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微妙的魏吴联军(2)
能在四万魏军的中军大帐安心读书的,显然是司马懿无疑。《吕氏春秋》是一部杂糅百家的经典,由秦相吕不韦所著。虽然是杂糅百家,但是却有着明显的法家倾向。儒学出身的司马懿能够静读此书,显然是一个不拘学术流派的人。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人。他是这个时代最为典型的世家子弟,所出身的司马家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几个垄断官场的世家之一。司马氏是高阳之子重黎的后裔(高阳氏来头之大,说出来吓大家一跳:颛顼,姬姓,高阳氏,黄帝之孙,上古“五帝”之一)。
追溯到商朝,这一家族世代承袭夏官之职位。
到了周朝,夏官一职改称司马。周宣王时,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叛乱有功,“司马”二字受封为该族的族姓。很多三国迷有所不知,程昱也是程伯休父的后人,也就是说,司马懿和程昱也有源远流长的亲戚关系。
到了秦末,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卬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内。在汉朝时,河内成为了河内郡,而司马家族就时代居住在此。
在汉代,司马家也是频出高冠: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均,曾为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曾任京兆尹。
纵观这一家人的族史,想必读者们就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什么叫“家世显赫”,感受到什么才叫真正的“世家”。
也因此,能感受到东汉末年的社会阶层已经分明到什么程度:达者累世高官、自先秦乃至商周以来,千年积攒之珍宝皆囤于府库;贫者则无立锥之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社会矛盾如此激烈,正是改天换地的好时候。
……
司马懿抬起头,额头上是几道深深的皱纹:“可是吴辅国将军陆侯?”
陆逊面色整肃:“正是。”
司马懿与陆逊对视良久,突然笑了。司马懿的笑声绝不悦耳:“吴王近来可好?”
陆逊目不斜视:“有劳挂念,陛下一切都好。”
一个称吴王、一个呼陛下。单从对远在建业的孙权的称谓上来看,司马懿和陆逊的关系就绝对算不上和谐。
片刻的安静之后,司马懿轻轻挥挥手:“陆侯请入坐,不知远道而来,何以教我?”
陆逊沉声道:“来自益州的消息,李定已经派手下大将孙承彦领兵十万,一路西进。据说诸葛亮的八万汉军已经被击溃,此时此刻,孙承彦的十万人还在向西推进。”
司马懿惊讶不已:他其实比陆逊早几天就得知了李定西进的消息,但是却不以为然。诸葛亮麾下有八万精锐汉军,诸葛亮本人又是极其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哪里是那么轻易就能被那个不知所谓的孙承彦击败的?
况且李定手里只有一个涪陵郡和半个交州,就算东拼西凑,怎么可能凑出十万人的军队?就算有十万人的军队,李定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饷?按照司马懿的估计,李定号称十万大军,不过是壮壮声势,其实充其量也就是两三万人罢了。
按照司马懿不足为外人道的想法,他想按兵不动,放任李定的军队和诸葛亮厮杀一番,最好打个两败俱伤,让蜀汉政府十年八年也缓不过这口元气,免得诸葛亮缠着大魏接二连三地搞北伐。
也正是存了坐山观虎斗的想法,司马懿才在早几天就得知李定西进这个消息的情况下,仍然按兵不动。
可现在,陆逊竟然说诸葛亮的八万大军这么快就被击溃了?那可是八万久经沙场的汉军,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二十几天就崩溃?
司马懿眼神凝重:“陆侯,军机大事,不可戏言。”
陆逊的眼神同样凝重:“千真万确。”
司马懿是个多疑的人,此时此刻他心里犯起了嘀咕。这陆逊多日不来,一来就放出这么个难以置信的消息,该不是想哄骗我军去打李定,打得两败俱伤,最后由吴国人捡便宜吧?
一念至此,司马懿便道:“既如此,想必李定在涪陵郡北方一定兵力不多,当速进!不如吴军为先锋,我魏军紧随其后,三五日攻克眼前这道屏障,会师于涪陵郡城可好?”
不想陆逊只是迟疑了片刻,便坚定地道:“首日吴军攻、次日魏军攻。两军交替攻山,尽快攻克眼前屏障!”
司马懿纵然心机深沉,城府颇深,此刻脸色也不太好看:既然陆逊这么坚定,甚至同意由吴军率先发动攻势。那么只能说明,西线的蜀汉确实情况危急,吴国需要立刻在北线战场施以压力,援助蜀汉这个老盟友。
看来,陆逊带来的消息,就算不是千真万确,也相差不远。
如此看来,李定竟然真的能硬抗诸葛亮的八万大军,甚至还有可能已经击败了诸葛亮……李定手下的军事实力定然相当不俗,可他怎么可能在诸葛亮眼皮底下不声不响搞出这么大的军队?
诸葛亮那么精明的人,怎么就让这个李定发展起来了?按照估计,这个李定在涪陵发展只不过两年多,区区两年就拥有了如此实力?太可怕了!
司马懿读过李定的《新人民》,大为震怖的同时,也对李定提出的系统的理论惊为天人。身为世家子弟的司马懿很清楚,李定的学说会对那些穷苦贫民产生怎样的吸引力。
要是不尽快消灭他,等再过几年,不知道他又会强大到何种地步!
司马懿眉头紧锁,光亮的额头上的皱纹拧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他不再犹疑:“就按陆侯所言,请吴军立刻发起攻势,我大魏定当紧随其后!”
陆逊表情凝重:“我陆家是扬州大族,你司马氏也是当世望族,你我都清楚李定将会给天下带来怎样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下,我等世家……因此还望司马公不计吴魏前嫌,全力出击,定要一举歼灭李定,断绝其党羽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