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朕要微服私访
水开始沸腾,蒸汽不断溢出。
这时候,苏浩然打开了一个开关。
蒸汽火车模型,发出了咯噔咯噔的声音,然后,竟然自动向前跑去。
这一刻,马周和上官仪的眼睛一下子直了,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这,这车真的能自己跑起来?
尽管昨天师傅就告诉过他们,这车就像木牛流马一样,能自己跑。
但是在没有亲眼目睹之前,他们是很难真的相信的。
而在亲眼见识过之后,他们一下子被震惊住了。
刚才,师傅已经给他们讲解过这车能够自己动的原理了。
按照师傅的说法,就是将热能转换成动能。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锅炉足够大的话,它的热能,就能转换成更多的动能。
就能够带动更大的车辆。
师傅说的是真的!
将来,真的可以制作出来能够拉几万斤,甚至十几万斤几十万斤,并且还能跑的飞快的木牛流马的。
而一旦他们真的能够制造出这种木牛流马的话,将能够造福无数百姓,能够让大唐变得更加强大。
将能够真正实现为万世开太平!
他们,也必将千古流芳!
而想要做到这些,就要跟着师傅学好数理化。
从这一刻开始,马周和上官仪两人学习的热情高涨。
因为这两人,有抱负有理想,真的是心怀百姓,真的是想在青史留名。
接下来的时间,马周和上官仪,都开始认真地跟着苏浩然学习数理化知识。
并且,他们还根据教程,不断的进行实验。
他们对数理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就是苏浩然发觉,这样不断的实验,实在是有些烧钱。
驸马府的财产,不足以支撑他们各种实验。
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的实验只会越来越花钱。
而最后,想要制造出蒸汽机来,所需要的费用,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想到这里,苏浩然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看样子,他需要赚钱了。
而他想要赚钱的话,其实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他还有两个免费的弟子的情况下。
这样想着,苏浩然的视线,不由落到他两个弟子,马周和上官仪身上。
而马周和上官仪,感受到苏浩然有些炽热的眼光,身上不由产生一种寒意,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
此时,皇宫之内,御书房中,李世民召来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等人,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
李世民不由说道:“最近,各地不断上奏,都是找朝廷诉苦,希望能够得到朝廷帮助的折子。”
“各地都缺少耕牛,各地的土地,都耕种不过来。”
“有些地区,因为战乱,人口还未恢复过来,能够耕种的土地,更是少之又少。”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不知诸位爱卿,可又何良策啊?”
长孙无忌不由说道:“陛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缺少耕牛,缺少男丁,短时期内,却是没办法凭空增长的。”
“不过朝廷可以鼓励百姓生育,让他们繁衍生息。”
“另外可以鼓励民间养牛,凡是养牛的家庭,可以适当的免除他们一部分农税。”
“另外,要严惩民间私自屠杀耕牛之人。这样多管齐下之下,可以逐渐改善这种情况。”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不由点头说道:“辅机所言,实乃老成谋国之言。”
“不过这些都是长久之计,对眼下的春耕,并没有多少帮助。”
长孙无忌说的这些,其实朝廷已经在做了,都是老生常谈,都是一些废话。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时之间,也难以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正如长孙无忌刚才所说的那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是全国各地,都缺少耕牛,他们也没办法凭空变出耕牛来。
这个难题,在短时间内,是一道无解的题目。
而此时,高士廉则是说道:“陛下,臣听说,在长安城西,有一些村子,似乎发明出来两种新式的耕犁。”
“这种新式耕犁,似乎十分精巧,只用一头耕牛就能耕地。”
“另外还有一种更为小巧的,可以直接用人就能拉动。”
“听说长安城西的这些村子,他们今年耕的地,是往年的两倍还多。”
这个消息,将李世民在内的众人,彻底震惊住了。
居然还有这么神奇的耕犁吗?
如果真的有的话,只要能够推广开来,那耕牛缺少的难题,将会迎刃而解啊!
以往的耕犁,需要两三偷牛才能拉动。
如果新发明出来的耕犁,一头牛就能拉动的话,效率就差不多提升了一倍。
如果再有用人就能拉动的耕犁的话,那这效率,提高的可就不止一倍了啊!
耕地多出一倍还多来,也就是说,大唐一年的粮食产量,也会多出一倍不止啊!
那对整个大唐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想到这里,李世民忍不住兴奋地问道:“士廉,你说的都是真的吗?真的有人发明出来这样的耕犁吗?”
“那真是太好了,有了这样的耕犁,我大唐百姓,就能够耕种更多的土地了!”
“大唐百姓,人人都能吃上饭,都能有衣穿!这是我大唐的一大幸事啊!”
这时,高士廉不由略显尴尬地说道:“启禀陛下,臣也是昨日才听说这件事情。”
“目前并没有得到证实,臣正准备今日下值之后,亲自去确定一番的。”
“不过刚刚陛下问起,臣忍不住先说了出来。”
听到这里,李世民才从狂热之中恢复过来。
李世民不由说道:“原来如此!”
“这种耕犁,对我大唐,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今日,朕便想弄清楚,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这种耕犁,不然的话,朕怕晚上都睡不着觉咯!”
“这样吧,你我君臣,索性出城去微服私访,亲自看一看,这传言是不是真的。”
“如果真的有人发明出这种耕犁的话,朕必定重重有赏。”
“到时,朕封他一个爵位又何妨?”
李世民十分兴奋,准备微服私访。
其实几个大臣,心情和李世民也不差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