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管内宫牢房的嬷嬷们将这些话都记了下来,等到皇帝派人来取口供时都交了上去。
和熙帝看过口供也不会放了刘良娣, 只是没有处置刘家, 就是下令幽禁。
后宫中的审讯持续了半个月之久, 宫外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后宫的消息。
赵王身在宫外的王府, 头一次断了与宫中母妃的联络, 他心里急得不行,可是又不敢贸然行事。赵王能觉察出有人在监视他,也知道监视他的人是谁派出来的。
齐王也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府里团团打转。齐王可以断言宫里的母妃出了事,可能是对东宫出手的事情被父皇抓住了原型,要不然他的府上也不会被搜。
这时,齐王想起了他之前培养的一枚暗棋。他想让那个方仙长替他在父皇面前借着算命的事给他翻身。
可是现在找不到机会出去联络,只能再等等了。
贺贵妃与何贤妃的嘴都很硬,哪怕受了很多刑罚,她们为了儿子也只会喊冤。
和熙帝现在已全然不相信这两个女人了,贺贵妃和何贤妃也只能每日忍着受刑,再不见从前风光无限的妃子模样。
方仙长如今也被控制了起来,每日就是炼丹,除了皇帝根本见不到外人。
这位方仙长真的是怕了。他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在外面好好地闯荡江湖有什么不好的,为什么他要想不开来参与天家的争斗呢。
苍天啊大地啊,要是再能给他个重来的机会,他肯定不会再迈入京城半步了。
现在他要如何才能脱身呢?那个赵王和贤妃不会把他供出去吧!
不行不行!他必须要想个计策,现在贵妃和贤妃都倒了,赵王和齐王肯定也不成了,那以后的皇帝就只能是太子殿下了。所以,他要讨好太子!
再一次去皇帝寝宫送药,方仙长就对皇帝说:“陛下将宫里的宵小之徒都给肃清了,太子身上的灰气也就消散了,陛下见殿下也无妨了。而且有陛下的护佑在,太子殿下以后必定吉祥安泰。”
和熙帝现在哪个儿子都不怎么信任了,太子也不例外。所以,和熙帝并没有和太子亲近起来,反而对所有的儿子都加强了管控。
翰林院里,方瑜老老实实地在屋里坐着上班。他现在已经没了从前宠臣的派头,这几个月来皇帝对绘画不再有兴趣,自然也就不会召见方瑜进宫伴驾,方瑜这个翰林官就立刻变得不起眼了。
对于此种变化,方瑜真是乐不得的。现在京城的局势都成这样了,宫里肯定更为严峻,他这个小喽啰还是躲远点好,省得再得罪了谁丢了命。
初夏时,和熙帝已经处置好了后宫。为保天家名声,巫蛊这事肯定不能昭告天下,和熙帝将涉事妃嫔通通赐死,对外只说是感染了疫病。
赵王和齐王闻此消息,再也忍不住了,直接进宫求见父皇。
和熙帝不见他们,只是让他们回府守孝,无诏不得出府。
这就是变相的软禁了。
在前朝,和熙帝对贺家和何家也动了手。因为顾及着朝廷的稳定,所以很仁慈地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杀戮。和熙帝只是给这两家在朝中有官职的人赏了白绫,让他们自尽谢罪。
赵王和齐王先失了母妃,又眼睁睁地看着外家一夜倾覆,深受刺激,性情大变。
到了这一年的夏季,和熙帝没有再去京郊的行宫避暑,只是在皇宫中各处多放了冰山消暑。
毫无征兆地,北地的古答尔部率兵进犯,五日之内连下三城。
当这个军情从北地八百里加急传过来后,朝中众臣哗然,谁都没想到,刚刚迎娶过和亲公主的古答尔部居然会在此时进犯。
以往,胡族入侵中原大多数都是在没有粮食牧草的冬季。如今,古答尔部突然发难,实在是打得卫朝措手不及。
和熙帝气急败坏,也无他法,只能紧急征调兵力粮草,尽快派往北地作战。
战士出征在即,和熙帝也是大礼服加身,主持了一系列的出征仪式。
等和熙帝脱下大礼服,整个人都被汗洗了一遍,贴身的里袍都湿透了。和熙帝喝下半碗冷饮,可人还是中暑病倒了。
太子周恒听闻此消息时,心中再也没有了担忧,反而生出来一种迫切的期盼。
太子和太子妃尽快赶到皇帝的病床前,表现得十分孝顺妥帖。
傍晚时分,和熙帝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喝过太医开的药,还觉得不够,又把方仙长叫进来。
方仙长进到寝殿内部才发现皇帝是真病了,瞬间就不敢把他自己炼的丹药端过去了。可他也没办法,只能任由皇帝服下丹药。
周恒见此情景,就觉得这是天赐良机。
他借着出恭的时候,把藏在袖子里的锋利银针藏到中指和无名指之间。
等到皇帝再次昏睡过去时,周恒让太子妃站在床头前挡住一些视线,他再借着给皇帝掖被角的时机,用银针刺进皇帝项部的风府穴。
和熙帝这时恍惚间半睁开眼,只看到一双炯炯发亮的眼眸,然后感觉到一阵刺痛,最后就再也没有了意识。
周恒立刻起身,镇静地坐到一旁的圈椅里,拿着一本书看了起来。
为丈夫打了掩护的太子妃甚至都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就这样到了半夜,太子去到外间吃夜宵,内殿里突然传出来了哭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