为智顺王。”

    “谢陛下!”

    “平身吧。”皇太极看向下面,“我朝本有汉人数十万,数次伐明又带回汉人近百万,分属各旗,如今已都是我大清子民,朕又得孔、尚、耿三员大将,蒙古已统一,蒙、汉军力大增,自今日起,汉军不再分属各旗,朕要建汉八旗,扩建蒙八旗!范文程!”

    “臣在!”范文程出列。

    “尔等要速速议定汉军建制。”

    “臣遵旨!”

    范文程刚要退下,被皇太极止住。“范先生留步。”说着便看着众人道,“宁完我在奏议中说,‘去我因循之习,渐就中国之制。必如此,庶日后得了蛮子地方,不至手忙脚乱。’

    “范文程、李伯龙、宁完我、鲍承先等文馆汉臣参汉酌金,用心筹思,就今日规模,立出《登基议定会典》,共五十二项,其中既有将我满族风习推行于汉人之规定,又有参照汉人制度,改变满族旧俗之规制,就今日颁行。他们已拟出三院六部二衙门的皇朝体制,已经议政王大臣会议议定。范先生,请你来宣布。”

    “嗻!”范文程这一声“嗻”不打紧,本来只有女真人用的“嗻”,从此以后,蒙、汉文武各官也一律用“嗻”作为应答了。

    范文程展书读道:“内三院:取消文馆,建内国史院,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编纂史册及历代实录。建内秘书院,撰拟致外国往来书札,录各衙门奏疏及皇帝敕谕。建内弘文院,注释历代行事进讲,颁行制度。各设大学士、学士主管。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设满洲承政一员,蒙古、汉人左右参政及理事、副理事、启心郎等官员。田地管理、授予、庄丁编审,由户部总理,各旗兵事由兵部总理。

    “二院:取消蒙古衙门,设理藩院,管理蒙古诸部有关事务。设都察院,监察诸王贝勒及六部官员,谏诤皇帝。”

    “后面的朕来说。”皇太极道,“满洲正黄旗则林为内国史院大学士,范文程、鲍承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满洲正黄旗巴克什希福兼通满、蒙、汉文字,为内弘文院大学士。内三院大学士参预机要,范文程加授二等由喇章京。”说到这停住了,把站在前列的满族官员挨个扫了一遍,“达海等人已译出了《辽史》、《金史》,你们都读过了吗?”这些人互相看看,没人应答。

    皇太极语重心长道:“辽、金为何强大,就因为既吸收汉人文化,又光大我族传统,所以国家昌盛。啥是我族传统?就是满族语言,骑马射箭,窄袖衣服,剃发留辫。汉族服饰宽袍大袖,骑射极不方便,所以屡战屡败。我满洲人的‘国语骑射’,子孙要牢牢谨记。”

    众人齐答“嗻——”

    赞礼官高唱:“奏瓦尔喀部乐!”乐起,满洲人跳起了群体舞。一曲罢,赞礼官再唱:“奏绰尔多密什帮乐!”乐起,蒙古人又跳起了群体舞,上下一片欢腾。

    孔有德小声问范文程:“这是什么玩意儿?”

    范文程道:“瓦尔喀部乐,是太祖平定东海女真瓦尔喀部时所获乐曲,每逢大典都要演奏。绰尔多密什帮乐是当今圣上平定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时所获乐曲,今天是头一次演奏。”

    曲罢,赞礼官又唱:“奏高丽国俳!”

    “慢!”皇太极一扬手,看向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朝鲜使臣,贺朕登基,你二人一直不跪,朕都看见了,不去计较。现在奏贵国乐曲,你们还不欲跪拜么?”

    朝鲜使者从容回答:“陛下,使臣是奉朝鲜国王之命出使贵国,代表国王恭贺陛下登基。大清与朝鲜乃兄弟之邦,不是君臣之国,使臣若跪拜陛下,岂不是我朝鲜国向大汗俯首称臣?”

    多尔衮、豪格一步蹿上,多尔衮照罗德宪、李廓腿弯处各一脚,豪格两手掐住两人脖子向下按。

    罗德宪、李廓拼命挣扎,按倒了再站起,一番扭打,衣服竟被扯破。罗德宪大声道:“这就是贵国待宾之礼?!”

    “多尔衮、豪格退下,随他们便吧。”皇太极又转向罗德宪、李廓,“朕派使者将朕登基之事通报朝鲜,不想尔国王拒不接见。我使者离开汉城,沿途百姓竟掷瓦砾辱之,便是贵国待宾之礼了?”

    皇太极眼角耷拉下来,“朕要让朝鲜知道,大清与尔国,到底是兄弟之邦,还是君臣之国!朕要亲统大军,二次征伐尔国!”

    附录1 尾 声

    崇祯皇帝终局

    崇祯执政共十七年,至大清开国,恰是一半。皇太极先收察哈尔,再征朝鲜,使李朝俯首称臣。满八旗、蒙八旗之后,再建汉八旗,实力日蒸,从此一心西顾。而农民军自荥阳大会[1]后,加强了联络、协调,队伍日益壮大。

    此后八年,崇祯再无新意,再无建树,唯有拆东墙补西墙,一日难过一日。调度乖戾,用人不明,自毁长城,难收人心,奸相当朝,良臣殆尽。虽是勉力支撑,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将太子朱慈烺和永王朱慈炤、定王朱慈炯送出,周皇后、袁贵妃上吊自杀,其他妃嫔被崇祯亲手一一砍杀,十五岁的长平公主被崇祯砍断左臂,昏死倒地,崇祯再难下手,留了公主一命。三天后,李自成在煤山找到上吊自杀的崇祯和总管太监王承恩尸体。崇祯衣内搜得一纸,上写“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李自成将崇祯、周后、袁妃一同葬入早逝的田妃墓。时内臣不降殉难者还有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太监褚宪章、张国元、方正化。

    最先出降的是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仪门,向农民军投降,司礼掌印太监王德化率内员三百人至城门外迎李自成。

    李自成入城之后,搜得各库存银竟达三千多万两,金千万两。其中户部存银仅五十万两,其他大多为内帑所贮。李自成逼迫大明遗臣捐钱,严拷之下,竟得七千万两,其中太监所出与勋戚同,比文武百官多出一倍。

    刘宗敏掳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爱妾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连战皆北,入京四十二天后撤出北京。

    《明史?流贼传》中评价庄烈帝:

    庄烈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庄烈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当夫群盗满山,四方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抚两端,茫无成算。内外大臣救过不给,人怀规利自全之心。言语戆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为阃帅者,事权中制,功过莫偿。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加以天灾流行,饥馑洊臻,政繁赋重,外讧内叛。譬一人之身,元气羸然,疽毒并发,厥症固已甚危,而医则良否错进,剂则寒热互投,病入膏肓,而无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历朝历代均不乏良、平、李、郭之辈,唯在上能慧眼识之,任用专笃。远之弃之已是庸主,而崇祯是贬之逐之杀之。庄烈之败,首在用人。人人都知谄媚之徒必佞,直言之士必忠,但人人都喜近佞远直,人性之先天缺陷。成就任何事业,用人都是首务。用对人是关键,但也最难。其次在用钱。

    明朝末年,一千万黄金约合八千万白银。崇祯朝年税收不过三百多万两白银。如果把这一亿一千万两白银用于招抚、减赋,则起义烈焰可缓甚至可平亦未可知;用于边事,使将士用命,武器更新,大明王朝当可再苟延残喘若干年,何至白白送与李自成?有一种说法,认为崇祯根本不知道帑银有多少。真是如此,也说明崇祯用人失误。

    名噪人物终局

    朱慈烺——太子和永、定二王走散,十五岁的太子匿于民间,在李自成严旨搜捕下被迫出降。永、定二王投外祖父周奎府,被周奎献出。

    李自成并未加害三人,后均不知所终。

    袁崇焕——死时47岁。乾隆四十七年皇帝亲为其平反。

    公元1952年,国家主席毛泽东亲笔批示保存袁崇焕墓。佘义士的后人始终遵循先祖遗嘱,为袁崇焕守墓,直至公元2004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政府市政规划,拆迁守墓平房,共计374年,但佘家后人依旧在祠堂内守墓。墓在“文革”中被毁,2002年重建,2006年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在广渠门内,庙在龙潭公园内。

    郑 森——即后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南明隆武元年(1645),郑成功得封忠孝伯、御营中军都督,赐国姓、改名成功。清军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郑成功哭谏不听,遂与其父决裂,与叔父郑鸿逵(郑芝豹)、郑芝莞起兵抗清。

    清军攻打闽南南安,其母田川氏已从日本迁居南安,于战乱中自缢身亡。郑成功先后攻取金门、厦门,取得海上控制权,留叔父郑芝莞守厦门,被清军偷袭得手,郑成功将怯战以逃的叔父郑芝莞斩首。

    顺治十年二月,清廷遣郑成功亲弟郑渡、郑荫往议和,郑成功拒绝联师北伐,一度以大军包围金陵,震动东南,后功败垂成。率军渡台湾海峡,击败荷兰人,占领台湾。康熙元年五月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__97在线阅读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__97

    -
新书推荐: 趁雪下 夜空不在树篱外 七零年代炮灰吃瓜日常 地狱诱宠:闪婚老公是冥王 我把明月画心头 黑菡萏 大殓 巷子深处GL 重回八零:我靠练摊暴富了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