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穆太后手里接过儿子,才想起他又有了一个孩子,一直在合欢殿照看马娪的穆太后,缓缓起身,与刘禅嘱咐了几句,这才离开合欢殿,返回她的长乐宫。
长乐宫,并非是高祖皇帝居住的那个长乐宫,这也是未央宫后宫内其中的一座宫殿而已。
此前刘禅在成都登基时,穆太后所住的寝宫,就赐名为长乐宫,如今迁都到了长安,刘禅依旧是在未央宫内,给穆太后选了一座宫殿,更名为长乐宫给穆太后居住。
穆太后离开了合欢殿,马娪此时依然还在沉睡,刘禅抱着马娪为他生的儿子,咿咿哦哦的跟儿子说话,当然他也不管儿子能不能听懂他说的话。
可就在刘禅与儿子说话间,一个宫女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而且是一脸的惊恐状。
“陛下!”
“何事如此惊慌?”
看那宫女惊慌的样子,刘禅没好气的问道;那宫女快步来到近前急忙说道:“陛下,死了,死了!”
“混账!”
刘禅闻言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怒斥宫女。
当然,这个宫女也发现是自己说错了话,噗通一声就跪匐在地求饶:“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说,谁死了?”刘禅呵斥问道。
他自然知道这宫女必然说的不是他这个皇帝死了,借她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当着皇帝的面,说皇帝死了。
但是刘禅现在其实是有些担心的。
这宫女如此惊慌失措的样子,又说死了死了,必然是有不好的事情已经发生。
“回陛下!”宫女颤颤巍巍的道:“是李御医悬梁自尽了。”
“什么?”
刘禅闻言顿时惊恐,这李御医他自然知道是谁,这可是他与马娪的大恩人。
正是因为他懂得剖腹产手术,才让马娪难产转危为安。
他为什么自杀?
刘禅是真的有些懵,按理说这李御医刚立了一个大功,让皇帝的爱妃转危为安,皇帝必然会对他大加赏赐。
可是,他怎么就自杀了?
刘禅也是一时愣住。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太监又匆忙从外面进来。
“陛下!”
“李御医他...”没等太监说完,刘禅道:“朕已经知道了。”
随后刘禅将皇子交给小宫女,便起身跟着那个太监去了合欢殿的偏殿,也就是李御医暂时居住的地方。
刚一进偏殿,屋内一切都很正常,并无凌乱之状。
李御医此时就挂在屋梁之上。
“快将李御医放下来。”刘禅吩咐道。
在几个小太监的帮助下,悬梁自尽的李御医被太监们抬了出去,而刘禅正欲离开时,却在旁边的桌案上,看到了一封墨迹未干的书信。
刘禅快步过去,拿起书信仔细看了一遍。
“李爱卿啊,李爱卿!”看完书信,刘禅叹息道:“朕还未来得及赏赐与你,你怎么会如此迂腐轻生?”
书信的内容挺长,主要讲了三件事。
其一,李御医说,他只是一个卑贱的御医,却因为接生,目睹了皇妃的身子,这也是他选择自尽的原因。
其二,详细罗列了接下来马娪的康复计划。
其三,就是希望天子可以将麻醉酒进行推广,因为他觉得麻醉酒的诞生,对于今后医者手术,有很大的帮助;再有就是他还详细的罗列了剖腹产手术的各个步骤,以及他的一些医术心得。
最后还特别说明,他已经将剖腹产手术,传与两名协助他手术的产婆,希望两名产婆,可以将他的这个手术,传授给更多的产婆,以后若遇妇人难产,产婆懂得这种手术,就可以减少妇人难产而死的概率。
看着这封书信,或者可以算是奏表,刘禅无奈的叹息摇头。
同时他也很懊悔。
因为他并不是古人,至于李御医因为做手术,看了皇妃马娪的身子,刘禅并不觉得这就是罪过,反而觉得李御医有功,毕竟李御医是为了救马娪母子的性命。
可是——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古人的思想,刘禅自然并不完全懂得。
或许在他这个来自未来世界的人看来,这就是迂腐的表现,但是他却也懂得什么叫作死者为大。
别人怎么认为,刘禅并不在意。
“封!”
数日之后,未央宫大殿上,刘禅朗声说道:“追封御医李谭为仁医候,世袭罔替,以侯爵之礼厚葬李御医,赏赐其家人,蜀锦百匹、锦缎百匹、黄金百两、良田五十顷。”
“陛下!”
丞相诸葛亮正欲开口,刘禅却示意暂时先别说话,他继续说道:“李御医医者仁心,其医术堪比扁鹊在世,华佗重生,现在李御医已经仙逝,其志却不可不传。”
“传旨!”刘禅高声道:“为李御医树碑立传,并将其遗留医术编撰成册,供天下医者参考学习。”
刘禅说完话,心里稍微宽慰了一些,对他来说,像李谭这种医者,他自然是非常敬佩。
封赏之后,群臣并无异议。
刘禅也算是长舒一口气,他是皇帝,这件事对他来说,谁反对也是无效,即便是他一向尊重的丞相诸葛亮,若是他要反对,刘禅也会一意孤行。
只是——
诸葛亮并未反对,反而是大加赞赏天子英明。
处理完李御医的封赏之后,刘禅这才再次回到合欢殿。
马娪前几日就已经苏醒,她只是比刘禅晚醒几个时辰。
只是因为手术的伤口,现在她还只能躺在榻上静养,御医院派来了一个新的御医,负责照看马娪。
看到刘禅进来,马娪呢喃道:“陛下!”
“娪儿别动,快躺好;”刘禅急忙过去,让她躺好,然后笑着说道:“朕已经安排好了李御医的后世,娪儿勿须担心。”
“谢陛下!”
俩人简单寒暄几句之后,马娪看了一眼旁边的儿子,笑着问刘禅:“陛下,皇儿已经出生几日,还请陛下给皇儿赐名。”
马娪不说,刘禅倒是给忘了。
这小家伙已经出生好几日,他一直忙着处理李御医的后世,却忘了给这小家伙取名了。
只是——
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刘禅思索片刻,笑着对马娪说道:“皇儿出生,多亏李御医高超医术,朕就给皇儿取名——谭,可好?”
“刘谭!”马娪闻言点了点头,欣喜的说道:“嗯,刘谭好,刘谭好,我们的皇儿就叫刘谭。”
“娪儿喜欢就好。”
刘谭,是刘禅的第二个孩子,也是他的皇长子。
有了儿子,刘禅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激动,至少是没有闺女刘蓉玥出生的时候激动。
当然,他不记得并不表示他不喜欢这个儿子。
只是他有些担心,毕竟他是大汉的皇帝,前世也看过不少古装影视剧,这皇子越多,长大后他们为了皇位的争斗,也将越发惨烈。
手足相残,同室操戈。
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就在刘谭出生后的第十六天,皇后张鸳诞下了她与刘禅的第二个孩子,刘禅希望她能再给他生个小公主。
只是可惜——
张鸳生的却也是一位皇子,刘禅给他取名为刘谌,因为历史上刘禅的第五子,北地王就叫刘谌。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刘禅算是蜀国比较有骨气的一位皇子,当邓艾兵临成都时,皇帝刘禅选择投降,而这位北地王刘谌,坚决不投降,还力劝其父刘禅与魏军决一死战。
只是历史上的刘禅,并未听从儿子的劝阻,依然选择了开城投降,北地王刘谌劝父无效后,不得已选择了先杀其妻,然后在先主刘备灵前自杀殉国。
刘禅前世看三国的时候,看到刘谌自杀的那一幕,也是非常的感动的,所以当张鸳为他诞下第二位皇子的时候,他选择了纪念历史上的北地王,给他取名为刘谌。
随着两位皇子的出生,刘禅也面临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立储的问题。
是立贵人马娪所生的皇长子刘谭,还是立皇后张鸳所生的皇次子刘谌,这让刘禅有些为难。
也就在这个时候,大汉的朝堂之上,也有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支持立长,也有人支持立嫡。
这——
到底是该立谁为太子呢?
......
大汉建兴十年(公元232年)十一月初九。
未央宫前殿。
刘禅安静的坐在御座上,聆听着大殿上群臣的争论。
“启奏陛下,按照祖宗规制,太子之位理应是立嫡而不立长;”丞相府长史蒋琬,请奏说道:“臣请陛下侧立皇次子谌,为大汉皇太子,以传国本。”
蒋琬话音刚落,礼部侍郎张毣反对说道:“陛下,臣以为立储应遵循立长不立幼的原则,臣请陛下,侧立皇长子谭为大汉皇太子。”
俩人话音刚落,大殿上顿时呈两极分化,一部分人支持侧立皇长子刘谭为太子,另一部分人支持侧立皇次子刘谌为太子。
刘禅自然是认真的听着,他并未偏向于立谁为太子,因为在他眼里,无论是刘谭还是刘谌,他俩都是他的儿子。
正所谓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
什么嫡庶之分,这是古人的思想。
不过,现在刘禅却没有说话,他不时的左右环视。
大殿上,争论的朝臣,有丞相府的人、有御史大夫府的人,还有诸如张毣这种既不属于丞相府,也不属于御史大夫府的官员。
诸葛亮、徐庶?
他俩是什么意思呢?
刘禅一直在观察他们俩,只是他俩却一直安静的待在原地,跟刘禅一样,谁也没有说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