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其他小说 > 大秦嬴鱼 > 大秦嬴鱼 第139节

大秦嬴鱼 第139节

    比如秦鱼要在百姓当中大兴文教,就有黔首们不愿意送自己的子女去上学,秦鱼是不可能跟他们去解释学习的好处的,说了他们也听不懂,因为他们从最开始,就拒绝步入理性的大门,对这样的人,秦鱼的做法是处罚,罚的他们不敢隐匿自己的子女不让他们去接受教育,罚的他们说起上学,就要起敬畏之心,只有这样,下一代,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这次也是一样,甚至这次的祭神事件更恶劣,秦鱼下定决心要在此地用重法,所有的野祭都是禁止的,所有的祭祀野神的庙宇都要推倒,百姓需要信仰,那就信仰最普遍最让大家能接受的一个神。
    而云梦的神灵,就是云中君。
    云中君是公认的云梦神明,祂在两千年后都还很有地位,所以,秦鱼选中祂作为此地百姓们信仰的神明。
    嫣和看着秦鱼的作为,有些担心道:“这里的人看着很不驯服的样子,咱们拆了他们世代祭祀的神庙,他们不会联合起来作妖吧?”
    秦鱼则道:“我们带来了足够的人,还都是令行禁止的军卒,如果他们作妖伏击我们
    ,那就当做盗匪杀掉换军功好了。”
    嫣和点头应下,但从这以后,她看秦鱼的眼神就变了,也慢慢的有了距离。
    之前,嫣和看秦鱼,还是用以前大姐姐看小弟弟的眼神,带着宠溺和亲昵,现在,她就是用属下看主君的眼神,是敬畏,也是距离。
    秦鱼发现了,但他也只是一笑而过,并不在意这些。他原本就是一直在变化的,与以前不同,与别人不同,以后与现在,也是不同的。
    秦鱼在这个叫搞血腥祭祀的县城待的时间长了一些,祭祀是一个郑重且漫长的过程,更何况,秦鱼说了要隆重祭祀,那就更不能马虎,而且,在准备祭祀云中君的时候,这个县里的野庙同时都要被推倒拆除。
    推倒野庙的时候,自然是遇到百姓们的阻挠的,尤其是越血腥的祭祀受到的阻挠越厉害,都不用秦鱼出面,见过秦鱼一连扔了四个人到河里的县令就带着县里的亭长求盗等卒吏就一拥而上,绑了这些抗拒官署命令的楚人去服苦役去了......
    秦鱼对此不置可否。
    人葬也才废黜了几年?一直到两千多年后的民国时期,一些传承下来的古老祭祀都还存在呢,更别提现在在山间野地里流行血腥祭祀了,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存在。
    推翻总是最困难的,藏在山沟里避世不出的野人秦鱼看不到,也管不着,但只要是他见过的,他听到的,他知道的,是要一定要坚决杜绝这种违背人性自然的恶习的。
    秦鱼直接给南郡郡守下令,以后遇到,或者听说哪里有类似的祭祀,一定要该处罚的处罚,该禁止的禁止。秦国是一个有人性的文明国家,绝对不允许这样血腥违背人伦的祭祀存在。
    秦鱼将他对待祭祀上的所作作为写成一卷厚厚的帛书给秦王送去,然后就回郢邑了。
    娇娇阿姊给他送来的书信,说是春申君黄歇来南郡拜访他,问他可要回去见一见这位楚国的令尹春申君。
    秦鱼心道,我来南郡的目的之一,就是钓来这位春申君,自然是要见一见的。
    不过,秦鱼晚了几天才回去,因为他要将剩下的南郡土地给巡视完之后,才能绕圈回郢邑。
    绕圈到邾县的时候,秦鱼遭遇到了一次刺杀。
    嫣和挡在秦鱼的前面,斩杀掉了两个刺客,其余的刺客,都被南孙等兵卫给解决掉了。
    越过邾县,再往东,就是楚国了,秦鱼对这次刺杀,并不认为是偶然。
    这明显是一次有预谋有准备的刺杀,就是不知道,跟等在郢邑的春申君有没有关系了。!
    第134章 刺客
    秦鱼巡视南郡,不是骑着马在南郡里跑一遍,看看田地里的庄稼种的怎么样就行了的,他是为了普及医、农知识,让南郡的原先楚人现在的秦人百姓,看到王族的存在,以及将一个鲜明的意识刻进他们的脑海里,那就是,他们都是秦人!
    百姓们亲眼看到秦国的王室子孙来田间地头巡视自己国家的领土,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才会有切身的感受:他们的王是嬴姓秦王,他们是秦国的百姓。
    换句话说,秦鱼来到南郡,是替秦王巡视疆土,泽被世人的。
    秦鱼不仅要巡视田地,还要巡视各地县乡的官场生态是否健康,巡视百姓们是否驯服,是否有饭吃,有衣穿,以及,他们的精神文明生活是什么。
    这种巡视行为,在先秦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来形容,叫做采风。
    周天子专设采诗官行走于天下间,为天子耳目,体察自己领地和各地诸侯国的风俗文化,从而使“王者不出户牖,尽知天下所苦。”
    说白了,就是从采诗官传来的各地歌谣和民俗中判断当地的诸侯国政治动向的。
    比如《诗经》中收录的歌谣,大部分都是采诗官们从各地收录上来的歌谣编纂而成的。
    秦鱼此次出行,足足带了两千多人,这两千多人,除了医农墨三家,还有很多年轻的学子,这些学子,儒法阴阳诗歌小说诸子百家兼容并蓄,有单修一家的,也有多家并修的,秦鱼带他们出来,就是采风来了。
    采风的过程,也是一次通行教化的过程,比如之前的推倒野庙,杜绝血腥祭祀,从一开始秦鱼让人将巫婆和三老投入水中,救了童男童女,到后来的隆重祭祀云中君,让百姓们信仰善神,这个过程,都会被编纂成诗歌,教给百姓们传唱,这就是教化了。
    话说,自从周天子东迁洛阳,领地一再缩小,话语权几乎全部丧失之后,周朝的采风制度基本就荒废掉了,你看《诗经》记录的诗歌年代,到春秋中后期就停止了,也就说明,战国时期是没有采风的,因为没有诗歌传下来啊。
    秦鱼打算将这个制度重新捡起,其中的政治因素可以淡化下来,但在先秦文化记录和传播上面,可以加大力度。
    如果秦人和楚人都传唱同一
    首歌谣,即便有地域之分,有语言之分,但他们在思想和认知方面,就会无限度的靠近,这种心理和思想上的认同感,将会比刀枪剑戟更有力度。
    都说统一思想,思想如何统一?彼此文化的认同感就是思想统一的第一步,也是一大步。
    民间风俗,除了血腥祭祀,还有历代先辈传下来的丰富的医药经验和生活智慧,比如,在路过一个山坳的时候,采风学子们就从当地百姓口中获得了一种治疗蛇毒和防蚊虫的简单又有奇效的方法。
    此地林木茂密,溪流沼泽遍布,还不到四月,热障就升腾起来了,随着热障起来的,还有一夜之间就繁殖出来的如云似雾的蚊虫,被叮上一口,轻则一口大包,重则当场昏迷——中毒了!
    秦鱼一行人就是这个时候到达这个山坳的,随着气温升高,医家早就给随行之人配备好药包和涂抹的药膏,秦鱼也不再骑马,而是乘坐四周镶嵌纱窗的车辇,可即便准备如此充分,在经过这个山坳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都中毒了。
    秦鱼暂停行程,医家想法子救人,一些不怕死的年轻学子们就去当地人家采风去了,然后就领来了一个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老妇。
    老妇身着麻布单衣和草鞋,带着树叶编织的草帽,裸露着胳膊和小腿,却没有蚊虫去叮咬她。
    她的脸上手上胳膊上腿上凡是裸露出来的地方都绘上了彩绘,画的图案缤纷刺眼,有的一眼就能看出是蛇、蝎子、蜘蛛一类的毒虫,有的就不认识了,但结合蛇、蝎子、蜘蛛等毒虫种类,不难猜出,这个老妇身上彩绘的,应该都是毒虫一类。
    老妇自称是这个山坳的所有百姓的族长,听说有贵人遇难,特地出来迎接解难的。
    秦鱼应许了让老妇去给中毒的人解毒,只见老妇从腿上胳膊上绘着毒虫的画上抠下颜料涂抹在中毒人被叮咬的大包上,也就一刻钟的功夫,这个大包就消肿了,也不痒了,但毒素没有清理干净,还需要山中的一种草药,吃了才能解毒。
    秦鱼看的有意思,就按例接见了老妇,并跟着老妇进了山坳。
    秦鱼看到了原始的吊脚楼和图腾崇拜,并且受到了这里的姑娘们的热烈欢迎。
    都不用多想,这里是一个以女为尊的闭塞小部落,这里没有媒人
    ,女人们都是看上了谁就拉进自己的小楼里享受鱼水之欢,怀孕了就生下来,孩子跟着母亲居住,男人们也耕种打猎,做一些力气活,但养家的却是女人,当家做主的也是女人。
    但是吧,这个部落里很明显的女多男少,秦鱼猜,这里的男人应该是都跑到外头生活去了,毕竟,外面是男尊社会。秦鱼能走到这里来,说明这个部落虽然离群索居,但其实,离外头有县治的县乡里并不远,而且外头世界广阔,可比这个闭塞的山坳好多了。
    秦鱼让他带来的人都分散开来干活去,有的去跟老妪学习配置草药,有的去巡视这里的土地里是否长有特殊的植株和种子,有的则是研究这里的房屋都是怎么建成的,是否有借鉴之处......
    他自己则是带着两个采风学子和侍卫们跟这些女子们闲聊,但是吧,开头还没聊几句呢,一个采风学子就被一个娇媚非常的女人给拉进小楼去了......
    然后,里面传来让人面红耳赤的声音,外头的女人们的视线也从秦鱼秀气可人的脸蛋和他华美的衣服上移开,落在了他身后威猛正当年的侍卫们身上。
    秦鱼:......
    就开放的不像话。
    那个已经被拉进去的学子再制止也已经晚了,但剩下的嘛,秦鱼先让医家给这些女子们检查身体,有病的治病,没病的,呃,只要是你情我愿,这些侍卫就是愿意留在这里也可以啊。
    秦鱼既然已经走进这里,就不可能留着这里不管的,这里,也是秦国的百姓呢。
    族长老妇给中毒的解完毒之后,秦鱼向她表明了身份,然后就是给她赐爵,设此地为一个乡,并入外界最近的一个县,族长老妇就是乡啬夫,继续管理这个部落,秦鱼甚至跟她许诺,要是她有合适的继承人,可以到县里去登记,让她的继承人做下一任乡啬夫。
    老妇欣喜若狂的答应了下来。真要是与世隔绝,这个还不到两千人的部落早就消失了,无他,只近亲繁衍这一个障碍,这个部落就活不过百年。
    之所以“避世”不出,除了楚地多这种部落之外,那就是她们不愿意抛弃自己的祖地,以及祖上传下来的“法”。
    外头是男人的世界,她们女人,还是不要掺和了吧,男人走了就走了,女人
    ,一定要留下来。
    秦鱼给这老妇受爵,还任命她为乡啬夫,甚至让她自己选定继承人继承这个乡啬夫的官职,就是从律法上承认这个部落是合秦国的法度的,这种不需要改变就能得到的好处,老妇怎么会拒绝?
    但秦鱼看着这个部落,心里想的却是这个部落会存活多少年才会消失。
    人都是随大溜的,这个部落只要跟外界接触,悄无声息间就会被外界同化,等年轻人们接受了外界新的知识和传承,上一辈人不断地逝去,这个部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
    秦鱼在这个部落留了一段时间,让采风学子们详细的记录了这个部落的传承历史、传说、图腾标记、毒虫种类以及对应的药草种类等等等等,能写的写,能画的画,务必要记录的清清楚楚。
    等到附近县的县令来到这个山坳的时候,秦鱼亲自将新的乡啬夫交给县令,才告辞离开。
    但留下了一些人,秦鱼对这里的传承很感兴趣,几天肯定是记录不完整的,这些人留下来,可以一边继续记录,一边在这里普及文教,让她们学习秦国的律法。
    医家们则是欣喜的跟秦鱼表示,他们从这个部落的草药运用上受到了启发,对配置南边瘴气解毒药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并且有很大的把握成功配置出大批量的成药药丸。
    秦鱼也很高兴,要是真能配制出这种成药,发放给来南地的兵卒们,征战百越,可就要简单多了。
    秦鱼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巡视一路记录,等走到与楚地毗邻的邾县的时候,五月都快过完了,南郡这边,夏收马上就要开始了。
    邾县县治就设在长江边上。秦国重视农耕,尤其是今年,因为提前意识到关中或许会有大旱,为了鼓励南郡这边多产粮,秦王下令,全部南郡的百姓,都可以免费从官署获得农具和粮种,代价就是必须得种出合乎取程数量的粮食,否则,惩罚加倍。
    秦鱼此次巡视,还对当地的一些取程数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让百姓们尽可能多的种出粮食来,而不是被压榨,以至于交不上取程粮食数量从而受到处罚,让百姓心中产生怨言。
    秦鱼一直记得自己的初心,是让人都吃饱肚子。而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就让另一些人被压榨,被剥削到丧失人身自
    由的程度。
    要是让百姓们都没活路了,那么这个制度离被推翻,也就不远了。
    秦鱼虽然最晚巡视到邾县,但邾县的政令推行的很顺利,也很彻底,秦鱼到达的时候,这里的水稻、菽、粟米以及菜蔬都已经开始收割了,今年邾县没有麻和棉花,因为官署下令不许种植。
    粮食种植的太多,收割是一个大工程,秦鱼暂停下来,让墨家就地取材制作打谷机,就是那种中小型的手摇式打谷机,将稻穗塞进上方的粮斗里,手摇动齿轮,齿轮转动,将塞进来的谷粒从稻穗上脱粒下来,落在下方的口袋里。
    这种打谷机,已经是农业文明社会最先进最省力的打谷机了,两千多年的一些山村里都还在继续使用。
    脱粒之后的稻子不需要进一步处理,带壳晒干就行了,这样的稻谷精心保存,可以存储好几年不会腐坏。
    收完稻谷,田地继续追肥,尽可能快的进行新一轮的播种,这样,等到天冷之前,可以收获第二轮,这就是双季稻了。
    双季稻有的地方可以种植,有的地方就不行,秦鱼这次巡视,也是在寻找可以种植双季稻的土地,让农家弟子去研究和开发。
    秦鱼不懂技术,但他又什么道理都能懂一点,这一点就让追随他而来的专业人才很着迷。
    秦鱼在一些具体的做法上很外行,但他只要人站在这里,就是一种支持的态度,更何况,在发展民生和农业上面,秦鱼从来都是非常大方和宽和的。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就是研究失败了,那也没什么,继续研究就行了,只要能成功一例,随之而来的爵位和财富就能砸的你心花怒放,然后带着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下一轮的研究中去。
    基本上各种先进的农具就是这么开发出来的,在这一方面,墨家着实让人敬佩,也让所有人看到了他们的才华和智慧。
    据秦鱼所知,因为这些农具的开发和推广,墨家已经开始重新回归秦国的朝堂了。
    之前墨家也是有人继续做官的,但都是在秦王的府库之内的一些小官职,职责范围就是管着一些大小工匠们,这些大小工匠,还差不多都是墨家子弟,可以说,秦王用一个府库,圈养了墨家。
    但现在,随着墨家做出的贡献推
    行全国上下,墨家就有资格重新站在秦国的朝堂上参与政议了,在一些秦国主导的攻防战上也能说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了。
    秦墨,逐渐有了中兴之兆,而这些,都是秦鱼给带来的。也因此,墨家对秦鱼的重视更甚巨子,下一任巨子接班人迟迟没有选出来,就跟秦鱼有莫大的关系。
    当然,墨家内部的这些事情,秦鱼本人是不知道的,他只是觉着墨家着实好用,非常好用,就一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就想到墨家了,而且有功必赏,乃是秦国最基本的律法,秦鱼只是依律行事而已,他自己,并不觉着对墨家的崛起有多大的贡献。
    有着后世诸多典故在肚子里的秦鱼,可是太知道什么叫做“烂泥扶不上墙”了,就是墨家真的重新成为当世显学,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成就,作为甲方,秦鱼自认只是付了应有的报酬。
    秦鱼看着一台台打谷机被抬进了田地,割下来的稻子就地连着稻杆一起送入打谷机,粮与草分离之后,分送入不同的场地进行晾晒,就这一个步骤,就能省下收拢、运输、晾晒、脱粒、继续晾晒这些劳力,大大节省了时间和力气,农人们在田地里干的热火朝天,脸上都带着大大的笑容。
新书推荐: 穿书师尊是个大反派 团宠福宝有空间 快穿三岁半:团宠大佬要亲亲 惊!我的网恋对象竟能穿梭古今 穿越远古部落,撩汉开荒养崽崽 六零:带百亿物资在糙汉怀里躺赢 这宿主能处,让她当反派她是真当 炮灰娘亲穿书后男主他子凭母贵了 穿越后我在末世开商店 重生年代:懒汉的辣媳妇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