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蜀汉军队在绵竹城外挫败了孤军深入的邓艾军,但邓艾军仍未完全覆灭,北道被断的魏军败卒斩关南窜,依旧有为祸蜀中腹心之患。
姜绍军长途跋涉驰援,到了这一地步,宜将剩勇追穷寇,必须继续追击,争取将邓艾军余下部曲歼灭在京畿范围之外。
向剑阁快马送去告捷的文书、缴获的大纛和斩下的邓忠、王颀等敌将首级。短暂休整两日后,姜绍留下尹安与黄崇一起镇守绵竹、安抚人心,以战后紧急扩编的徐遵骑兵为前锋,自己带伤上阵,率领其他兵马为后继,继续南下追击。
绵竹之后,成都北面再无险隘,皆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坦途,辎重尽失的魏卒逃窜速度很快,姜绍当日在行军途中,就得知了蜀地雒县沦陷的噩耗。
这让姜绍与麾下将校在马上交谈,唏嘘不已。
这座可是号称“仁者之师、所向披靡”的先帝刘备都要围攻近一年才能打下来的蜀中坚城,没想到这么快就沦陷了。
姜绍算是明白当下蜀汉国中的武备是松弛到了何种境地,难怪原先历史上的邓艾军能够在击败诸葛瞻后,一路横推,轻易而举地杀到成都城下,吓得刘禅君臣仓皇出降。
纵观五十年来,当创业未半的先辈先后逝去,偏安一隅的蜀中腹地逐渐滑入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深渊。
身为后辈之人的蜀中文武压根就不会想到远在国门之外的魏军能够这么快就杀到眼前。
文恬武嬉的他们在遭遇突如其来的魏卒时,手足无措,各地城邑宛如地动山摇,迅速爆发了大小程度的骚乱,百姓们拖家携口、窜入山林,官吏们或闭城自保,或弃城逃亡,更有甚者,慌慌张张更换旗帜,望风而降。
国家至此,大势已去。
现下靠着姜绍这支军队在力挽天倾,勉强阻击魏军长驱直入、一战灭国的步伐。
姜绍借此告诫身边的将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敌军虽然在绵竹城外战败,但仍存有部分战力,而且敌军名将邓艾至今生死未明,他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打足十二分精神,防止魏军的最后反噬。
诸人凛然,纷纷应诺。
只是到次日,他们就接到了徐遵获胜的捷报。
原来魏军余下兵马南下逃窜,首当其冲的雒县猝不及防,竟在兵临城下的时候发生骚乱,让魏卒趁虚而入,一举拿下城池。
破城后的魏卒稍得喘息,却因为姜绍军在后,不敢就地休整,于是糟蹋完城中后又迅速南窜。
充当前锋的徐遵骑兵敏锐捕捉到战机,以一百轻骑不惜马力星夜兼程追击,成功在雒县境内击溃魏军后队并咬住邓艾残部,只待后续兵力抵达就能包抄全歼魏军。
得此捷报的姜绍松了一口气,看来一触即溃的魏军的确是黔驴技穷,再不能兴风作浪了。
···
新都境内,魏军临时营地。
简陋的军帐内,魏军将校挤在同一处地方,浑浊的空气、压抑的气氛让面部受创的老将邓艾脸色更加难看,段灼小心翼翼观察着主将和其他将校的动静,坐立不安。
他们已经得知断后的牵弘部被蜀汉军队骑兵击溃的事情,听说负责毁坏桥梁道路、阻挡追兵的后队将士们士气低迷,一遭敌骑突袭,即刻崩溃,就连平日里自诩骁勇的牵弘都无力抵挡、丧胆逃窜。
如果这时敌军进攻他们,以军中士气之低迷,没有人觉得能够抵挡得住。
这一路的战败南窜,不得休整补充兵力,除死伤的人马外,兵卒掉队、逃脱的不计其数,全军如今不足三千兵马。
身在敌国腹地的他们,前有城垒,后有追兵,已是濒临绝境,将士们恐怕连死后都无人掩埋尸骨,亡魂无法返回故乡。
而以师纂为首的魏军将校,趁机纷纷发难,将矛头指向了主将邓艾。
昔日威风凛凛的国家名将,现下在自家军中地位都变得岌岌可危。
师纂可不会认为大军战败有邓艾中箭后自己接手指挥屡出昏招的责任,他只会认为,是因为邓艾的贪功冒进、轻入险地,才造成他们一步步走入目前的绝境。
他们是黔驴技穷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内部发难,向重伤的邓艾讨个说法。
虚弱的邓艾面对叫嚷失态的麾下将校,态度漠然。
心如死灰的他知道自家重伤的身躯支撑不了多久,率军长驱直入、一战灭国的宏图壮志已经破灭,长子邓忠战死又给了他内心一个巨大打击,但他心底仍不愿放手,他不愿意放过自己,也不愿意放弃这个疯狂的计划。
这不是为了师纂这些无情枭豺,而是为了争这最后一口气。
他邓艾征战沙场二十载,身经百战,就算死,也仍然是那个能让敌军损失惨重的魏国大将。
“邓征西,将士们因为你的一意孤行,落得如此田地,你就算有伤在身,今日也得给我们一个说法!”
师纂不耐烦了,按剑站了起来,身后跟随的魏军将校纷纷站起,帐中一时间都是甲衣的铿锵之声。
段灼等人看得心惊肉跳,也跟着跳了起来,伸手紧紧攥住了刀柄。
邓艾却仍然无动于衷,他乜视诸将,发出虚弱的询问。
“今日战败,汝等欲降否?”
“降。。”带头的师纂心里一颤,到了这种地步,他自然是想过这个选择,只是军中许多将士与蜀汉军队是死敌,家眷又都在国内,一旦兵败投降,就会连累家中老小遭殃,不到万不得已,没几个人愿意屈膝投降,沦为阶下囚。
师纂是既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也不愿第一个去背负叛国投敌的骂名。
“我等深受朝廷恩德,唯有以死战报国,岂能降敌。。”
过了片刻,师纂才“义正辞严”拒绝了邓艾。邓艾也不屑于去讥讽师纂的色厉内荏,又问道:
“那你可有破敌之策?”
“哼,可笑。诸人都是因为你才会落得今日这个地步,现下倒来问我?”
“那就是没有了。”
“我,,,那,敢问邓征西,你有吗?”
师纂语塞,他意识到若再任由邓艾发问,带头“讨说法”的自己反而会被邓艾带入阴沟里,当即恼羞成怒,厉声反问起邓艾来。
“有!”邓艾露出冷笑,说出的话掷地有声。
师纂顿时哑然。身后的将校听闻邓艾有反败为胜的策略,瞬间哗然一片,他们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急切地看着邓艾,眼光中带着期待,已不复最初咄咄逼人只想跟着师纂向主将“讨个说法”的势头。
师纂眼见自己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军心”被伤重的邓艾轻易瓦解,他内心又急又怒,却又不敢当众独自发作,只能咬牙切齿地说道:
“那你倒是说说看。”
邓艾不看丑态毕露的师纂,他环视其他人,缓缓举起了一根手指。
“反败为胜的办法只有一个,你们要是不从,现在就可以当众杀了我。”
···
姜绍派兵增援徐遵,自己率军收复雒县。
经过绵竹的秘事和徐遵的捷报,眼下他的判断有了新变化,邓艾残部已经黔驴技穷,不足为虑,反而是自己趁机收拢民心,为大将军在蜀中腹地树立声望才是当务之急。
姜维名为大将军,麾下拥有数万兵卒,纵横出入两国边境,看似有拥兵自重之势。
但实际上,在外的位高权重恰恰反衬了他在国中的根基薄弱,不管是在朝中,还是在蜀地,他都缺乏足够的人心和名望。
这些年在有心人的攻讦下,姜氏更是被扣上穷兵黩武、耗尽国力的恶名,这甚至已经成为政敌要用来置他于死地的刀子。
要改变姜氏这种穷兵黩武的恶名,眼下的局势只有先从内部破局,而现今自己引兵“驱逐敌寇、收复城邑、恢复秩序、民赖以安”,可不就是一个捷径么。
姜绍还没完全察觉到,经过绵竹之战和诸葛一事后,他此番南下驰援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人的想法一旦太多,做事就不再干脆利落。
进驻雒县后的姜绍也不例外。很快就碰上了这么一桩事情,让南下时雷厉风行的他变得犹豫不决。
徐遵后续派兵押来的魏军使者带来了请降文书,另外还有邓艾的首级。
没错,就是那个令蜀军又恨又怕的魏国名将邓艾的人头。
姜绍让人再三确认,还特意分批找来投降的魏卒,让他们辨认真伪,结果很明确,这就是邓艾邓士载的首级。
按照魏军使者的说法,邓艾中箭重伤后军权由师纂接掌,深入蜀地的魏军一败再败,已萌生投降之心,奈何邓艾执意顽抗,魏军将校迫不得已合力斩杀主将,然后将他的首级作为请降的“投名状”。
看着死不瞑目的人头,姜绍激动过后,心绪如麻。
首先是叹息。
这样一位令敌国闻风丧胆的老将,孤军深入、兵行险招的最终下场竟不是马革裹尸,而是屈辱地死在了自家麾下的手里,实在是令同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自己生出莫名的悲戚。
紧接着,是犹豫和纠结。
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最好,这将极大打击还在剑阁以北的魏国大军士气,勉强稳定蜀中人心惶惶、一日数惊的混乱局面。
但时下局面的变化也与姜绍原先的预计出入太大。
蜀中面对邓艾入侵的窘迫,已经充分暴露出肉食者之前的短视和无能,撕碎蜀汉君臣“舞照跳、马照跑”的虚假太平。
可成功歼灭邓艾军之后,如何进一步打破不思进取、文恬武嬉的朝堂格局,防御阉党和幕后黑手的暗箭,夺回北伐将士应有的荣耀和权力,实在是颇费思量。
姜绍拿不准,却不得不思考。
因为历史的课本告诉我们,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北伐的胜利果实随时随地就会被政治黑手攫取。
只是姜绍大概没想到,战场上他一时的犹豫,会让原本看似稳定的局势急转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