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寻了纸笔出来写药方:“我看了之前的药方,有些问题,不大对他如今的症,因此才不见好。方子再不调整,就真耽误了。”
见她这么说,公玉明溪吓了一跳:“可有防碍?能看好不?”
灵素摇头:“倒也不是不能调理好,只是得费些事儿,寻常也得养着。本就是年轻时亏空了身子,再加上他老人家又是猎户,受过不少次伤,又没能好好调养。外公去世后,他这两三年吃的药又不大对症,可不就雪上加霜?还好前些年有外公帮着调理,打了点底子,这才能坚持到现在,要不然......光吃药也不成,我先开点药让吃着,回头辅以针灸,只要不做重事,活个十来年不是问题。”
左家阿爷也是五十岁的人了,再活十来年,年近七十。
人生七十古来稀,说难听点,活到七十多去世,在这年代都能算是喜丧。
公玉明溪放了心:“那就成。若一直这么下去,你路叔被拖累着,想成家都难。”
打猎是搏命的营生,原就难娶妻,他家又是现在这条件,再这么下去,路叔还真娶不着媳妇。
其实路叔长的高高大大眉修目正,模样儿很是周正,算得上俊小伙一枚,但凡家里条件过得去,也不至于二十来岁了还打着光棍。
左家阿婆为着他的亲事,简直愁白了头。
灵素笑道:“我先开一旬的药,除了一两味药材略贵些,其它的倒也便宜,回头我自己上山再寻点药材回来,花不了几个钱。我再给开个药膳的方子,让他老人家将养这一冬,开春就能大好了。以后只好生养着,再出不了大问题。”
其实用些贵重的药材,能好的快些。但这不是条件不允许么?
等鸡汤熨好,已经快一个时辰了,天色完全黑下来。屋里点了灯,下了面条一家子吃了。又烧了水洗漱完,也就熄灯睡了。
第二天依旧是个大晴天。
因着二哥要和路叔一起去县城,灵素怕他路上饿着,给他摊了鸡蛋葱油饼,又煮了几个鸡蛋让他带上。
吃了早饭,天色大亮,灵素便道:“娘,我去上山寻些草药,中午怕是不回来,午膳你们自己吃就成。”
公玉明溪不放心:“你一个人可不成,要不明儿让你二哥陪你去?”
“不用,我自己就成。我不进深山,只在外围转转就行,都是寻常药材,不难找的。”
公玉明溪想着她前世是个会武艺的,前些年又跟着她外公练了几年五禽戏,不进深山,不遇猛兽,倒是不怕。便嘱咐她小心些。又让她带上几个煮鸡蛋,这才放她出门。
等灵素带着药锄和镰刀,背上药蒌出了门,公玉明溪和灵玉母女两继续做棉衣,七寻画昨儿未完的纺车图。等她把构件图也一一画好,时间都到了晌午,能做午饭了。
见娘和林妹妹都在忙,七寻自去做午饭。
昨儿的鸡汤还有,她不会擀面条,但做面疙瘩汤倒还成。便自去菜地里拨了一把菠菜一根青蒜拿去井边洗了,回到厨房里,先生了火热鸡汤,等汤开的工夫,把面絮也拌了出来。
不过一柱香,鸡汤菠菜面疙瘩便做好了。盛出碗,撒了点青蒜,用木盘端到屋里,招呼着她娘她妹吃午饭。
吃完午饭,七寻洗了碗筷涮好锅,又煮了一锅开水,这才对公玉明溪道:“娘,我拿只鸡去村里换点黄豆和绿豆回来吧,晚上咱们点豆腐吃。再泡两斤豆芽。”
一只鸡大概能卖个三十文钱,够换上六七斤黄豆的。
公玉明溪挥手让她去了。
其实路上的泥还未干透,好在她的破小鞋子也不用心疼,她也没去别人家,去的是曾叔祖家,除了提着的鸡,还把二哥拿出来的新鲜的大红枣和柿子包了两斤左右带上,顺便看望曾叔祖父。
曾叔祖父已经是七十来岁的人了,身体还算健朗,只是近来天气一直不大好,老寒腿犯了,这两天正躺床上呢。
见七寻给他送来大红枣,老人家心情特别好,问了问她家里的情况,才道:“这季节,枣子正下市了,但这么大的枣罕见,哪里寻来的?”
七寻笑道:“二哥和娘前儿去镇上,可巧遇着有人在卖,见价不贵,就买了点。新鲜果子这季节不常见,娘让我给太爷爷您送来甜个嘴儿。枣子还罢了,柿子寒凉,您一天只许吃一个。”
说的老人哈哈大笑:“倒叫你们小辈惦记了,你娘最是孝顺的。成,我不多吃。家里如今遭了难,你们也别惦记我个老头子,只管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成。”
七寻笑道:“您别担心我们,前儿大爷爷和二爷爷给我家送了好些粮食,饿不着我们的。而且二哥昨儿和左家阿叔去山里,打了好些猎物,能卖不少钱。二哥昨儿还和我说,您老寒腿又犯了,要打张狼皮回来,给您做褥子,好叫您猫个舒舒服服的冬呢。”
这话竟把老人家吓了一跳。
“可不敢,野鸡野兔的还罢了,那猛兽大虫可不敢碰。叫他别惦记我,我这身体好着呢。”
七寻也不辩解,只道:“我娘说三姐姐的医术算是得了外公的真传,如今也算是大成,能出师了。她今儿进山帮左家阿爷去采药了,明儿让她过来给您看看。”
老人只说别惦记他,又问七寻她爹有没有写信回来,这走了也大半个月了。
七寻笑道:“没收着信,等有信了,就过来跟您说一声。”
又陪着老人家说了会儿话,七寻这才告别。
大伯娘给她送了换好的黄豆,七寻一拎,怕不得有十斤,另还有斤把绿豆,忙道:“大伯娘,这太多了。”
大伯娘郭氏是个爽直热情的妇人,笑道:“放在家里也是放着,你只管拿去就是。值不了几个钱。”
多出三四斤,也是十几文钱呢。
不过七寻也没客气,想着做出了豆腐,发出了豆芽,给送些过来就是。
她又没打算拿出去卖,一斤黄豆,能出三斤豆腐,左右自己家也吃不了那么多。
再则,这豆腐的生意,她家也不可能做。做豆腐是个辛苦生意,她家没劳力啊。
倒是大爷爷家三个儿子,大堂伯在镇上做帐房不用管,三堂叔和四堂叔平时只能去镇上打短工,辛苦不说,还赚不了几个钱,以后把豆腐生意给两个堂叔倒是能行。
给了大爷爷家好处,二爷爷你家就不能不考虑。两房都是血亲,一碗水得端平,这亲戚才能长久。
但二叔祖父家的五堂叔在县城做教书先生,家里就两个老人带着孙子,做什么赚钱,就得考量一下了。
一边往出走,一边问大伯娘:“怎么没见灵舟哥他们?”