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在黄皓的藏匿点附近搜寻,但在黑夜里兵荒马乱的深宫中想找到一个躲藏起来的人,谈何容易。
还是那个年轻宦官提了一个办法,找来宫中犬舍小吏和饲养的猎犬参与,大大提高了搜寻蛛丝马迹的效率,最终在一处僻静的宫殿夹壁中找到了负伤昏迷的天子刘禅。
他身上受了刀伤,只简单进行止血包扎,流了不少血,还没死去,但看起来形势也不太乐观。
但不管如何,这个蜀汉皇帝一找到,至少是给所有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丹。
着手抢救天子、维持秩序、戒备宫城诸多事项的姜绍忙的团团转,但对宫中人手不明、情况不清的他在宫中一团乱麻的事情面前也只能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幸好从火海中被救出的张皇后及时恢复了神志,由她出面执掌宫中诸事,使得宫人安心做事、各司其职。
渐渐的,随着时间推移,宫殿内就恢复秩序重新运转了起来。
姜绍松了一口大气,得以抽身专注军事防务。
他强撑着疲惫的身躯带兵巡视宫城,维持秩序、安定人心,收拢溃散的禁军、宫人,肃清漏网的魏军残余,传令驻守的将士们严格把守各处宫门,任何人不得趁乱进出。
而宫外的乱象却远未停止,成都这座偏安多年的城池一经攻破,顿时显露出了它平时不为人知又极其脆弱的一面。
所幸真正的魏卒人数并不多,只是掺杂了一些宵小之辈趁机作乱,城中陆陆续续有官吏军民开始组织抵御反抗。
姜绍麾下兵力不足,防守偌大宫城已是吃力,宫外的乱局只能够等天大亮以后再做计较。
忙完一大圈回来,一直脚步不停的姜绍却突然停下脚步,让身后紧跟慢跟着的尹曜等人差点互相碰撞上。
“几时了?”
他突然意识到宫中迟迟没有打更报时,看了看天色出声问道。
“快到卯时了。。”
尹曜一脸疲态地答道。
“哦,那天也快亮了。。”
姜绍喃喃自语,和尹曜对视一眼后,相互无言。
他抬眼看了看华灯之下的雕栏玉砌,愣愣出了神。
邓艾死了,黄皓也死了,成都城和蜀汉保住了。
看起来这次分兵南下似乎目的达成,还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成功避免了自身被历史车轮碾为齑粉的悲惨下场。
但这个时候却很难开心起来。因为姜绍感觉到了,从绵竹获知朝堂阴谋到追击邓艾残军,到一路强行军解救成都城,自己似乎正被历史的另一只巨手扯得东歪西倒,步履蹒跚地跌入到时局的漩涡之中来。
长夜将明确实可喜,但天亮之后呢,那巨大的未知让人惶恐彷徨,难以心安。
也许,人从来就没有摆脱过宿命?
就在姜绍内心被自己纷乱思绪冲击得摇摇欲坠的时候,士卒带着一名宫人匆匆赶来,向他禀报道:
“将军,皇后有召。”
这道命令来得及时,姜绍整个人瞬间从恍惚中清醒过来,他抖擞了一下精神,连忙应召跟着内侍赶往天子寝宫。
···
寝宫内,烛火摇红。
解除武装的姜绍拜伏在地,得到了皇后的命令后才恭敬地起身,移步坐到了为自己准备的坐席上。
虽然张皇后与他隔着帷幕,但入座之后他还是目不斜视,躬身待命。
这是姜绍目前能够拿捏又还算恰当的一种相处方式。
帷幕之内的张皇后端庄正坐,却也难掩惊惶疲惫之色。
这突如其来的惊变打击对她来说实在太大了,一夜之间皇帝重伤,太子毙命,宫中之人差点都沦为魏军的阶下之囚,自己也险些死在火海之中······
此刻那怕致命危险已经解除,坐在帷幕之外的是大将军姜维之子,拼死救驾的蜀汉将校,张皇后也同样坐立不安,内心忐忑。
世事无常,这一切变得太快,让她一个妇道人家怎么扛得住。
可她必须扛住!
她是桓侯之女,大汉皇后,在社稷危矣,天子危矣的情况下,她必须站出来,像史书中那些聪慧勇敢的大汉贤后一样,站出来,然后托住这个摇摇欲坠的江山!
皇帝刘禅的情况很不好,他这些年沉溺酒色,早已掏空了身子,若是一直安享富贵那自然看不出太大问题,可一下子受伤、受惊、受寒,三重伤病叠加之下,那一具肥胖的身躯顿时像腐朽的蜀汉一样暴露出了足以致命的问题。
张皇后从御医口中得知糟糕情况,却勒令对外只声称皇帝陛下轻伤受惊需要静养,任何人不得打扰,以暂时安定宫中众人惴惴不安的内心。
可暂时安定只是一时权宜之策,她必须尽快拿出对策理清乱象、稳定时局,才能够挽救自己的家国。
所以在没有太多准备的情况下,她选择召见了姜绍。
她必须好言拉拢抚慰这位率兵救驾、控制皇宫的军中将校,也需要从他口中得知所有有关当下的内外情况,以便考虑下一步的计划。
姜绍自然是表现得对皇后的话深信不疑,他态度谦逊恭敬、知无不言,把自己得知邓艾南下,紧急率兵驰援的一路经历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跟张皇后作了汇报,只有一小部分事情选择略过。
单单这些消息,也让张皇后花了不少时间进行消化。直接出面接手处理军国大事,这是过去多少年来她未曾遇到过的,她还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一艰难的角色转变。
但她很聪慧,没有在姜绍为何无诏率军南下、与敌作战等敏感问题上停留,而是在大略消化了姜绍口中的信息后,犹豫片刻,突然出言询问姜绍的意见。
“姜卿,那你以为,眼下朝中诸事,该如何是好?”
姜绍闻言内心一阵翻腾,但很快又恢复过来,他恭敬地离席下拜,只当自己也不清楚皇帝刘禅的伤情,诚惶诚恐地说道:
“小人不过军中一介校尉,一心只知报国杀敌,朝堂大事,自当由陛下决断!”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这个回答当下实在缺乏可执行性,姜绍又补充了一句。
“现下残敌已经肃清,宫中暂安,待到天亮之后,小人再率兵出宫戡乱,等内外之敌肃清,城中自安。朝中诸公皆忠纯贤良之臣,殿下可召见咨之以国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嗯。。”帷幕之后的张皇后轻轻应了一声,没有再具体细问,又过了一阵,才把话题转到了另一件事情上。
“吾打算召张侍中入宫,城中扰乱,想要请姜卿派兵一路护送。”
“。。诺。”
姜绍犹豫了一下,还是赶忙应承下来。
显然经过今夜一场惊变,勉强维持局面的张皇后对所有人都放心不下,她想尽快得到自己娘家人的帮助,所以才要在城中之乱还没平定的情况下,抢先召见侍中、尚书仆射张绍。
他是桓侯张飞之子,皇后的兄长。
而这,就必须当下控制各处宫门的姜绍配合。
见到姜绍从始至终一直十分恭敬,张皇后一颗悬着的心稍稍有些放松,她隔着帷幕看向姜绍的眼光中也多了几分善意,出言请姜绍重新落座,称赞道:
“卿家父子皆我汉家柱石,大将军在剑阁抵御魏国大军,劳苦功高。卿又冒锋蹈刃,驰援破敌,有救驾之功,事后朝廷当述功行赏,以酬卿家父子率军破敌、救驾护国的大功!”
说着,张皇后就下令让宫人捧来一方锦奁,里面装着一条华丽玉饰的御用革带,要当场赏赐给姜绍。
论功行赏是朝廷的大事。张皇后没有贸然滥用权力授予姜绍官职头衔,但她有意拉拢姜绍,所以特意赏赐玉饰革带,个中寓意不言而喻。
革带已经有了,佩戴在上面的囊绶还会远吗?
姜绍自然是表现得感激不已,尔后才拜谢而出。
···
当看到姜绍捧着锦奁大步走出殿门时,尹曜连忙带人迎了上去。
“恭喜兄长——”
等候多时的尹曜观察姜绍的神情和他手中的锦奁,顿时明白过来,赶紧欢笑着向姜绍贺喜。
姜绍摇了摇手,止住了他的动作,把锦奁交给亲兵。
“这是皇后赏赐的玉饰革带,先小心收好了。”
然后他示意尹曜跟上,两人快步走到一处无人的角落,姜绍环视周围,快速说道:
“皇后看起来对我们印象不错,还许诺了要重赏救驾杀敌的将士们。”
“皇后贤明,毕竟咱们可是打败了魏军,还救了陛下和皇后——”
尹曜闻言很兴奋,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定性为事急从权,也可以是无诏妄为。将士们的过失需要最高权力背书,偌大功劳也需要最高权力确认,因此宫中对他们的态度十分关键。
看起来他们这一次冒着天大的危险,是要收到天大的回报了。
姜绍点点头,又说道:
“但有些情况我不太清楚,还是不放心,我能感觉皇后也不放心所有人,她想要尽快召见侍中张绍,已经下了诏书并让她亲近的宫人带着。这件事你连夜挑选人手,亲自护送出宫去办。”
“诺。”尹曜答应一声,转身就走。
姜绍过了一小会也走出角落。今夜的宫中变故同样出乎他的意料,他隐隐觉得自己已深陷漩涡之中,这蜀汉朝堂的水深得很,恐怕不是趁乱解决一个宦官黄皓就能摆脱的。
但不论明日如何,他都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他需要传令范周尽快把掉队落在后面的军队带到自己身边,还要让身在剑阁的大将军姜维尽快知道此事。
正是:谋倾孤注终无补,乱到萧墙岂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