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商港贸易
距离李定上次来到交州,也不过仅仅是过了一个月而已。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解放区频繁恶战,就连搞建设的工程兵都不得不拉到了前线战场,各种资源更是全部输送到前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交州的建设自然是几乎毫无进展。但是李定再来交州,却又和上个月的景象大有不同了,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交州的商业贸易明显繁荣了起来。
交州商港是建设交州的众多计划中可谓最重要的一项,当初从吴国手里夺来交州,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拥有一个可以用于贸易的商港。交州的商港现在还很简陋,到处都是简易的工棚,放眼所及给人留下一个“这都是临时拼凑的”印象。
这个印象倒很是正确,由于解放区一向各个领域都在快速膨胀,因此资源紧张是家常便饭。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战争的肆虐,资源更是极其匮乏。
交州商港和交州水师所使用的军港相距不远,甚至可以说是共同使用同一处港口。紧挨着交州水师两千料大型战舰的,就是杂七杂八,品种多样的商船了。
李定有些无奈,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军民两用港口:“水师的舰船和民用商船放在一起,是不是不太方便啊?”
邓平耸了耸肩:“专门的军港还没来得及建设,我们也只能和民用船只暂时共用同一个港口。不方便倒确实是有的,不过也没有太多让人心烦的问题。刚开始每次出海例行训练都会引起围观,到现在附近的人看我们的巨舰倒也是见怪不怪了。”
李定心知,汤和正在为了重振涪陵郡以及建设新近解放的东益州五郡劳心伤神,每天面对财政缺口一筹莫展,恨不得一枚铜钱掰开花。当此之际,再去找汤和要钱筹建专用的军港似乎有些痴人说梦了。
李定甚至都能想象到汤和不耐烦的表情了,于是无奈地对着邓平笑笑:“短时间内怕也只能这样凑合着了,三五个月之内,人民政府怕是都要过得紧巴巴的。”
邓平倒是很坦然:“我早就预料到汤部长不可能轻易给军港拨款了。事实上,在困难的财政面前,交州水师等待交付的第二条战船只怕也是遥遥无期……反正短时间内也不会有来自水上的敌人,慢慢等吧。”
商港十分杂乱,因为没有储物仓库,大量来往的货物只能推挤在港口露天存放。交州气候变化多端,为了防雨,上面都用油布覆盖,附近还要留伙计来看守。
交州商港所用的几乎没有往常工程兵部队钟爱的钢筋和水泥,着只能归结于先前的西线战事用掉了太多的存货。商港所用的材料大多都是木材,这些木材也是杂乱无章,很多木柱子高矮粗细都不一样,显得十分混乱;一些铺地用的木板长短不齐,甚至中间还会有缝隙。
李定一边说话一边走路,一个不慎,脚就卡在了木板间的缝隙里。李定当场就哎呦一声,险些扑倒在地上。
邓平帮助李定将卡住的脚踝从缝隙中拔出来,再一看,脚踝分明已经肿胀了起来。邓平提醒道:“这里别提基础设施,就连地板都没有完善好,走路要好好当心。”
李定一瘸一拐,却并未抱怨,反而有些好笑地道:“这个商港肯定不是工程兵的手笔。以我对那些人的了解,就算预算不足,他们也会把外表搞得漂漂亮亮的,至少会把这些木板都搞成一边齐的。”
邓平失笑:“确实如此……这个港口最初是附近的渔民们自发建设的,后来很多商船便也借机停靠此地。交州渔港成了商港,商港也逐渐被商人和渔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一处处扩大……乱是乱了点,好在作为港口来说还挺好用的。”
……
港口上的商人大部分都是解放区的商人,他们即将携带大量工业产品,出口到其他地方。出口的工业品里面有玻璃、白纸、精美的瓷器和各种装饰品,但是李定注意港口堆积的东西里面几乎没有粮食。
要知道,之前在汉复县的中央商圈,粮食可是解放区出口的支柱物资。
邓平解释道:“现在解放区也缺粮,前些日子港口下达了有关粮食贸易的文件。再加上现在粮价不低,就算出口了也没多少利润,因此商港里现在几乎没有外售的粮食贸易,倒是有不少商人从外面购买粮食回来。”
李定大为赞赏:“商港已经在发挥我们当初预想的效益了。”
除了本地的商人,也有不少外地的商人通过水路来往。这些商人原本并不信任通过海路往来的商道,毕竟大海变化无常,自古以来海洋都是商旅绝地。
一直到交州船厂生产出来那些可以海上航行的船舶之后,海路贸易仍然不为绝大多数外地商贾所接受。好在天下之大,并不缺乏敢于尝试的人。解放区的商人们率先尝试使用海船来进行贸易,结果大获成功。
相比陆路运输,海运的优势在于成本更小、费心更少、时间更短。当然,即便是再优秀的海船,也难免有风险,但这个风险并不比陆路上遭遇劫匪的风险大多少,对于那些大商贾来说,陆路上沿途的盘剥就足以让他们选择更低成本的海运。
有些商人手里更有资本,于是不惜出资购买交州船厂生产出来的海船,也有些商人联合起来共同出资购船。要是那些中小商户,也有货运公司给他们提供服务。
李定注意到,商港上往来的船只和商队不乏挂着魏吴旗帜的。更有甚者,其中不乏大世家乃至魏吴国皇室的商队……在解放党已经被天下世家公认为仇寇的时候,这些世家仍然私底下与交州贸易,撑起了交州商港的繁荣盛况。
李定啧啧咂舌,想起了后世一句著名的话:绞死他们的绳索,他们会自己卖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