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朱元璋父子独特的相处方式给诸多武勋留下了难以忘记的印象。
而在接下来的数天内,似乎有意树立朱极在大都督府的话语权,朱元璋像是完全将这座刚刚设立的衙门忘记了一般,再也没有迈入吴王府一次。
至于甘愿认栽的朱极,这几天事假也没有遇上什么难以处置的要紧军务。
大明如今的外敌,最主要的还是残元余孽。
彩云之南自有湖广与川陕指挥使司的将领们死死盯着。至于最主要的北方边镇,先后有数位残元高官前来投效不说,诸多武勋更是在徐达的指挥下接连取得小规模胜利。
不过真正让朱极彻底在这些武勋心中奠定地位的,是来自东瀛的战报。
不得不提,如今大明军队的战斗力,绝对称得上当时最强。
还没有轮到周德兴带着歩军出马,大明水师在镇海侯吴祯的带领下,船只靠岸不过三天时间就拿下了整个九州岛地区。
以此作为后续援军的驻地,又过了两天时间,朱极在地图上指点的那一片区域被完全占领。
若非周德兴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捷报传来的同时,大军都快打到宣闻溪所谓的北朝京都去了。
在送上捷报的同时,周德兴还请示接下来的安排。
这样提振大明国威的事情常茂自然想要尽早禀告朱元璋知晓,并且想将朱元璋请来大都督府击鼓聚将好生商议一番,奈何这位年轻的国公委实小瞧了皇帝要替自家儿子立威的决心,也实在有些高看东瀛小国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咱还要召见公哥坚藏卜遣来的使者,东瀛的事情自去找雍王处置。”
朝殿上,诸多武勋看着常茂委屈巴巴地转述朱元璋的原话,不少按捺不住笑意的将领直接笑出声来。
“周德兴这厮倒是急着让陛下念他的好呢,占了屁大点地方就急吼吼跑过来请功。若是让咱过去,不打下东瀛全境咱都不好意思发这个捷报。”
耿炳文毫不在意常茂的尴尬,站在冯胜身后的他扯着嗓门冲朱极咧嘴喊道:
“殿下,大东瀛这事本就是你与陛下商定的,接下来怎么办,你直接交代周德兴那厮。实在不行,把我也派过去。”
窝在京师的这些侯爷有些是年龄太大,也有些纯粹就是朱元璋不想给他们找事做。
如今被朱元璋赶到小校场练了几日,只觉得浑身发痒,就想到战场上享受那厮杀带来的快感。
今日的大明境内显然没有刻意让他们如此肆意发泄的地方,正好周德兴为了讨好朱元璋把攻打东瀛的兵锋死死按住,不止耿炳文,就连朱亮祖这些人眼里都冒出了期待的神采。
替代朱元璋坐在朝殿最上首的那张椅子上,朱极详细浏览了周德兴的捷报之后,没好气地将其扔在了案上。
耿炳文说的没错,周德兴这厮就是想献功。
虽说他们父子当初与这些勋贵制定战略时对石见银山的目的性最强,但在粮草转运条件这么周折的情况下擅自停止进攻,反而以此献功,朱极觉得有必要让这位江夏侯明白,他到底犯了多大的错误。
眼见朱极脸色有些阴晴不定,站在班列最前方的李文忠适时用眼神止住几位武勋的白话,而后站出班列躬身问道:
“殿下,可是有什么问题?”
倏忽间变得鸦雀无声的大殿让已经习惯了吵闹氛围的朱极瞬间在突兀中回过神来,听到李文忠的询问,朱极表情放松的同时,颇有些恼怒地说道:
“问题就出在周德兴送捷报这件事上。”
“你们可能不知道为什么父皇会忽然下令攻打东瀛,今日我就告诉你们,这石见山地区有储量丰富的银矿,只要人手足够,年产百万两白银不在话下。
为大明基业计,东瀛必须要归于我王化之下。所以明知如今国库空虚,父皇依旧悍然发动了这场在文官眼中看来师出无名的战争。”
听朱极这么一说,早知道朱极被朱元璋称为天生神圣的冯胜倒是没有过多惊讶,只是惊叹东瀛弹丸之地居然有如此产量的银矿。
但李文忠和其他武勋们就有些接受不了了。
“殿……殿下,我没听错吧,你方才说的是,年产百万两白银?”
也难怪出言询问的武勋说话有些吞吞吐吐。
听那些文官每天在朝堂上扯皮,这些武勋们多多少少知道如今大明每年的银课撑死不过十数万两,按照银课十税三的比例,也就说东瀛一座银矿的年产量,比大明所有银矿每年的实际产出加起来都多。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朱极身上,当他们看到朱极缓缓点头,这些武勋的表情与当日的朱元璋如出一辙。
“周德兴这杀才,真是不当人子。为了这等银山,就是把东瀛那弹丸小国给屠了都不为过,居然敢如此贻误军机。”
李文忠登时明白朱极为什么方才神色阴晴不定了。
合着自己这表弟也有生气的时候。
不过接下来就该看,这生起气来的雍王殿下,该如何处置这件事情。
嘈杂的朝殿在朱极的一声轻咳中瞬间再度恢复了平静,看着御阶下目光灼灼的武勋们,朱极表情忽然变得严肃起来:
“周德兴事先不知道这件事情,所以我只会追究他贻误军机之罪。即刻召回江夏侯周德兴,由德庆侯廖永忠接替其歩军总兵之职。”
“另,周德兴贪功媚上贻误军机,当罚俸两年,幽禁府中三月,今后设立武将散阶时当减两等,以儆效尤。”
大都督府设立的有些突然,虽然架构已然建立完备,但武将依旧与文官共用一套散阶。
比如周德兴,如今散阶是从一品荣禄大夫,勋阶是从一品柱国,勋爵才是江夏侯。
为了大都督府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与文官系统并立,朱极依然决定向朱元璋建议再搞一套武将专属的散阶来。显然,周德兴这不尽人意的表现已经在朱极的小本本上记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