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什么原因,直到进了河间地界,刘宏才派虎贲郎给王芬传信。措手不及的王芬赶忙召集了襄楷等人,在邺城的刺史府商议对策。而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聚会。
“改道?文祖何必担心,改道不是仍然还在冀州地界么?”襄楷不以为然,安慰王芬道。
王芬当然知道皇帝一直在冀州境内,没有离开。他有些惶恐,担心皇帝是否已经知道了他和襄楷等人的谋划,这才改变道路?如果是这样,会不会对接下来的行动有所影响?
“子远先生,要不然,还是再等候一些时日?”王芬越想越害怕,不禁产生了放弃兵谏的念头。
堂下左边,坐着两个青年。若是东郡太守曹操在,一定会惊讶的喊出声,因为当前一人正是出走多日的袁绍,另一人则是被王芬称为“子远先生”的许攸、许子远。这两人在洛阳时,与曹操常有往来。
“如今各路人马都已经准备妥当,黑山军和冀州兵也集结完毕、随时候命,如何能半途而废?”逢纪起身反驳道。
陈逸缓缓起身,他拽了拽逢纪衣袖,示意后者保持冷静,而后对王芬说道:“文祖,废立之事,公矩先生与本初并未强迫于你,你是自愿参与进来,怎能出尔反尔?”
他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年纪仅次于精通星象的襄楷,又是前太傅陈蕃的儿子。作为“三君”的后人,陈逸无形之中也有一番气场,让王芬不由得产生敬畏。
接连被逢纪和陈逸诘问,王芬更加心虚。他望向袁绍,见后者毫无反应,再看到袁绍身后昂然而立的两员扈从,最终打消了退出的念头。
“王芬受教了,当此紧要关头,确实不该退出。有本初带来的两员大将,废立之事可谓轻而易举。”
见气氛舒缓,襄楷于是又向众人提起星象,宣布了他近些日子观测的成果:“按照老朽观测的结果,星象变化对我等有利。这一次,诸曹黄门和常侍,是真的将要被灭门了!”
听到襄楷的话,王芬和陈逸激动万分,连连感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而另一边的袁绍等人虽然欢喜,倒也没有失态。他与王芬、陈逸不同,尽管渴望星象征兆,却不完全指望。
天象有何用,难道还能抵得过手中权力,抵得过千军万马?大汉立国四百年,天象变化直接影响到人间的,也只有两次。
第一次,是光武皇帝中兴大汉,在昆阳迎战篡夺汉室江山的王莽。王莽派数十万大军,攻打光武皇帝所占据的昆阳,而昆阳守军还不足一万人。眼看城池将要失守。就在某日夜间,有流星坠落在王莽大军的营中,光耀四方,如同白昼一般。又有云气如同山崩地裂般笼罩王莽大营,而后散去。异象丛生,王莽军士气大跌,这才被光武皇帝趁机击败。
第二次,则是去年窦辅在西域平定北匈奴,同样依仗流星。
片刻后,见到王芬和陈逸渐渐冷静下来,逢纪出列这才请命。
“王使君,冀州兵数万人集结在邺城,必然瞒不过天子耳目,还是要有所应对才是。”
逢纪一提醒,王芬也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此时还不能确定刘宏是否已经看破他们的谋划,但对于明面上的兵力调动,总归是要给这位天子一个说法的。
“元图先生应当已经有了应对的说辞,不妨直言相告。”
逢纪站起来,手指西方,对王芬说道:“沮公与兵败,难道冀州不应该集合大兵、清除黑山贼吗?”
这其实是袁绍私底下跟他还有许攸,三个人共同商议的结果。只有打着“清剿黑山贼”的名义,才有可能打消刘宏的怀疑。否则,皇帝在河间,冀州忽然集结大兵,很难不让人想到“兵谏”或者是“逼宫”。
皇帝派你王芬到冀州,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替前任赵王报仇、剿灭黑山贼?王芬以此为理由,集结冀州郡国士卒,岂不是很正常?
随后,陈逸问王芬道:“文祖,天子何时返程,走何处过河?”
这次北巡的往返路线,由刘虞拟定,除了天子刘宏,便只有董重、皇甫嵩和窦辅知晓。执掌禁军的高顺、高皓,以及负责接待的冀州刺史王芬,都不知道北巡的完整计划。
直到刘宏从洛阳出发,刘虞才将单程路线告知冀州刺史府。即使这样,面对董太后和天子忽然改道观津的命令,刘虞尚且毫无准备,更不要说远在邺城的王芬了。
王芬既不知刘宏回程路线,只能靠猜测。好在刘宏进入冀州时,为避开黑山贼,走了东方诸郡。如今黑山贼尚未被剿灭,回程路线大概也猜得到。
“回程多半也是原路返回,走安平、清河,渡过大河,再返回洛阳。但天子绝不会走魏郡,因此还需要元图先生领着黑山军首领张燕,沿河向东、潜伏在清河国地界。待天子出现,稍作袭扰,我再领郡国士卒以‘护驾’为名突袭。到时,还需要仰仗本初麾下壮士,陷阵杀贼。”
许攸与逢纪事先并不知道王芬的这番构想,不过此时听到后,认为可行,便向袁绍点头示意。
袁绍自信满满,对襄楷和陈逸说道:“颜良、文丑,出身并州边军,乃是当世罕见的猛将。皇甫义真虽是将门出身,却不以自身勇武扬名,至于窦辅和董重,不过是两个平庸之辈,不足为虑。”
襄楷喜形于色,赞叹道:“如此甚好!”
许攸也接话道:“合肥侯前日派人传信,他带着一众侯国官吏和士卒,已经潜入赵国。待到突袭成功,便可在邯郸称号继位。届时,在座各位便可拜为公卿要职,光耀门楣。”
就在王芬召集众人商议时,天子刘宏在跋涉半月之后,终于回到了河间国。阔别故乡十余年,当年的解渎亭侯继承大统、做了天子,而旧时的故居也变了模样,不禁让刘宏感慨万千。
对于天子即位前在民间的住宅,窦辅毫无兴趣。他所关注的,却是河间国迎接队伍中的那位郡兵都尉,张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